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印度爱吹牛,没截流印度河入巴的能力(图)

作者 | 大卫·米歇尔(David Michel)

编译 | 杨春雪

编者按

5月4日,印度正式宣布切断印度河上游,“不允许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水协议》(IWT)。巴因高度依赖印度河,农业、饮用水和电力等多方面均受其影响。美学者大卫·米歇尔分析认为:从现实角度看,印短期内无法切断印度河。一方面,印现有基础设施仅能调节短期的自然水流波动;另一方面,既有基建项目计划推进受阻,而新建设施成本过高。若印故意断水,不仅可能加剧巴基斯坦的反击,还可能引发邻国孟、尼的担忧。更重要的是,中国可能借鉴这一“水资源武器”策略。本质上,印方的“水资源武器”策略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还可能伤及自身利益。南亚研究通讯特编译此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图源:BBC 


2025年4月22日,武装分子从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Pahalgam)郊外的森林中闯入风景如画的牧场,向毫无戒备的游客开火,造成至少2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印度将这场“屠杀”归咎于巴基斯坦,声称袭击者与巴基斯坦有关。作为报复,印度宣布“暂停执行”已存续65年的《印度河水协议》(IWT),直至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销地放弃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印度高级官员誓言要确保“一滴水也不流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否认与此次袭击有关,并警告称任何阻断河流的行动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问1: 什么是《印度河水协议》,其重要性何在?

➤答1: 《印度河水协议》规范了印度河流域的水资源使用。1947年,印巴分治不仅划分了两国边界,也造就了水资源分配难题。印度河六大支流向西流经印度后汇入巴基斯坦。新国界割开了六条支流,并切断了英殖民时期修建的水利设施和灌溉网络。上游的印度坚称对境内河流享有主权开发权;下游的巴基斯坦则担忧跨境水源被切断,可能危及其经济与粮食安全。在世界银行斡旋下,双方于1960年签署条约。时任世行行长尤金·布莱克(Eugene Black)认为,这项协议避免了可能引发战争的水资源冲突。

《印度河水协议》常被描述为“离婚协议”,而非合作性协议。它将印度河流域的六条支流划归两国管辖。巴基斯坦获得西部三条河流(奇纳布河、杰赫勒姆河和印度河主干流)的控制权,这三条河流合计约占全流域年均流量的80%。印度须保障其自由流通,但特定限制性用途除外。印度获得东部三条河流(比阿斯河、拉维河和苏特莱吉河)的控制权,这些河流出境后可归巴基斯坦使用。

➤问2: 巴基斯坦有多脆弱?

➤答2: 巴基斯坦高度依赖印度河。全国超过四分之三的可再生水资源来自境外,几乎完全依赖印度河。九成巴基斯坦人生活在印度河流域内,卡拉奇(Karachi)、拉合尔(Lahore)等大城市依靠印度河或地下水来满足饮用水需求。农业是巴基斯坦的经济支柱,占该国GDP的22.9%、出口的24.4%,为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提供了生计,吸纳了37.4%的劳动力。巴基斯坦94%的取水量用于农业,90%以上作物依赖印度河灌溉。同样,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全国21座水电站均坐落于印度河流域。

尽管印度河至关重要,但巴基斯坦却几乎没有能力应对持续的水资源短缺。全流域水库总储水量不足年流量的10%,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储水能力。

➤问3: 印度能阻断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吗?

➤答3: 不能。短期内,印度并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来阻止印度河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河水协议》严格规定了印度在西部三河仅允许建设取水或储水设施。每年约有182立方公里的水流经印度的六大支流进入巴基斯坦,其中超过170立方公里来自印度河主干流、杰赫勒姆河和奇纳布河。《印度河水协议》允许印度在这三条西部河流上最多储水360万英亩英尺(约4.4立方公里)。

印度当局曾宣布,修建能够截流或分流印度河大规模水流的水坝、水库和运河基础设施计划需数年才能实现。协议规定印度只能在西部河流上建设所谓的“径流式”水电站,而这类水电站没有大型水库,通常只能蓄积少量水,以补偿河流自然水流的短期波动。因此,印度目前正在运行的印度河水电开发(项目)只能略微增加其调节下流流量的蓄水能力,但这些项目的完工时间可能延至2032年甚至更晚。设计、选址和建设不受协议约束的新水电大坝则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水泥、更大的成本。若印巴关系有所改善,这些成本将难以弥补。即便如此,水电大坝也只能暂时拦住河流,因为发电需要通过涡轮机释放水流。如果印度兴修水利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水流向巴基斯坦,而非为印度消费者提供经济发展机会和可靠的电力资源,那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将是昂贵、笨拙且不受欢迎的。

