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默克尔万万没想到,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图)



(一)

历史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往往不是根据其功过,而是根据后人的需要。

默克尔肯定就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我看了一下,简直是:十恶不赦,恶贯满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骂她的不是俄罗斯人,更与中国人没半毛钱关系,都是西方人,尤其是东欧人。

默克尔犯了什么罪呢?

在一些西方人眼里,这位德国前总理,将欧洲推入了深渊,或者说,她才是俄乌冲突爆发的罪魁祸首。

比如,我看到,有人就痛骂:“在默克尔的领导下,整个欧盟依赖俄罗斯的油气,这是惊人的无耻,这位来自史塔西的女士依然忠于自我。”

还有,“只要默克尔担任总理,她就一直服务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她引发了欧洲所有重大危机,怪不得她俄语说得那么好!”

网友判案,死刑起步。

很不幸地,默克尔就适用这一条。

更让人唏嘘的是,当年她离职,网络上还满是惋惜赞叹之声,感谢她带领德国和欧洲渡过一次次危机;几年后,她的声望却断崖式下跌,她成了欧洲罪大恶极第一人。

历史评价如同潮汐,涨落之间,映照的是当下而非过去的真相。

最近的风波,源自默克尔日前接受匈牙利《游击报》采访。

在这次访谈中,默克尔反思:波罗的海三国(即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要对俄乌冲突爆发负有部分责任。

默克尔说:“2021年6月,我感觉普京不再认真对待《明斯克协议》,因此我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以欧盟的名义直接与普京对话。”

乌克兰“颜色革命”后,俄乌随即爆发顿巴斯战争;在德国和法国协调下,俄乌最终达成《明斯克协议》,双方同意停火。

但默克尔看到了隐患。她说,在2021年6月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她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与普京直接谈判,以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附近的军事集结。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举措,尤其是波罗的海国家,波兰也反对。”默克尔说,这些国家“担心”,“我们不会制定共同的对俄政策……无论如何,(与普京的对话)并没有发生。后来我卸任了,普京的侵略开始了。”

她还暗示,新冠疫情也是普京决定发动军事进攻的原因之一。因为封锁意味着欧盟和普京之间,无法实现面对面的谈判,“如果不能会面,如果不能面对面讨论分歧,就无法找到新的妥协方案。”

什么意思?

默克尔的意思,也是很明确的。

1,她当时就看到了危机,想采取外交行动,阻止战争爆发。

2,但她与普京直接对话的外交努力,遭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阻挠。

3,这四个国家,事实上绑架了欧盟的政策,欧盟失去了外交回旋余地。

4,最终,默克尔卸任,与普京对话也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



(二)

默克尔在反思,但东欧四国听后,立刻暴跳如雷。

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当即痛批,是俄罗斯对俄乌冲突负有全部责任,“俄罗斯发动俄乌冲突的唯一动机就是:它拒绝接受苏联解体的事实,以及它永不停止的‘帝国主义野心’,俄罗斯应该为这场‘侵略’负责。”

波兰前总理莫拉维茨基则怒骂:“默克尔通过她轻率的采访证明,她是过去一个世纪对欧洲最具破坏性的德国政客之一。”

拉脱维亚前总理卡林什则称,当时许多国家并不真正理解俄罗斯,“包括德国和默克尔本人”,“我一直告诉她,不能以‘善意’与普京打交道,但她认为波罗的海国家的看法是错误的。我很清楚默克尔的观点,但令我震惊的是,在乌克兰发生这一切之后,她仍然坚持这种想法。”

他们的意见,也是很清楚的:他们一直在告诫默克尔,不要与俄罗斯走得太近,但默克尔不听,最终,是她让俄罗斯得寸进尺、为所欲为。

在批评者眼里,现在的默克尔,指责东欧四国,完全是推卸责任,倒打一耙。

默克尔为什么要说这番话呢?

必须要看到,她去匈牙利,接受媒体采访,是为了宣传她的回忆录《自由》。

当然,这也是回应外界对她的批评。这种批评,现在越发猛烈,其中的虎狼之辞,大家也都看到了。

哦,也是在这本书中,她也批评普京,2007年带着一条黑色拉布拉多犬来见她,明知道她很害怕狗。

但普京随即回应,他不知道默克尔怕狗,还以为德国人都喜欢狗,所以,“安格拉(默克尔),请原谅我。”

回到主题。默克尔也确实在反思,反思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到底怎么就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我看到,虽然网络上,现在压倒性地是对默克尔的咒骂,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理性的声音。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就说,“默克尔女士此时说出这番话很有意思。正因如此,我现在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她继续担任(德国)总理,我相信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武契奇还说,“这是我的看法,因为她始终非常清楚战争的代价是什么,冲突的代价是什么,并且她会始终坚持不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并非总是100%的责任。”

什么意思?

