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出现多只毛色泛蓝的流浪狗,这一罕见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目前,科学家正通过研究这些狗的DNA,以弄清它们如何适应长期有害的环境。

▲毛色泛蓝的流浪狗
发现三只蓝色狗
或是接触某种化学物质导致?
非营利组织“切尔诺贝利的狗”介绍,这些外观异常的流浪狗是40年前核灾难后被遗弃家犬的后代,近日被发现游荡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一带。该组织在社交平台发布贴文称,“我们目前正在现场为流浪狗实施绝育,发现了三只全身呈蓝色的狗。”这则帖文目前已获得超过33万次浏览。
当地居民告诉工作人员,这些狗的毛色在一周前还十分正常。该组织一名发言人补充说:“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原因,正尝试将它们捕捉起来,以便查明情况。”发言人推测,这些狗“很可能是接触到某种化学物质所致”。尽管毛色异常,但它们看起来“依然十分活跃、健康”。
据悉,非营利组织“切尔诺贝利的狗”成立于2017年,每年都会为生活在约46平方公里隔离区内的约700只流浪狗提供医疗照护和食物。这些狗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被迫撤离居民遗留的家犬后代。那场事故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而这片区域自此一直对公众封闭。
科学家研究结果:
当地流浪狗进化速度可能更快
对此,专家指出,这些蓝色流浪狗的出现与辐射无关。不过,科学家们仍在持续研究,长期生活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犬只是否因数十年的环境暴露而在基因层面发生变化。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与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于2023年在《科学进展》期刊发表研究,对生活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及周边的302只野狗进行了DNA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狗与距离仅约10公里外的犬只在基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它们可能正以更快的速度进化。
不过,研究尚未证明这一现象与辐射有关,后续分析也未发现辐射导致基因突变的确凿证据。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认为,这些狗展现出惊人的生命韧性。
哥伦比亚大学诺曼·克莱曼博士领导的后续研究进一步发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与切尔诺贝利市区的两群流浪狗,在多代污染环境中仍然能成功存活下来。诺曼·克莱曼表示:“我们不仅对这两地狗群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类,还迈出了研究多重环境危害长期暴露如何影响这些种群的第一步。”
虽然尚未发现所谓的“变异超级狗”,但科学家认为,研究切尔诺贝利的流浪狗或许有助于人类未来了解如何抵御辐射影响,包括在太空环境中。
除了狗之外,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还生活着狼、麋鹿,甚至因进化而变得更深色的黑蛙,使这片禁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活体进化实验室”。在人类、狩猎与工业活动缺席的情况下,当地野生动物反而繁衍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