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科幻!美国新无人战机亮相,火箭式起飞噱头足(组图)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防御公司Shield AI揭开了其革命性产品X-BAT无人机的神秘面纱。这款垂直起降的喷气式“自主无人战斗机”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前瞻性的作战概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被部分美国军事评论家宣称是比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还要科幻。



【Shield AI公司发布的X-BAT模型】


从目前披露的照片可以看到,X-BAT战机采用了 “曲柄风筝” 型飞翼布局,其机身长约 8米,翼展约12米,整体尺寸大概为 F/A-18大黄蜂战斗机的三分之一,比中国在九三阅兵中展示的制空无人机要小很多。

而该机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就要属起降方式了,它采用的是尾坐式垂直起降系统,直接机头朝上,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

该机据称是准备采用一台加力推力10到13吨的F100或F110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核心,通过三维推力矢量喷管实现姿态控制。



【1990年代ACTIVE 项目中测试的三维推力矢量排气喷管】


由于F100和F110都是F16战斗机的发动机,而X-BAT无人机的起飞重量远小于F16,所以可以凭借大于1的推重比,实现火箭般的垂直升空。

降落时,该机则依托从V-BAT无人机继承的制导与控制(GNC)技术,在燃油消耗后以无加力状态尾坐着陆。

在性能方面,Shield AI 宣称X-BAT无人战机具备约3704公里的最大航程,最大作战半径可达1150公里,升限约15240米,采用高亚音速巡航模式。



【X-BAT起飞状态渲染图】


该机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开放任务系统架构,可兼容多种传感器与武器载荷,配备两个内部武器舱和外部挂点,能搭载 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小型精确制导武器等,同时具备空中格斗、对地打击、电子战和情报监视侦察(ISR)等多任务能力。

该机的核心竞争力被定位为“全自主作战无人机”,区别于美国空军第一代协同作战飞机(CCA)对有人机的依赖,X-BAT据称可凭借Shield AI的Hivemind自主软件,独立完成目标探测、识别、决策与攻击流程,必要时也能与其他空中平台协同作战。



【美国CCA项目第一阶段的标志性产物——YFQ-42A忠诚僚机】

从作战构想来看,X-BAT的优势集中体现在部署灵活性与战略针对性上。

针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中“打击机场跑道”和“威慑空中加油机”的两大核心能力,X-BAT的垂直起降特性使其无需依赖长距离跑道,可部署于两栖攻击舰(LHA)、濒海战斗舰甚至无人水面艇等多样化平台。

该机的设计团队透露,一艘美军的两栖攻击舰可搭载60架X-BAT战机,美军现有10艘此类舰艇若改装为“无人机航母”,可形成覆盖半径1150公里的分布式空中力量,大幅提升太平洋战区的空中平台密度。这种部署模式还能减少对加油机的依赖,降低被中国反介入武器打击的风险。



图:X-BAT多种搭载场景

不过虽然Shield AI吹的天花乱坠,但目前这款无人战机的技术构想与实战能力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首先是起降系统的可靠性风险,尽管完成了风洞测试,但尾坐式起降对姿态控制精度要求极高,这种起降方式几大强国一直都有探索,但因为操控难度大而迟迟未能实用化。

Shield AI 虽宣称解决了操控问题,但该机的垂直起降试飞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启动,全高度试飞要等到2028 年,能否成功和是否可靠都还未知。

其次是平台性能的先天局限,为适配垂直起降需求,X-BAT采用大展弦比 “曲柄风筝” 布局,导致激波阻力过大,很难实现超音速飞行,仅能以高亚音速巡航,而现代空战中超音速机动性与快速占位能力直接决定空战的主动权。



另外,该机尺寸太小,燃油携带量与载弹量受到严重制约,所谓3704公里的航程是在什么条件下达成的,厂家没有说。如果是无弹药携带的情况下,那根本毫无意义。

而其内部弹舱容量仅能搭载2枚中距空空导弹,持续作战能力也远逊于大型平台。

另外,该机的隐身性能也存在短板,为安装推力矢量喷管,其尾部无法采用类似B-2的隐身喷管设计,红外信号特征难以有效抑制,易被红外探测系统捕捉。

如果把这款无人机战机与中国制空无人机相比时,其 “世界首款自主战斗无人机” 的牛皮就不攻自破了。中国制空无人机目前已列装部队,比美国人这个PPT加模型要实际的多。



【于93阅兵正式公开亮相的中国制空无人机】


而且中国制空无人机采用与第六代有人战斗机高度相似的设计理念,气动设计先进,并非常注重超音速飞行和空战能力,而这才是未来空战真正要争夺的速度区间。

另外,中国制空无人机的尺寸达到了中型有人战斗机级别,远超X-BAT,这意味着它能携带更多的燃油载荷,载弹能力也更强,航程与持续作战能力优势显著,完全契合“制空作战”的核心任务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中国制空无人机依托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实现了快速处理多源传感器数据、模拟敌方战术意图、优化作战决策链条等自主作战能力,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独立完成目标识别、威胁排序与机动规避,真正实现自主作战。



