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延期 《哪吒2》一直上映“惹了谁”(组图)

之前写了关于五一档国产电影的文章,大家反响挺热烈,这也引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骂《哪吒2》想钱想疯了,还不下映之类的。

这电影目前延期两次,首次延期‌自2025年3月30日起延长至4月30日。第二次延期‌自2025年4月30日起再次延长至5月31日,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后,累计延长放映约‌4个月‌(截至5月31日)。



至于网友还骂《哪吒2》如何如何,你上映的新片都打不过上映三个多月的旧片票房,人家影院不要吃饭的吗?

五一档只过了两三天《哪吒2》排名就第二第三位,每天票房一两千万。你们是不是觉得160亿票房太多,把几千万票房都不当钱了?现在还真不是《哪吒2》延期不延期,想钱想疯了什么的,影院反而更需要它。

从近160亿票房到出现了恶评?《哪吒2》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一部大爆文艺作品,在成为爆款的时候是各种争议和解读的(通常肯定是正面的解读压过负面的争议),反正吹得天上有的,地下无的,是群体行为。但当这部作品热度没有那么高,那些铺天盖地开始贬低的就来了,各种贬低的都有。

那是不是潮水退去呢?其实也不是,而是路人不再关注过后,所谓的粉丝也不会刻意去维护(因为这类作品受众太多,反而没有那么饭圈化)。这个反感这类作品的小众党,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反而就有点饭圈化的感觉。

《哪吒2》每天票房还有几百万,节假日上千万他们骂想钱想疯了。《哪吒2》票房很高超过了宫崎骏,立刻问宫崎骏和饺子谁艺术成就高,那影史票房排行榜上面一堆超级英雄电影,那我问你《复联4》和《教父》谁艺术成就高呢?你回答不出来对吧。



我认为现在关于国产很多文艺作品,都有一种过度自信,又过度自卑的感觉。反正热门的时候天下无敌,国外一切都是构思,但是另一方就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拉来对比,你看,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成就那么高,票房不如《哪吒2》呢?

他们是要骂《哪吒2》吗?不是呢,是自己最欣赏艺术,独立清醒完了呢?

中国观众把这样一部屎尿屁,没有艺术成就的电影捧那么高,中国观众——呵呵。

凭什么一定要说《哪吒2》作为中国电影才叫配,《哪吒2》明明是一部商业动画片(它自己压根就没什么艺术追求),它不需要过分强调国产身份的制作水平世界顶尖的佳作,却又被国产二字束上了层层锁链,也掩盖住了国产电影市场此前所有的光辉。



我个人看那个短视频,外国人评价《哪吒2》里面,有一个视频我认为挺认同的,大概就是:这动画很像是《指环王》+《复联4》=有着超级英雄的动画史诗商业大片。

我觉得这个评价真的恰如其分,而且这个视频里面也说了,《哪吒2》作为商业动画,是完全走出了日本动画,美国动画完全不同的路子。好比神话动画题材,哪个国家都是有的,超级英雄动画片,美国更是有一大堆。

但是《哪吒2》下半段的神仙大战,妖族和捕妖队那种史诗级别冲锋(电影里设定是双方都有上亿人),这种动画史诗,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日本动画,美国动画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场面,这就是它的作为中国商业动画的突破和尝试。



这也是春节档的时候,我当时写《封神2》的文章里面的观点。大概就是因为《封神1》的铺垫,观众想看的其实是神话大战和人类史诗,结果《封神2》前半段其实还行(就殷郊法相拉了),后半段十绝阵结果是一帮人追着一帮人砍,谁想看这种东西。

很大程度上,《哪吒2》下半段就满足了中国观众想看神话史诗,神仙大战,超燃场面和商业大片元素拉满的集动作、搞笑、煽情、反转、大战等等为一体的超级超级商业特效大片,其实《流浪地球2》也满足这点。

但是,《哪吒2》还有《流浪地球2》不及的一点是,它是真的各个年龄段和阶级的观众都能看,看到都觉得它不是什么极致,但又骂不出来的片子(除了某些专门挑刺的人)。

上映4个月,还在被讨论?《哪吒2》带来了什么思考



不过呢,《哪吒2》被讨论又不能怪大众,现在本来就是多媒体时代,短视频,各种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很快,一部作品,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是免不了被各种剖析解读的。所谓的“看得开心”是电影背后的团队耗费心血来研究叙事逻辑和市场风向等各种因素来达成的效果。

