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22国设立了法定最低工资,仅有丹麦、奥地利、芬兰、瑞典和意大利尚未实施。其中,意大利是唯一面临工资普遍偏低问题的国家。
欧盟统计局指出,国家最低工资通常适用于所有员工,或至少覆盖该国绝大多数劳动者。其标准一般由法律规定,有时也通过国家层面的跨行业协议设定,往往是在与工会、雇主组织等社会各方协商后确定。最低工资通常以税前月薪的形式表示。

数据显示,在已设立最低工资的22个欧盟国家中,标准差距显著,从保加利亚的551欧元到卢森堡的2638欧元不等。
不过,若将工资水平与各国生活成本进行对比,这一差距则相对收窄。以购买力标准(PPS)衡量,各国最低工资从爱沙尼亚的878 PPS到德国的1992 PPS不等。
·月度最低工资在1500欧元以上的国家包括:卢森堡(2638欧元)、爱尔兰(2282欧元)、荷兰(2193欧元)、德国(2161欧元)、比利时(2070欧元)和法国(1802欧元)。
·月度最低工资在1000至1500欧元之间的国家包括:西班牙(1381欧元)、斯洛文尼亚(1278欧元)、波兰(1091欧元)、立陶宛(1038欧元)、葡萄牙(1015欧元)和塞浦路斯(1000欧元)。
·月度最低工资低于1000欧元的国家包括:克罗地亚(970欧元)、希腊(970欧元)、马耳他(968欧元)、爱沙尼亚(961欧元)、捷克(886欧元)、斯洛伐克(826欧元)、罗马尼亚(816欧元)、拉脱维亚(814欧元)、匈牙利(740欧元)和保加利亚(551欧元)。
作为参考,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约为每月1210欧元(每小时7.25美元)。

相比之下,意大利仍未设立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在这一问题上,政治与社会各方长期存在分歧。
中左翼政党,如绿色左翼联盟(AVS)、民主党和五星运动党,普遍支持引入法定最低工资,并在议会推动立法,建议将最低工资定为每小时9欧元。

然而,梅洛尼政府明确反对这一提案。政府认为,不同类别的工人应继续通过各自所属的国家级集体劳动合同确定薪资标准,而不应由法律设定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界也持类似立场,普遍反对以立法形式设定全国统一工资底线。
欧盟层面早已明确鼓励各国建立最低工资机制。早在2017年11月,欧洲议会、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欧洲社会权利支柱》,承诺推动欧洲的繁荣、进步与融合,建设“社会欧洲”。其中第六项“工资”条款即强调成员国应确保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提升工资制定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
2022年10月19日,欧洲议会与理事会通过《欧盟关于适当最低工资的指令》(EU 2022/2041),旨在建立最低工资适当性框架,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提升劳工通过法律或集体协议获得最低工资保障的可及性,从而改善欧盟范围内的就业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