
虽然达成了这一共识,但是日本方面认为中国真正启动日本水产品的重新进口,需要一定时间的,中国也没有谈到恢复进口的具体时间。
但是海关总署于6月29日发布第140号公告,决定从29日起恢复部分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进口,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10个都县除外。
自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不仅禁止上述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还全面禁止其所有食品及饲料的进口,一直没有开放。
日本时事通信6月30日发文指出:“尽管中方此前并未明确指出具体的恢复时间,但由于国内未出现显著反对声音,看来是决定提前重启进口。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扰乱全球贸易规则的背景下,中国此举也意在展现开放姿态,并有意拉拢日本。”
现在美国对日本的钢铁和铝制品征收50%的关税、汽车、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对其他商品征收10%的暂定关税,到了7月9日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后,还不知道对日本征收多少对等关税,使日本对美出口一蹶不振。
2019年10月,美日两国签署了“有限”贸易协议,其中日本对大约72亿美元的美国食品和农产品减免关税,包括降低牛肉、猪肉和小麦等产品的税率,并免除了杏仁和胡桃等产品的关税。
作为回应,美国也对4000万美元的日本农产品削减关税,并放松了对日本牛肉的进口配额限制。
例如,日本对鰤鱼和扇贝征收10%的关税,而美国原则上不征收这些产品的关税。2023年日本对美出口农水产品中金额最大的是鰤鱼,达到243亿日元,扇贝出口也达到119亿日元,而美国现在不遵守这一贸易协定,不断对日本施加重关税,压得日本抬不起头来。
而中国恢复对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可谓是“雪中送炭”。日本2022年农林水产食品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4.3%,达到1.4148万亿日元,连续10年刷新历史最高值。日本农林水产及食品出口的第一对象国为中国大陆,其在日本出口总额中占比达25.2%。2023年,由于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等,日本对中国的农林水产品及食品出口额为2371亿日元,较上年减少了14.8%,尽管如此,在日本的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仍继2022年之后继续位居首位。在2024年的农林水产品及食品的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中,第1位是美国(上年为第3位)、第2位是香港(与上年相同)、第3位是台湾(上年为第4位),而中国大陆列为第四。
在日本水产品禁运措施之前,中国也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2022年,有871亿200万日元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中国大陆,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22.5%,而日本水产品的第二目的地为中国香港,2022年,有754亿5000万日元的日本水产品出口到中国香港,占总额的19.5%。
在2023年8月中国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中国后,水产品对中国大陆出口降至零,而这次解禁,有望恢复到2022年的水平,可以弥补对美出口方面的一定的损失,同时中国在2025年,有望再次成为整个日本农林水产品及食品的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日本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在6月3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是去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发布声明的实际落实,日本政府也对此持积极态度。”他接着表示:“我们将继续强烈要求中方解除对剩下的10都县产品的进口限制,以及重启日本牛肉对华出口。”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在6月30日上午对记者表示:“对于日本来说,水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品类,此次能够重启对中国的出口,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为了实现迅速且顺利的重启,政府与民间将齐心协力推进相关工作。”
他还表示:“我们将继续要求中方解除自福岛核事故以来对10都县的进口限制,以及恢复牛肉出口,同时也将要求香港、韩国等地撤销相关限制措施。”
目前,香港从2023年8月23日开始,对日本福岛、群马、枥木、茨城、宫城、新潟、长野、埼玉、东京、千叶10都县的水产品禁止进口。
韩国则在自2013年9月9日起,停止进口来自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千叶县这8个县产的所有水产品。
日本希望借着中国这次解禁日本水产品进口的东风,不仅进一步拓宽中国大陆的包括水产品在内农渔产品及食品市场,而且也拓宽香港和韩国的市场,并推进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以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高关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