这很简单,就如一些流量明星演的电影,它自家粉丝买单很正常,但是因为这部分人,以及背后的资本运作导致市场风向改变,涌现出各种明星烂片,其他人会买单吗?市场就会变得很畸形。而哪吒的成功可圈可点,但是一旦打上什么民族自信,什么为国争光之类的标签,就仿佛只有走出国门获得外国人的认可才能称得上成功一般。



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哪吒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对比以前的国产动漫其实并无太多的进步,剧情推进反转始终无法脱离那个模板,我觉得它达到的这个高度能够理解,但是肯定不是什么超级神作,但是优秀商业大片是合适的。

有批判才能有进步,但现在问题是夸奖的,就是超级神作,批评的,就是构思。

《哪吒2》是这些年最能打的国产商业电影没有之一,但现在闹的这么大完全是国内异化的舆论环境造的势,导演已经不得不闭关求资本放过了。电影本身没有任何可以喷的,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被票房和情绪裹挟而异化的舆论环境,对于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真的没什么好。



中国观众这个心态和舆论环境又很好理解,因为多媒体时代的平台便利,这个不用讲了对吧。而观众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呢?很明显,当前中美关系,中国处在一种要崛起,但是又没有完全崛起,就像经济放缓,但是明显又发展不是越来越好了嘛。

很简单,因为之前没赢过,所以一抓住机会就要去证明自己,证明“我这次赢了”,《黑神话悟空》和六代机在短视频里疯传都是如此,不能说不好吧,毕竟处于一个超越的过程中。然而年轻人却少有说要去刻意冲票房,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啊”,不需要刻意证明“我赢了”,也反映新一代确实摆脱了上一代“西方本来更先进”根深蒂固的思想。

实际上,无脑吹捧哪吒,和过分贬低哪吒的,本质上都源于现阶段中国观众骨子里的文化自卑。因为这是中国人第一部破100亿甚至150亿的电影,许多人需要有这么一个发泄口。他们想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能做出这么一个破纪录的电影,《哪吒2》的舆论早已经和他的质量无关,这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导致的文化自卑。



再看现在的过度贬低《哪吒2》的呢?其实原因也是一样。因为中国以前没有一部优秀的电影。所以他觉得《哪吒2》德不配位。但事实上,不管是自身的质量还是中国各方的推广,这种集全社会之力来推广一个电影所造成的结局,都一定是可以想象的。

即:中国人如果真想干,能干到什么样的地步?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哪吒2》德不配位,事实上在世界电影史前20的电影里,有很多德不配位的电影。所有人也应该认清一个点,少数人打90分的电影不会有很高的票房,多数人打70分的电影才会,所以过度贬低哪吒2的也是一种文化自卑。

如果单论影片质量,《楚门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教父》一类的电影才应该高居榜首。但事实也远非如此。所以,这部电影无论是达到多高的票房,在舆论的助推下都是可以预见的,反之,现在的舆论亦然。

从《哪吒2》看现在文化舆论?不是神作,那就得是构思

如果你问我个人对于《哪吒2》什么观念,我个人感觉就是:这电影很好,可惜太少了。

我写中国科幻时写刘慈欣和《三体》,写《黑神话悟空》都是一个观点,它们其实都很好,但中国同类级别作品太少了。道理很简单啊,中国如果有5个左右的刘慈欣(另外三大天王真不是同一级别的),然后有十本不同题材的《三体三部曲》这种科幻系列神作。

《黑神话悟空》《哪吒2》,加一个《流浪地球》电影,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



当优秀的作品都已经泛滥到成堆出现,那就是文化繁荣,按照现在这个时代,仍然会有人去吹捧单部神作(反之贬低成构思),但作品多了是不是也会分流,大家肯定不会吵得这么厉害,对立得这么厉害了,对吧。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鼓励一下《哪吒2》这种作品的,因为国内优质内容太少了,所以人们才会抱着支持的心态,说白了大家只想要更多优秀作品而已,但现实就是咱们影院一堆臭鱼烂虾,根本没有其它选择。

一切的问题都是好作品,太匮乏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