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预警机配四代预警技术 比空警-500先进?(组图)

随着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于本月17日在合肥开幕,大家在展会上发现了一个很惊人的存在——带有明显机鼻,疑似基于新一代中型预警机发展的外贸型号。在ZDK-03刚刚建功立业的情况下,这种先进出口装备露面,就有点太震撼了。



▲中航工业在雷达展上大方展示了多个模型

国产预警机始于空警-2000,这款在伊尔-76平台上,搭载国产相控阵雷达的高端装备,扫除了采购以色列“费尔康”预警系统失败的阴霾。而鉴于可用的伊尔-76太少,紧接着又出现了“以数量弥补质量”的空警-200,该型预警机也是国内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款使用“平衡木”布局的型号,本身限制颇多,好在技术相对简单,造价便宜,能迅速铺开以解决部队需求。ZDK-03这个代号里的“ZDK”,是“中电科”的简称,“03”则指的是“第三款预警机”。



▲空警-2000的数量问题一直是个遗憾

巴基斯坦空军采购ZDK-03,一开始只是用来指挥“低端的‘枭龙’战斗机”,为控制成本采用了机械扫描结构,即使后来回国升级,也仍然是第二代技术水平。再往后的第四款,就是大名鼎鼎的空警-500,其设计定位,是借助蓬勃发展的雷达和电子技术,将功率堪比空警-2000,但体积锐减的三面阵雷达,安装到运-8三类平台上。这是国产预警机第一次登上世界之巅,与美国E-2D、以色列G-550并称“三雄”,也是美国空军眼中,与歼-20、霹雳-15并列的“三强”。再往后,就是基于空警-500衍生的三代末期舰载型号,以及传说中的第四代大型、中型预警机。



▲空警-500是无可争议的强

就目前来看,国产第四代中型预警机,大幅强化了双波段雷达探测、远程光电搜索功能,以强化反隐身能力。而“长长的机鼻”就是这种技术升级带来的标志之一——不管是在机首安装大功率雷达,还是远程光电瞄准系统,都需要体积比较大的的保护罩,看起来就像是“长长的机鼻”。而这次出现的外贸版预警机,恰恰也拥有这一特征,才会让大家感到诧异。但事实上,这应该只是基于空警-500,发展的一款高配“空警-500E”。



▲预警机的“长机鼻”可不简单

第四代预警机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机身表面基本看不到天线,这既能减少电磁信号,保护自己,也证明了雷达水平的进步。而这次雷达展上的模型,表面天线结构密密麻麻,肯定不是四代预警机演变得来,反倒和空警-500很像。而这种机鼻结构的调整,属于迎合反隐身热潮,为潜在用户提供高端装备的改进方向之一。这与霹雳-15E导引头有两个版本,其中AESA构型好用但昂贵,机械扫描导引头便宜但性能差一些,是一个道理。



▲布局差一些但雷达机制还不错的空警-200,就属于低端出口构型

不过,高配“空警-500E”不太可能搭载远程光电瞄准系统,应该是升级机首雷达以形成多波束探测(有点类似歼-10C应用歼-20航电技术的策略)。从技术上来讲,后者升级幅度不大,难度比较小,成本自然低。前者需要对内部布局进行大手术,成本非常高。最重要的是,现阶段五代机的隐身特性、强态势感知能力,恰恰是建立在先进光电系统的基础上——因为这块目前没有全面铺开,所以五代机的隐身性能仍然有效;而歼-20、F-35这些五代机,又普遍搭载了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具备远比普通战斗机强悍的感知能力,所以才能轻松蹂躏非隐身战斗机。



▲F-35非常重视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

换句话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技术、压舱重器,相对简单的版本随歼-35E出口也就算了。搭载在预警机上,工作距离达数百千米的高端版本,可是连美国空军都未装备,眼馋不已的存在。除非五代预警机问世,或者局势又有巨大转变,否则国内短期内绝不会出口这类设备。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