反观 Shield AI,其Hivemind软件虽在V-BAT无人机上得到验证,但主要用于简单协同与目标定位,离实现自主作战还有很大距离。

综上所述,尽管X-BAT在概念上具有一定创新性,但其在核心空战能力、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项目进度等多个维度上,均无法与中国已经列装的制空无人机相媲美。其目前的状态,更像是用概念来圈投资的“大饼”,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VBO [★白驹过隙★]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老美开始玩抽象了,越来越像印度。
2025年10月22日23:19
评论人:Riordan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和印度一样,开始玩PPT建军了,哈
2025年10月22日23:22
评论人:Versus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先在美国是
美国人想idea
印度人做ppt
天作之合。。。
2025年10月22日23:25
评论人:whatever2 [★★追逐时间的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人的确是陷入了一种无头苍蝇乱撞的局面,完全失去了方向,啥都想试,时间资源又不允许,啥都还没有眉目就着急秀出来,最后恐怕什么都拿不出来,而中国又在稳步前进了。
2025年10月23日0:19
评论人:netcamel [☆★★声望品衔11★★☆]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东大,
效果图出来了,
下一步该你了。
2025年10月22日23:27
评论人:潜水7年多 [★★🌟布衣🌟★★]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PPT+AI动画又来了
2025年10月23日1:06
评论人:tschus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垂直起降最大问题就是有效载荷太低。水平起降时靠空气浮力托起飞机,相当于在水上运木头,只要给一个前进的力,承载力交给空气。而垂直起降要克服上升过程空气阻力并完全承载自身载荷,所需要的推力和能耗过于巨大。为什么导弹飞的快还要发展轰炸机,价格。95%以上垂发载重消耗在推进部,如果B2用垂发,载弹量甚至是只有可笑的3.5吨。发展这个有什么意义么?
2025年10月23日1:59
评论人:逍遥世界 [☆兴我华夏☆]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就是个富裕版的印度。

2025年10月22日23:32
评论人:魔王 [☆★语妙天下★☆]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先说说要不要中国的稀土
2025年10月23日2:01
评论人:ssbbss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无人机,消耗品,无需回收。
航母直接弹射出去,给它一个初始速度,省燃料。打出去就是命中目标。或者燃料耗尽自毁。
飞出去,又飞回来,航程减半。
2025年10月22日23:23
评论人:yamagutihg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不是翻车鱼吗,我吃过
2025年10月23日0:10
评论人:DDT666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二战的时候,纳粹德国就曾经研究过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去快速截击盟军轰炸机,而且也成功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降落的时候非常困难,不好控制。到目前为止,这个也还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只要有可能,还是水平起飞降落比较靠谱,中国现在也在大力研究电磁弹射,不仅用在航母上,还要用在两栖攻击舰上,用来发射无人机。甚至技术成熟了,用在陆地上短途起降也有可能,反正中国的电简直用之不尽,随便找块空地装个电弹就成了临时军用机场,比建造普通的军用机场方便多了。
2025年10月22日23:46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5楼:步三哥後塵..🤣🤣🤣
2025年10月23日1:58
评论人:cxy1223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5楼:只是基础而已。而且美国无人机使用的基础不比中国雄厚。
2025年10月23日0:04
评论人:TVB2786333 [♂★南方秀才★♂]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美国進入絶路矣!讓全世界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2025年10月23日1:28
评论人:cxy1223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30楼:你这就是属于尬吹。中国运作第四代战机也有近30年了,每架飞机每年训练只要有100小时以上,这么多年下来几百万飞行小时总有了。汽车自动驾驶比飞机难多了,几年下来也都7788了。
2025年10月23日4:25
评论人:戒律暗牧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6楼:中国人负责抄作业
2025年10月22日23:49
评论人:cxy1223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1楼::
美军也没有,何况数据可以积累啊。中国的无人机控制说第10,前9个位置没人能认领。
2025年10月23日1:49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6楼::
美国飞机很早就电子化了,过去几十年的无数实战数据都有积累。美军用实战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
2025年10月23日2:15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6楼:中国的伪人工智能飞机和美国用真实数据训练出来的无人飞机不是在一个档次的。
2025年10月23日2:18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实话实说,美国人的涂装和PPT都做得比土共的更好看。
2025年10月23日3:40
评论人:DonaldTramp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hammer tech?
yeh
2025年10月23日4:39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0楼::
美军从越战时就开始记录实战数据了,这些数据不是靠模拟能获得的。你不能靠大量冒导弹打下飞机的风险来获得数据,或者击落敌军获得数据。这篇文章有解释这个问题https://apnews.com/article/ai-military-machine-learning-autonomy-china-gps-5f327918075cea0bfc32e5d36cba801d
2025年10月23日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