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加紧海试释放什么信号?离服役不远了(图)



据央视新闻24日报道,作为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在加紧进行海试。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曾备受关注。在下水即将三周年之际,福建舰被官宣加紧海试,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军事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表明福建舰距离正式服役的日子已不远。

从世界其他国家海军航母从下水到服役的情况来看,航母一般需经历舾装、系泊试验以及海试三个阶段,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时间才能正式服役。军事专家张军社25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福建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其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极为复杂,需要更长时间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央视报道福建舰近期加快了海试进程,这表明它距离正式服役的日子已不远。”

福建舰首次海试于2024年5月1日启动,至5月8日结束,为期8天,期间主要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的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根据上海海事局网站信息,长江口5月21日一大型船舶航行交通管制,管制范围涉及302灯浮至长兴岛码头水域及深水航道进出口。外界分析认为,此次交通管制极有可能与福建舰的第八次海试紧密相关。今年3月,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福建舰近日已出海开始第七次海试”的相关问题,时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吴谦表示,福建舰开展海上试验是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张军社表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福建舰进行了八次海上试验,表明福建舰海试非常顺利。他具体分析表示,福建舰大致应该进行了六大领域测试。首先,测试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在航母高速甚至极限速度航行时,检验动力系统能否满足需求,确保航母的机动性。其次,对电力系统进行测试。由于电磁弹射系统耗电量巨大,需检验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以支撑电磁弹射系统的正常工作。第三,测试航母在高速航行和极限转弯情况下的稳定性。例如航母在海上进行高速回转时,需检验其稳定性,包括在高速航行和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这些试验项目循序渐进,从基本的动力、电力系统入手,逐步向技术技能方面发展。”张军社介绍。

第四是测试甲板的承载能力,包括飞机起降时的承重及空间划分等,特别是战斗机起降的情况。第五个测试项目是对电磁弹射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的情况,这既是对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也是对飞行员、飞机与电磁弹射系统适配性的测试。第六是对包括航母舰载机挂弹作业能力在内的测试。“具体而言,还包括多种机型——如已公开的歼 - 15弹射型舰载战斗机以及其他可能上舰的固定翼预警机等——的适配性起降训练和试验。”张军社表示,经过以上一系列对航母本身性能的测试,以及对多种舰载机适配性训练的完成,福建舰正式服役便水到渠成。

公开信息显示,辽宁舰和山东舰从首次海试到正式入列,间隔1年1个月和1年7个月左右。辽宁舰在2011年8月10日首次出海进行航行试验,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山东舰首次进行海试发生在2018年5月13日至18日期间,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正式入列。

张军社分析认为,与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福建舰吨位更大,搭载的飞机更多,尤其是首次使用电磁弹射系统,该系统更为复杂,因此其海试时间自然要比过去更长。

这位军事专家分析说,与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福建舰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了电磁弹射系统;二是搭载的舰载机机型更多,因此福建舰的系统也更为复杂。“由于电磁弹射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精准控制推力,根据飞机大小采取不同推力,因此可以比滑跃起飞航母起飞更多类型的飞机,尤其是固定翼预警机以及各种大中小型无人机。所以,各种舰载机的适配性试验时间也更长。”

张军社表示,福建舰服役后,中国海军将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海军远海防御作战能力,对中国海军向近海防御、远海防卫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国家大型舰艇建造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等都已实现大幅提升。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