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印巴边境的斗舞 才知道腿能抬多高(组图)

印度士兵手握着军刀,恶狠狠地以正步冲向边境线,在离边境线还有半米时,他突然刹住脚步,将右脚高高地抬过头顶,以一个完美的站立一字马,向对面的巴基斯坦士兵发出挑衅。

巴基斯坦士兵不甘示弱,以一个更高的高抬腿,展示了3秒钟裤裆的精密缝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山东人敬酒杯口比别人低以示敬意相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士兵以谁的腿抬得比对方高而表现气势。



这是独属于印巴士兵的高光时刻,他们不用费一枪一弹,就能跟对方厮杀。

多少国外观众看了印巴士兵的斗舞,才知道腿能抬多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说有一种英雄主义可以令观者惊呼、对手叹息,那就是在家里猛压一字马。



通过舞蹈来震慑对手,在自然界里头,雄性在求偶时经常发生。但是在印巴边境,这变成了事关国家荣耀的震慑性行为。

你以为只是两个人在机械地进行幼稚的高抬腿游戏,实则他们抬起的是各自国家的脸面,重重踏下的声音是各自国家的怒吼。



表面上风平浪静的高抬腿演出,实际上暗流涌动。每当看到对方阵营中出现了新的面孔,就知道又有一位老兵因为长年累月的高抬腿重伤了膝盖或者骶髂关节。

这时候,他们会发自内心的窃喜,自己又为国争光了一回。



当然,笑脸不可以随便挂在脸上,不然会被对方理解为你露怯了。

更多时候,伴随着高抬腿的高难度动作,他们双方还要比拼表情,谁把眼睛瞪得更大更圆,也可以在这场比拼中占据上风。

张飞要是来了,绝对可以在这个环节砍个满分。



有个印度士兵曾在高抬腿时不慎打滑摔了一屁股,巴基斯坦这边的围观群众全部站起来欢呼,那场面就像是误入了宝莱坞电影的歌舞桥段,欢快气氛溢出观众席。



双方士兵惺惺相惜、亦敌亦友,作为观众有时候甚至都察觉不到这是两个有着几十年深厚恩怨的国家。

有一天,某国的降旗装置坏了,延误了半小时,对面就在那里等了半小时,没有提前降旗。

“双方必须一起设计动作并演练,才能达到这个效果。看似火药味很浓,私下应该很友好。”



如果以外星人的视角来看待这场“舞”装冲突,他们可能会觉得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不需要爆发真正意义上战斗,就能拼个高低,这与奥林匹克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高度契合。

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呈现给世人的一场视觉盛宴,《这就是街舞:国家对抗版》。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争端由来已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干一架,两个国家在各种问题上一直谈不拢,唯独在降旗仪式上达成了灵魂般的一致。

位于印巴边境的瓦格赫(Wagah,也有译为“瓦加”“瓦卡”)口岸,每天下午都会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降旗仪式,在仪式上,两国士兵会以高抬腿表演来角逐高下。

降旗仪式开始前,两边的观众会到路中间欢呼雀跃,不说还以为是在印度的欢乐谷。



从1959年到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舞”装冲突举行了66年,当地人亲切地把表演高抬腿的士兵称为“舞”警。

在两国边境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些“舞”警的地位不亚于迈克尔·杰克逊,标志性的高抬腿约等于太空步,在仪式中每次出现高抬腿的动作,都会引得全场观众的尖叫。



印巴边境的降旗仪式从最开始的较劲斗狠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有些常年观看的观众,甚至会记录下每天降旗仪式中高抬腿出现的次数。而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是在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里。

“当年语文老师要求课后阅读,读完我心里想这两个国家是在闹着玩吗?”



事实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虽然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是都意识到这是一个财富密码。

最初的降旗仪式只有小范围的影响力,辐射周边的老百姓,后面越来越多外地人特地前往观看这一奇葩的斗舞。



于是双方各自扩建了原本简陋的边境站,并开始收取门票。由于地处偏僻,21世纪初每天只有几百号人观看,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每天上万人观看,经常能在观众席里看见国际游客的面孔。

印度一侧的观众席修建得就像古罗马斗兽场,每次降旗仪式,印度这边的观众人数都会碾压巴基斯坦,毕竟印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六倍。



而且观看人数会随着印巴关系的紧张程度而飙升,那边飞机打下来,这边观众都咬着牙根在观看高抬腿表演。

士兵这时候不敢怠慢,更不敢笑场,踢的也更精神了。“要是局势没那么紧张,还能划划水。”

如果局势再更进一步紧张,降旗仪式就会停止。

2014年11月,印巴边境发生自杀攻击事件,双方决定暂停每日降旗仪式,也是两国自爆发1971年印巴战争以来,首次取消降旗仪式。

今年4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又中断了数周的联合降旗仪式,并于5月11日恢复。



有不少人形容这个场所就像一个巨大的体育场。

一位观看过仪式的外国游客表示:“走向瓦格赫边境大门的路让我们想起了观看足球比赛的经历。周围的每个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大概是在想象接下来的比赛的各种结果。举着旗子为了支持‘主队’并激怒敌对的人群。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期待感。”

士兵们似乎在用自己的高抬腿主张:“要舞斗,不要武斗”。



因为日复一日表演高抬腿的行为,早已对双方士兵的下半身造成了伤害,有些士兵年纪轻轻就蹬坏了膝盖,早早退伍。

于是在2010年7月,由印度主动提出方案,适当减轻仪式的动作幅度,巴基斯坦马上就表示了同意,双方在此问题上达成了默契。

看得出来,虽然常说印巴世仇、宗教分歧,但是日子人在哪都是日子人。



这其实比剑拔弩张动不动就引发流血冲突高明多了,你看着觉得很傻,当地人不这么认为,双方士兵也不这么认为,老是严肃对立很有可能一点小问题就擦枪走火,真打起来最先挨枪子儿的就是双方边防士兵和当地民众。

如果这样的斗舞能化解战争,解决争端,那人类文明一定是进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