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小姐的事,还在继续发酵。
而今天的最新消息,就是著名教授饶毅,今天站出来,为培养出众多“董小姐们”的“4+4”模式站台了。
其实饶毅教授一直是我很认可的一个学者,但是今天,我却认为他是在为某些人“站台”了。
我为什么对饶毅教授用“站台”这个词?
因为他真的是在为“4+4”模式站台。
今天,饶毅教授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请勿错怪王辰教授》,而在这篇文章里,饶毅教授最重要的几个观点,就是:“4+4”模式没有问题,王辰教授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有人在执行的时候任人唯亲,才导致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而且更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饶毅教授竟然在这篇文章中,说董小姐的家族,并不是什么权贵家族:

饶毅教授说,如果说董小姐家是权贵的话,恐怕会让董小姐的母亲哭笑不得......
董小姐的母亲到底是不是哭笑不得我不知道,但是今天看完饶毅教授的这篇文章,我是真的哭笑不得了。
我是真的不知道,我之前一直支持的饶毅教授,今天为什么会发出这种文章。
在学术上,我肯定不如饶毅教授在行,但是对于今天饶毅教授的这篇文章,我想从逻辑上,指出饶毅教授的几个逻辑错误。
1、董小姐家到底是不是权贵家族?
饶毅教授说,董小姐家不是权贵家族。原因是他问了一位官员,这位官员说他们不算权贵,所以饶毅教授觉得,说董小姐家是权贵会让董小姐的母亲哭笑不得。
那么问题来了。
请看饶毅教授的原话:

饶毅教授说,舆论认为董小姐父母是权贵,但是他问了一下一个官员,这位官员说不算权贵,所以他也认为董小姐生母不算权贵。
注意看饶毅教授的用词,最开始,他先是说董小姐父母不算权贵,再然后他又拿董小姐的母亲去问一位官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董小姐的生母不算官员。
饶毅教授的逻辑链是这样的——父母算不算权贵? → 母亲算不算官员? → 母亲不算官员! → 董小姐家不算权贵!
这逻辑是不是很奇怪?
最开始说“父母”不算“权贵”,最后得出“母亲”不算“官员”,然后得出董小姐家不算权贵,请问这个逻辑对了吗?
就算董小姐的母亲不算权贵,那她父亲呢?算不算权贵?饶毅教授为什么不说她父亲呢?还有董小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姑姑这些人,饶毅为什么不拿这些人去问这位官员呢?
到底是疏忽了,还是不敢?
仅仅拿董小姐的母亲去问,就得出董小姐的家族不算权贵这个结论,合适吗?
而且要知道,如果饶毅教授拿董小姐母亲的职位如果去问的是一个级别很大的官员的话,那么这位官员,很可能看谁都是小虾米,所以你拿这种事去问一个官员,你觉得得出的结论会客观吗?
2、4+4模式是好的,只是执行的时候出了问题?
饶毅教授在文章里表示,4+4模式是好的,只是执行的时候有些人出现了任人唯亲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这个模式完全没问题的话,为什么用这个模式去选拔人才的时候,出现了选拔不公、任人唯亲的问题?
董小姐的博士论文只有61页(正常数百页),研究的是妇科影像,导师却是骨科院士,毕业却去了泌尿外科。请问这是不是在4+4选拔模式下出现的问题?
这个关键点,饶毅教授为什么不在文章里说呢?怎么忽略过去了呢?饶毅教授到底是故意忽略的,还是真的忘了这事?
看看饶毅教授的评论区,置顶的那几条评论,都骂成什么样了?

3、王辰院士的改革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都是历届的医院领导?
饶毅教授还在文章里说,王辰院士提出的4+4模式改革是英雄,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协和医院之所以现在不尽如人意,大都是老一代的某些人造成的,这和王辰院士无关。
这种逻辑,不就是“错都是上辈人的错,跟这辈人无关”的甩锅老逻辑吗?
这不是就是“把甩锅给历史,不认现在的错”的意思吗?
毕竟把锅甩给历史了,就不可能再有人去扒那些旧账了,因为以前的那些人,不是老了,就是走了,谁还能把他们怎么样?

4、4+4只是一个培养机制,和舞弊违规无必然关系?
饶毅教授还表示,4+4只是一个培养机制,和舞弊违规无必然关系。

但你要知道的是,正常医学生要读8-10年,而协和“4+4”则是直接压缩到4年理论学习+1年临床,董小姐甚至有没有医师执照都不知道就上手术台,结果中途跑路差点害病人出事,这难道不让人细思极恐吗?
4+4模式把这种人选拔出来,而且还是层层审核中选拔出来的,这还不说明问题?
如果你继续扒一下你还会发现,在这个模式下选拔出来的人,其实很多人都是二代子弟(分别有谁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去查),所以这种模式真的没问题?
如果这种模式都没问题,那是不是就相当于——某学校出台了考试允许考生带小抄考试的规定,可如果学生在考试中拿出小抄作弊了,大家却不能说是这个规定的问题?




实际上,饶毅教授一直是我很认可的一位教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他会摆出这种立场,得出这种的结论。
据一些专业人士透露,“4+4”学生考医师执照的通过率,是比传统医学生要低的,如果这个模式真的如饶毅教授所说,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为什么这帮“精英”会考不过传统医学生?
连考试都考不过普通人,这还算什么“精英”?
所以,我认为,饶毅教授在这件事上,是把“制度设计的问题”说成是“个别违规”,而且还认为制度没问题,有问题的都是个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点包庇特权的意思的。
总之,我是希望饶毅教授今后还会是以前那个敢想敢说的教授。饶毅教授,千万别活成胡稀泥2.0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