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离世,为什么说“抗癌5年是个坎儿”(图)

“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对这种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这是演员朱媛媛在抗癌题材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经典台词。这位积极面对人生的女演员,永远定格在了51岁。



5月21日,演员辛柏青发文,说妻子朱媛媛经历5年抗癌,于5月17日离世。尊重朱媛媛遗愿,丧事从简。

讣告中写道:“在与癌症抗争的近五年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消沉,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



朱媛媛,1974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女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代表作品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家有九凤》《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小别离》等。



在2000年上映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朱媛媛饰演李云芳,剧中的她烫着小卷发,因为「国民媳妇」的标签被人熟知。剧中一家三口的经典对白,道出了她乐观的人生态度,令许多网友感慨不已。

朱媛媛和辛柏青育有一女,女儿出生后有近十年的时间,朱媛媛除了出演话剧,很少接演影视剧,每天满满当当地忙碌着。生活中,朱媛媛也是一位“连吼带叫”、天天催孩子写作业的普通妈妈。

2020年接拍《送你一朵小红花》,是孩子小升初的假期,她才找到了难得的间隙。按时间推算,在拍摄“小红花”时,朱媛媛很可能已经确诊癌症。



朱媛媛曾谈及生命最后最想做的两件事,采访中她饱含热泪说道:“就像歌词里说的,只要你相信我,你就可以到达你所有想去的地方……人的精神一旦足够强大,我觉得一切东西都可以是身外之物。”

在与病魔抗争的五年里,朱媛媛一直坚持演艺事业,完成了《海洋传奇》等四部影视作品,刚杀青的《造城者》成为其遗作。

朱媛媛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5月1日,内容是电视剧宣传,不少粉丝在评论区悼念,也有网友表示疑惑:

“明明20多天前还在工作,看着好好的,突然人就没了……”

“为什么对抗癌患者来说,五年是一个重要的坎儿?”



《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教授张凯,为你详细解答。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教授  张凯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徐梦莲  郑荣华

为什么有的癌症患者

外表看好好的,却突然离世?

朱媛媛的离开让人意外。这几年她常有作品问世,出现在公共场合也是神采奕奕。

据悉,朱媛媛刚完成电视剧《造城者》的拍摄。剧组人员回忆,治疗期间她仍坚持研读剧本、参与讨论,将未尽的艺术理想都倾注其中。



为什么有的癌症患者外表看起来没有特殊之处,却会突然离世?查出癌症,带病工作是好是坏呢?

对此,张凯表示,肿瘤是一种慢性病,不会有人因为癌症本身突然引发死亡;但也有癌症患者会因肿瘤的存在,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血栓,或血栓突然脱落堵塞血管进而导致死亡。

在带“病”工作这件事上,不同的癌种以及肿瘤的早期、晚期差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对癌症患者来说,5年是个坎儿?

很多人说“抗癌5年是个坎儿”,张凯表示,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以一些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如胰腺癌为例,5年可能很难评判治疗效果。

在统计癌症生存率时,之所以用“5年”统计为主要目标,主要有以下原因:

大部分癌症在5年以后,复发率会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癌症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用太长时间衡量,没有实际意义,5年是个相对合适的节点;

平均来说,5年是评估治疗效果相对客观的时间点,此时病情也更趋于稳定。

哪些因素会导致迅速恶化?

张凯表示,“免疫力崩溃”可能会导致肿瘤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

有些病情进展不符合肿瘤生长速度,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在与癌症的长期拉锯战中崩溃了,导致“兵败如山倒”。
年年体检正常,为什么却查出癌?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防癌的意识,重视体检筛查。但依旧有人年年体检正常却查出癌症,甚至是癌症晚期,这到底是为何?

张凯表示,这主要跟三个因素有关:

早诊手段


目前大约47%的肿瘤,早诊手段比较局限,难以在早期发现,比如淋巴瘤、卵巢癌等,从常规体检中很难早期发现。另外,有时尽管去体检了,但可能没用对方式,比如拍胸片不足以发现早期肺癌。

间隔期

有些肿瘤“长”得比较快。比如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来说,肝癌的早期窗口期很短(3~6个月),过了这段时间可能就发展成中晚期了,一年一次的检查不足以规避风险。

医师技术能力或职业疲倦等因素

国人高发的几种癌,怎么筛查?

张凯表示,要想针对性地做好防癌筛查,要先明确重点筛查哪些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张凯称,这些高发癌症新发病例占新发癌症总数的比例接近80%。对所有人群而言,可重点筛查这些普遍高发的肿瘤,尤其是前六种。

女性除上述癌种之外,还需重点关注生殖系统肿瘤,比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男性除上述癌症外,可重点关注泌尿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



针对国人普遍高发的前六大癌,筛查建议如下:

1

肺癌


目前有很多指南推荐,年龄≥45岁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都是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有吸烟史,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吸烟年数)≥20包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

长期接触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等高致癌物质;

合并慢性阻塞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等慢性肺病;

一级亲属中有肺癌患者的;

长期吸入二手烟或厨房油烟。

2

结直肠癌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从40岁甚至更早开始进行预防性筛查。

推荐的方式是结肠镜检查或便潜血检查,便潜血检查最好每年做1~2次;同时要比普通人更重视饮食健康,少吃高盐油腻食物。

3

胃癌


40岁以上且是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应尽早并定期做胃镜筛查。

4

乳腺癌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议40岁前进行筛查,绝经前以超声为主,绝经后女性以超声加钼靶为主;筛查间隔时间为0.5~1年。

5

肝癌


肝癌危险因素包括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史、肝癌家族史、铁过量摄入、黄曲霉毒素暴露等。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可视情况进行筛查:

男性超过35或40岁后,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AFP;

女性超过45岁或50岁后,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AFP。

6

食管癌


建议年龄超过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的人每年筛查一次,可做内镜检查:

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河南省、潮汕地区和太行山地区是食管癌三大高发地区,闽南、江苏省及四川北部也相对高发);

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长期存在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习惯。

正如朱媛媛在《送你一朵小红花》里说的:“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送别媛媛,也愿大家都能重视健康,认真而热烈地生活。▲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