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民航局有个新规,说从6月28日起,无3C标识、标识模糊、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一律禁带登机。

本意是为保障民航安全运行。
一开始机场们确实按规定执行,但很快层层加码了。
比如有的机场说只要是电池就不让带。
博主“熊小默”爆料他在某机场安检时,工作人员告诉他明日起,相机品牌(如徕卡、尼康)的备用电池因没有3C标志而遭到拦截,无法正常带上飞机。

而且不能拖运,不能邮寄回家。若你把这些备用电池放在机身内就没事。
如果是考虑安全风险,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出事后,记者去采访,机场说没这回事,只针对充电宝。
一位博主好奇真这样吗,他就打起电话问了其他两个机场。
一个机场说确实如此,相机电池、无人机电池不算在内。
另一个机场的客服说,只要是锂电池都要3C认证。
在他追问下,客服再次表示:
只要是备用电池,包括相机电池在内,都需要3C认证的。
神奇了,相机电池到了一个地方不安全,到了另一个地方就安全,难道每个机场有自己的机情?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这样:
比如往召回名单里加一个型号。
有的机场会在充电宝召回名单里加上安克A1263,其他机场往往不加。

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款应该没问题吧。
不,两周前安克召回的10000毫安容量的移动电源就是它。

但这次安克自己公布的7款型号里又没有它。

同样,有的机场喜欢加入罗马仕OM10。其他的又没有。

这一款其实在2019年被召回了一些。
那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不知道了。
只能说各有各的名单,比如有的机场的召回名单只有三四个牌子,而有的提及的牌子到达60个。

好了,那有3C标识,且不召回的充电宝呢。
一位网友说他查了资料,比对了各种信息,觉得应该没问题了。

但一去安检发现新情况了。
原来未被召回,且有3C标识的安克A1651,也不能带上飞机。

因为安检人员拿出名单说里面有它。

为了以防万一,甚至以防亿一,
有3C标识,且不在机场内部名单里的充电宝,总行了吧。
不一定。
不止一位网友说,充电宝被要求有激光打印的3C标识,贴纸的还不行。


民航局的通报上没有写贴纸的不行,只是说不清晰的禁带;很多大厂的正规充电宝上也是贴纸模式。
但不行就是不行。
2
我们这里执行什么规定,都容易一刀切。
然后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境中。
可真要论一刀切,又没做到一视同仁。
你看,只管境内航班,境内出发的国际航班不管。

意思好像是,要炸的充电宝在飞国外时就不炸了。
再看,只管一个牌子,不管其他的了。
新闻说国博建议不要携带罗马仕的充电宝入馆。

也许考虑到文物保护的需要,但国博没说安克这些被召回的充电宝能不能带,那应该能带吧。
问题是,这次安克召回的比罗马仕的多多了。

这些操作让网友彻底摸不着头脑了,怎么感觉一个机场,一个公共场所选择性执行新规呢。
不可否认,3C认证是需要的。
2020年到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网售充电宝的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率分别为19.8%、25.0%、35.4%、44.4%。
一年比一年高,近一半都不合格。
直到24年3C认证规定落实后,不合格率才开始下降。

可见3C认证有积极意义。
但它不是100%安全,甚至不安全比例还不小。
网友都要吐槽今年炸的都是有3C标识的了。

而且基于安全的考虑总要一个底线吧,不能加码下去,导致什么充电宝都不能带吧。

现在网友有怨气,主要是因为识别电池安全的责任落到了他们头上。
我们把上面的情景再现一下。
你去正规厂商那里买了有3C标识的充电宝用了一阵子没问题,现在你要上飞机了,就要看看标识真不真、清晰不清晰。

然后你还要查是不是在召回名单里;
接着你再要查证书有没有被撤停。

还未完。
你要赌赌运气,看看给你安检的那位工作人员会不会错误理解了上面的意思。
一个花了钱的消费者,要干这么多事,那花钱的意义在哪里。
依旧还没完。
扔机场你觉得可惜,不如寄回家,结果有的快递公司把这套层层加码戏码再复制一遍。

最后呢,几百上千块钱扔水里。
可网友觉得冤枉啊。
3C认证体系实行一年多,你说之前买的,绝对不能带上飞机,那大家就默认3C标识没问题。
好了,你又表示被召回过的、甚至贴纸模式的充电宝,哪怕带了3C标识也不行。
而且,出了问题就撤销某款商品的3C,岂不是认证过3C的产品一直会有被撤销的可能性呢。
那认证与不认证的区别在哪里呢?
难道得再来一个3C Pro或3C SVIP认证吗?
而且,生产的没事,售卖的没事,认证的没事,买的却有事,就很离谱。
要知道我们正规渠道买的,这都不行的话,不扯蛋吗?
只能说消费者从来都是软柿子。

当然,随着网友反馈意见的增多,机场们意识到了问题。
毕竟层层加码是不对的,本身也增加了工作量。
所以不少机场把矫枉过正的操作给改回来了,然后你会发现网友也表示带充电宝安检很方便。
没网上吐槽的那么多膈应事。
这说明从初衷到结果,大家都想把一件事做好。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