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和B-21相当的无人轰炸机 只是歼-36僚机?(组图)

尽管只是惊鸿一瞥,但国产巨型无人隐身轰炸机已经享誉全球,并获得了“沉默巨人”的绰号。当其他人还在讨论与“轰-20”的配合与竞争时,“Defence Security Asia”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要是与歼-36这类六代机搭配作战,又会起到什么效果呢?



▲“沉默巨人”听起来还不错

“翼展堪比美国B-21”,是非常有疑惑性的描述,导致很多人认为新的无人轰炸机,完全可以取代轰-20。但事实上国产新机最大起飞重量不会超过40吨,而B-21规划数值70多吨。并且后者最大载重14吨,而前者在6吨左右,双方实际上只有最大航程差得不多。美国“The Word Zone”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率先启用了“GJ-X”的待定编号(源自攻击-11的命名模式),而不是“轰-X”。自歼-35以来,美国军事媒体在这方面的嗅觉一直很灵敏,新编号并不是空穴来风。



▲翼展长度并不能直接决定所有性能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大型无人机的控制难度,会随尺寸和重量提高而呈指数上升。在国内也是第一次发展超大尺寸无人机,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贸然追求上限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无人轰炸机暂时并不适合执行战略任务,对性能的要求并没有那么苛刻。像之前B-2A挂载重型钻地弹突袭伊朗,炫耀武力的行动,对无人轰炸机来说就不太合适。至于惊雷-1这种战略核武,短期内更是需要和有人驾驶平台绑定,以保证安全性。



▲有人驾驶的战略轰炸机,确实有不容取代之处

在意识到“GJ-X”并没有取代轰-20的能力后,其定位就非常有意思了。一款以搭载远程制导弹药为主,本身隐身性能非常出色的无人轰炸机,对现在焦虑隐身弹舱容量的战斗机而言,是真正的质变。在实战当中,战斗机挂载的武器很复杂,现在歼-20、歼-35由空空导弹包打一切,更多是一种无奈。国内在明确开发五代半双座歼-20S,开启指挥无人机作战的模式后,率先发展了攻击-11。这款也属于无人隐身轰炸机范畴的装备,采购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空空导弹显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

为此,中航工业在珠海航展上,曾赋予攻击-11和歼-20、运-20、直-20并肩展出的荣耀。然而,像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大型反辐射导弹等,尺寸偏大的武器,依然无法装入攻击-11的隐身弹舱。由歼-16挂载、后方支援,借助数据链发射的模式,也只能应急。因为在高端战场上,歼-16的非隐身布局将成为整个体系的最大弱点。国内很有可能是在初步体验攻击-11的性能,认识到体型不足之后,才继承并发扬其理念,推出了现在的“GJ-X”。



▲攻击-11有自己的牌面

当然,对于轰-20尚未落地,隐身轰炸机实操经验仍然比较薄弱的中航工业而言,“GJ-X”也是个非常不错的练手机会。大型高端装备的发展,不是一句技术没问题就能解决的,美国空军从夭折的B-1A,再到B-1B,是真正量产了100架战略轰炸机,才奠定了B-2A问世的基础,B-21则是针对多年使用经验推出的改进型号,这份底蕴全球独一无二。轰-20作为2030年之后量产的隐身轰炸机,至少要看齐B-21才有足够的价值。翼展比肩B-21的“GJ-X”,足以起到摸清内部布局规律,快速迭代以验证技术的效果。



▲技术终究是需要积累的

如果说攻击-11这种规格的无人机,是伴随歼-20S作战的核心,那么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的歼-36,自然就有配合“GJ-X”的潜力。这也就能解释歼-36为了获得无人机指挥能力,为什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此外,如果没有五代半/六代机直接指挥,“GJ-X”同样有接受预警机指挥,配合战斗机作战的基础。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建议军武小编自己做好功课写点正经的,不要老是拿一个不知道是啥语言的什么亚洲自媒体的文章来评论。难道外国人知道中国的事比中国人自己知道的还要多?
2025年10月22日8:47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如果通信被干扰,无人机的任务最终决定权在AI手上
同样通信被干扰,有人机的优势在于最后要不要扔核弹取决于飞行员的判断
2025年10月22日8:28
评论人:EmmaLiu的老公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未来世界头上都是几百几万架,带核弹的长时高空无人机...
什么反导弹系统也没用...
2025年10月22日8:46
评论人:EmmaLiu的老公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jeff
这项技术是不是中国世界第一?
这倒是简单了,坐标一输入,如果有卫星就万事okay,如果卫星系统不能用,就是惯性制导加图像识别... 如果无人机可以进入高轨道,图像识别也是很准确的
原来这就是J36搞了三个发动机,一个是高轨道发动机的原因...
这有个逻辑设定,可以有三个信号发射器向高轨道值班无人机发信号,如果三个信号突然都失效那么就自动攻击...
未来太可怕😨
2025年10月22日8:43
评论人:ghana001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想干擾這東西就得發現它,但現在是美日連發現殲20的報告都沒有,如果說殲20沒有飛過日本沿海那可以回家睡了.即使發現無人機也未必有用,因為它肯定能衛星控制.當然,如果有確切方位那將它揍下來就完事
2025年10月22日9:20
评论人:EmmaLiu的老公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查了一下已经有了...不过没有大型的...
长航时,高空(应对卫星失效),大型无人机
2025年10月22日8:50
评论人:tschus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空射核弹只是核威慑,目前情况只能吓唬人用,毕竟就一发,大老远民航机速度飞过去,还要肉身突防,难度太高。而陆射,潜射都是一弹多头,真假混合,10倍+音速,1小时快递送达。如果美国用轰炸机对中俄发核弹,那承担的必然是陆海全方位核打击,相当于你扔人家石头砸玻璃,他掏刀直接灭你满门,得不偿失,还不如直接核潜艇直接从台湾外海打了。核轰炸机唯一的好处就是,对无核国家的威慑,告诉你,核弹飞机在路上了,你还有10小时考虑时间,答应要求,我就撤回。当然如果核战爆发,对于外岛的军事基地,用核轰炸机带小当量核弹精准清除也是成本优化方案。至于核无人机,根本不需要投弹,它本身就可以是一个核弹,跟着飞机编队打一波,清军事基地。如果要谈判逼迫无核国家,放个空机就够了,毕竟别人不知道你里面真搞核弹了还是没有。
2025年10月22日8:51
评论人:重大进展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楼:别再自己骂自己了,努力在海外讨生活吧。
2025年10月22日8:53
评论人:Liv999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不可能的,僚机不会比主机更大的,跟不上。这个是飞行武器库,贴着前线只管发射长程弹药。
2025年10月22日10:36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楼:AI无人机是全球的趋势。谁能做出聪明无人机才是关键。无人机的优劣主要是其智能化能力而不是其大小。肌肉和脑子比,脑子更重要。
2025年10月22日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