为了长期阻止水流进入巴基斯坦,印度需要通过大量基础设施来分流大规模的水资源。事实上,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建立一个贯通南北河流流域的大规模调水计划。然而,为此目的设计实施的“国家河流连接计划”(National River Linking Project)面临巨大经济、环境和政治障碍,且其原有的30项工程均不涉及印度河系统。又或者,印度可能大规模扩大“可控含水层再充电”项目,意图抽取印度河来补充迅速枯竭的地下水资源。但大量地下水最终会渗回到地表河流,地下水系统这一特殊性质使得这种努力的实际机制、环境后果和政策影响仍不明确。

由于印度无法立刻控制印度河,某些权威人士也提出了其它举措。例如,趁种植季来临之际通过冲刷主要水坝的沉积物,使河流变得浑浊。但此举不仅可能损害巴基斯坦的农业,还将影响印度下游用水。再有就是切断信息分享。某种程度上,这是印度目前最强有力的手段。IWT要求各方分享大量关于项目开发、河流流量和水文条件的相关数据。印度通过暂停IWT停止数据共享,将妨碍巴基斯坦获得洪水预警等关键信息,但此举不仅严重阻挠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管理,还危及巴基斯坦人民的生命和生计。

➤问4: 印度河冲突可能对更广泛的地区安全产生哪些影响?

➤答4: 印度河水冲突源于印巴分治这个“痛苦”的历史遗留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IWT分配了三条西部支流给巴基斯坦,但这些支流流经争议地区克什米尔(该地区由印巴停火线分隔),印巴曾为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爆发过三次战争和无数小规模冲突。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发生,印官员称系巴基斯坦武装组织分支“抵抗阵线”(The Resistance Front)实施的跨境暴力事件。印度河曾多次被卷入此类冲突。例如,拉什卡尔·泰巴(Lashkar-e-Taiba)等恐怖组织定期威胁要炸毁印度的水坝。2009年,巴基斯坦前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警告称,若无法解决印度河问题,“可能加剧社会不满情绪,并导致极端主义”。2001年印度议会大厦遇袭,印度也曾考虑暂停IWT。2016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乌里发生袭击后,莫迪曾宣称,“水与血不能共流”。

然而,当前的冲突预示着一触即发的新态势。这是印度首次兑现其威胁。过去,巴基斯坦经常指责印度操纵印度河,担心印度可能通过水坝放水来加剧下游洪灾,但印度否认这一指控。现在,印度公开宣布意图削弱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安全,未来巴基斯坦对印度“渎职行为”的看法将更加激烈。巴基斯坦社交媒体上已经充斥着印度引发杰赫勒姆河洪水的说法。如果印度积极推进破坏巴基斯坦供水的计划,巴基斯坦可能会被迫打击印度的基础设施,以展示其影响力和决心。

印度暂停IWT的决定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危险。印安全分析人士承认,日益加剧的水资源压力正在削弱巴基斯坦的社会和经济。“脆弱”的巴基斯坦容易受到印度水资源施压的影响。但加大水资源压力同样可能进一步破坏这个本来就动荡不安的邻国。印度与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水关系也历来充满摩擦,这些国家往往感受到印度这个“邻国强权”的胁迫。印度暂停IWT这一做法可能会引起孟尼两国的警觉。

最后,印度虽然位于印度河上游,相对于巴基斯坦更占水资源优势,但却位于日益强大的中国的下游(无论是苏特莱吉河、印度河主干流,还是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八大跨境河流使中国成为亚洲的“水霸主”,而中国扩建上游基础设施引发了印度的严重担忧。但是,中国不是 IWT的签约方,也没有国际协议来管理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使用。随着该地区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印观察人士担心,中国或将借鉴印度利用“水资源武器”制裁巴基斯坦的策略。最终,印度利用“水资源武器”切断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生命线,可能将是一把双刃剑。

作者简介:大卫·米歇尔(David Michel),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全球食品与水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

本文编译自美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网站2025年5月1日文章,原标题为Can India Cut Off Pakistan’s Indus River Lifeline? 原文链接为:https://www.csis.org/analysis/can-india-cut-pakistans-indus-river-lifeline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