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军战法大变天
俄军对乌克兰东部战线实施大规模精确打击作战,重点针对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红利曼等七大防御枢纽。
在顿涅茨克州乌军剩下的堡垒区域,红军城、康斯坦丁罗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夫扬斯克依托路网能够相互补给组织防御。
但是,俄军的推进也非常有针对性,就是夺取交通发达的大城市。并且,还将清理外围阵地,使不受攻的大城市可以成为物资、人员的前进基地。
俄军采用多层次突防战术,一个核心战法就是防区外打击乌军重武器和关键驻地。最重要的是,俄军创新运用"饱和攻击"战术。单个波次同时发射大量不同性能,不同弹道,不同速度的各型导弹,制导炸弹,天竺葵-3喷气式巡航导弹等多型武器,远超乌军防空系统拦截上限。防空指控中心系统直接就宕机了!

其中"天竺葵-3"巡航导弹无人机群以50-100米超低空突防,可有效规避AN/TPY-2雷达探测范围。同时,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实施中高空突防,形成立体打击态势。
其次,俄军总参谋部电子战部队领导局投入新型电子战系统。开战前30分钟,"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对预警雷达实施全频段电磁压制,有效干扰了乌军指挥和信息系统数据传输。
俄军还启用了战略储备的Kh-22导弹。这款重达930公斤的“钢铁巨兽”从25公里高空以4马赫速度俯冲,550公里射程。
让美军防空预警系统失效,“导弹太多太快,预警响了也来不及反应。导弹大产能爆发,俄军打造“导弹雨钢铁洪流”。

这场战役背后,是俄罗斯军工体系的全面爆发。开战至今,俄军已发射超过1万枚各型导弹,包括KH-101巡航导弹、KH-22超音速导弹等先进制导武器。更惊人的是,俄军投放的巡航导弹式无人机已突破10万架大关,精确制导炸弹更达数万枚。
战争潜力显现,俄准备持久大战。俄军正在构建低成本、高效能的精确打击体系。从Kh-101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到“天竺葵”系列远程攻击无人机,俄军工企业开辟了多条生产线。这种战时转型让俄罗斯在消耗战中逐渐占据主动。

俄军此次展现的“导弹炸点+远程防区外弹药开路+突击队清剿”战法,正在成为一种全新作战模板。首先用反辐射导弹清除防空系统,再用高超音速导弹摧毁指挥节点。
最后以无人机群扫荡残余兵力。这种立体打击让乌军以2000年初技术为核心的,西方传统防空体系难以招架。
2
俄罗斯导弹产能实现大爆发
俄军此次展现的"体系破击"战法,标志着其精确打击能力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反辐射导弹、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远程防区外打击弹药与无人机的协同运用,已形成完整的"侦-控-打-评"作战闭环。
在俄军立体化火力攻势下!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乌军过去一昼夜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损失1580名军人,基本相当于打掉1个团级部队。
乌克兰消息源公布了其获取的俄罗斯国防部2024-2027年导弹采购文件,俄军计划采购的导弹型号、数量及成本。俄罗斯每年生产导弹数量,已经超过整个美国和北约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产量。甚至也远超过爱国者防空导弹产能。

俄罗斯以150万美元单价,订购303枚9М728“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以300万美元单价订购▪️1202枚不同版本的9М723型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
以200-204万美元单价订购240枚3M14“口径”导弹,以200万美元订购1225枚Kh-101巡航导弹。以450万美元单价,订购▪️188枚“匕首”超高音速导弹。
俄罗斯导弹产量,已经可以达到一年3000枚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每年数万架天竺葵系列巡航导弹式无人机,上万枚远程防区外雷霆系列精确制导弹药。

而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年产量就只有650枚。按照2枚爱国者拦截1个目标计算,美国1年产量也只能拦截300多枚俄军导弹。攻防差距已经大到无法弥补的程度。
俄军远程精确打击弹药压倒性的优势。在战场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俄罗斯军队在红军城外围,自己补给线很长,但是乌军补给线很短的时候。俄军却可以在大城面前站稳脚跟,展开攻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