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新闻社(dpa)5月17日引述西班牙民航事故调查委员会(CIAIAC)的报告,这起事件发生于2023年2月17日,涉及一架执飞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塞维利亚航线的空中巴士A321客机,机上共载有199名乘客与6名机组人员。

调查指出,事发时,38岁的副机长在机长短暂离席前往洗手间时,突然出现严重身体不适。
就在机长离开驾驶舱仅36秒后,副驾驶毫无预兆地失去意识,无法回应广播呼叫或开启驾驶舱门,令原本依靠程序输入密码准备返舱的机长陷入困境。
报告指出,这段时间内,副机长完全无法应答任何呼叫,也未能对机长的开门请求作出反应。驾驶舱门因出于安全设定而自动锁闭,机长尝试多次输入密码均失败,最终准备启动紧急开门程序。
关键时刻,副驾驶在昏迷约10分钟后恢复意识,设法亲手打开舱门,机长得以重返驾驶舱,并立即采取转降措施。
返舱后,机长第一时间请求机组人员协助,并召唤机上医生进行急救。
调查报告称,副驾驶当时“面色苍白、出汗明显、言行怪异”。医生初步判断其可能存在心脏类疾病,随即建议立刻就医。
于是,机长决定改变航向,将航班转飞西班牙马德里的巴拉哈斯国际机场。

20分钟后,客机平稳降落。所幸20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然无恙,未造成任何伤害或机体损坏。
副驾驶随后被送往医院,并表示自己对这段失能期间毫无记忆。事后,西班牙国家航空安全局(AESA)立即暂停其飞行资格证书,并展开健康评估。
有关机构指出,这类身体异常可能在常规体检中难以察觉,只有在发作时才会被暴露。
虽然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再度引发业内和社会对航空安全操作程序的担忧。
CIAIAC在报告中呼吁,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应重新审查相关安全规定,建议在其中一名飞行员离席时,驾驶舱内必须保持至少两人值守,以应对突发状况。
事实上,此议题并非首次被提出。2015年汉莎航空旗下子公司德翼航空(Germanwings)发生副驾驶蓄意坠机事件,造成150人罹难,震惊全球。事件发生后,欧洲多国曾要求航空公司实施“双人驾驶舱”制度,即一名机师离席时必须有空乘人员临时入内陪同。
但该政策近年来在部分地区被悄然取消,转而更依赖技术防范,如密码系统、紧急开门装置等。这次事件也暴露出这套系统的潜在局限——若舱内飞行员突发健康问题、舱门未及时打开,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此次副驾驶突发癫痫导致“空中十分钟无人掌机”,虽未酿成悲剧,但也为全球航空业再度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