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各国留学生离开美国
美国刚刚又给全世界演示了一次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制衡机制:
特朗普领导的政府系统于5月22日签发命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就读,已经入学的国际学生也必须转学,否则将被取消签证驱逐出境。
5月23日,美国司法系统迅速行动,暂时叫停了这一命令。由于哈佛大学就国际学生签证问题问题起诉了联邦政府,波士顿联邦法官Allison Burroughs发布禁令,暂时阻止了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的做法。
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是特朗普与哈佛大学的私人恩怨,这就把问题看简单了。特朗普的确是看不听话的哈佛大学不爽很久了,也的确是首先针对哈佛大学,但“赶走留学生”这件事是特朗普心心念念要做的,国家安全只是找出来的冠冕借口,有没有哈佛大学的恩怨他都会极力推行。
当然,确切地说,特朗普并不是想要赶走所有留学生,而是想要赶走留学生中的那些“赔钱货”。这个出发点,和很多中国网民对留学生的排斥是高度一致的。
简单粗暴地说,特朗普把在美国的留学生分成两类:
一类是给美国送钱的自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排名相对较低的大学,以本科阶段为主。他们每年要交高额的学费,还有的要给大学高额捐款才能获得入学资格,再加上生活费、租房买房买车等,源源不断为美国贡献收入。从数量上来说,这些留学生占了大部分,他们共同支撑起美国国际教育产业这门好生意。

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7》数据显示,在2016/17学年,全球赴美留学生总计为美国贡献368.7亿美元,创造约4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中国赴美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125.5亿美元,占全球赴美留学生总贡献的34%。
还有一类是让美国赔钱的拿了奖学金和项目资助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硕博士阶段,很多是在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经费充裕的知名大学。
在特朗普的视野中,美国不仅收不到这些留学生学费,还要倒贴为他们提供顶级的教师资源,还有动辄数十万美元的项目研究经费,还要给他们发工资补助,简直亏死了。如果这些留学生的研究成果都留在美国也就罢了,更让特朗普不爽的是,很多留学生用美国资助的经费锻炼了研究能力,做出了研究成果,然后带着这些经验和成果回到各自的祖国了。在特朗普看来,这是削弱美国竞争力,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
当然,还有一个“共同把蛋糕做大”的视角可以用来解释美国为什么要资助这些国际留学生。虽然这些留学生有一些会回到祖国,但他们在美国留学期间做出的成果首先是由美国受益的,这是美国作为移民国家长期保持创新活力最重要的基础。至于让“穷国家”占了些便宜,是美国作为地球“带头大哥”的社会责任。
这两个视角很难说谁对谁错,它更多是一种价值观念和局势判断的差异。很显然,特朗普政府的视角和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教育科研系统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因此,特朗普上台后极力想要赶走那些“赔钱货”留学生,而美国顶尖大学则极力想要维持现状保护国际学生。
站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宏观视角,我当然是希望美国正常接收培养国际学生的。不只是美国,最好各个国家都能精选全球优秀学生加以培养,让每个人才都能找到最适合的研究环境。
再把视线拉回中国,其实在留学生话题上我们面临着比美国更严重的对立观点。
一方面,中国高校持之以恒从全球各地,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招收留学生,并给予这些留学生大量补贴资助。而中国并不是移民国家,这些留学生最终留在中国工作的比例微乎其微。
站在政策层面,中国官方认为资助留学生是收益大于投入的。
另一方面,民间舆论对留学生政策的不满意由来已久,每次讨论到国内某个问题因为缺钱而难以解决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提出取消留学生补贴,把钱省下来改善民生。
站在舆论层面,中国民众普遍认为补贴留学生是完全赔本的买卖。
仅从短期划不划算的角度来说,美国和中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官方和民间的立场刚好相反。美国是政府想要赶走赔钱的留学生,民间想要把留学生留下,而中国是政府想要招收留学生,民间想把留学生赶走。
当然,两个国家的留学生招收方式、留学生的来源、能力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两国的留学生政策并不能直接拿来对比。
我只是想借着美国的热点把平时很难讨论的中国留学生问题摆上台面接受审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