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默克尔在,俄乌冲突就不会爆发。

只是历史,永远无法假设。

唉,国际政治有时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小角色往往能撬动大格局,而关键角色的退场,却让整场戏最终走向失控。



(三)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一个政治家要全身而退,何其难也。

即便如默克尔,即便她认为自己根本没错,但是在当下的西方舆论中,她已经身败名裂。

甚至,一些激进者更指责,是她对普京绥靖,是她让欧洲依赖俄罗斯,她才是俄乌冲突的最大罪人!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社交媒体的特性,更放大了这种激烈批评,以至于让默克尔都有点不寒而栗,舆论在杀人啊!

但环顾整个欧洲,又有几个人,比默克尔更杰出更有远见呢?

唉,这个荒唐的世界,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在舆论的狂潮中,真相常常成为第一个溺水者。

第二,可怜的欧洲,确实要冷静反思。

因为历史的原因,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一直对俄罗斯保持高度的警惕甚至敌意,这多少也可以理解。

但可怜的是欧洲,最终被个别国家绑架,即便知道问题所在,却无力采取理性措施,阻止战争发生。

这样的事情,仅仅在俄乌冲突上吗?

不由想起韩非子的那句名言: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当然,韩非子这句话,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现代社会,国大国小,一律平等。

一些大国的霸道确实让人摇头,但小国的审慎又在哪里?

地缘政治,就像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往往既是棋子也是赌注。



第三,有些话,默克尔可能还没有说透。

我看到,有西方网友就点评,默克尔说的,其实完全正确,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确实对引发这场战争负有重大责任,“但她忘记了幕后操纵者是谁:华盛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默克尔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有一个强烈的理念,“军事解决冲突,也就是说,乌克兰军队战胜俄罗斯军队,只是一场幻想。”

但她很快发现,美国另有谋算。

为什么普京对《明斯克协议》越来越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俄罗斯发现,美国在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默克尔也确实担心,这种行为只会增强乌克兰的鹰派力量,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所以,最终的结果,乌克兰国内、美国乃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冲突,默克尔的外交努力,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唉,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外交是妥协的艺术。理性的妥协,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那条最不坏的路径。

但在这个撕裂的世界,强硬总能得到喝彩,妥协往往被妖魔化为投降。

对一些国家来说,缺乏理性和变通,却可能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乌克兰的悲剧,几十万条人命、大片土地沦丧,难道就好于最初的谈判结果?

可怜,默克尔的反思,又成为默克尔一条新的罪证。她现在成了普京的走狗,感觉还要被踏上一万只鞋,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评论人:fybs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默克尔干得这么好还被骂?起码她在位的时候没有战争
2025年10月07日20:59
评论人:千奇百怪党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乌克兰决定加入北约,才是俄乌战争的发令枪,与其它因素关系都不大。默克尔能阻止乌克兰入北约吗?不能,那就一切免谈。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破坏了她与普京的会面,那只是她自己觉得的说服普京的机会。但是她真正要做的是说服乌克兰。所以这个机会也根本不是机会。这场争吵毫无意义。
2025年10月07日23:23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忠言逆耳..👍👍
2025年10月07日20:45
评论人:wushang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老太太一己之力托起欧洲非法移民潮,另一手借口环保废掉欧洲重工业。
2025年10月07日21:34
评论人:意见没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其中很大的一个罪魁祸首该怪欧盟在一些比如外交、防务等的重大事项上的弱智的“一致同意”的机制,这使得很少几个无关紧要、但很容易本域外国家收买的小国左右了整个欧盟的命运!
2025年10月07日21:58
评论人:山高水远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默克尔给自己国家留下无穷后患,短见的政治家,比李光耀差十万八千里。李光耀把新加坡带入繁荣,更没有留下什么后患。
2025年10月07日23:18
评论人:chigou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历史会证明默克尔才是真正清醒,正确的政治家,而不是欧洲遍地的政客。
2025年10月07日23:09
评论人:fybs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默克尔干得这么好还被骂?起码她在位的时候没有战争
2025年10月07日20:56
评论人:意见没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楼:难道你不感谢古中国,让你从野蛮变成文明人?🙄
2025年10月07日21:48
评论人:cedarbird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和毛子勾兑的下场
2025年10月07日22:13
评论人:RUSPC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8楼:北约东扩主要是在默克尔上台前已經完成。
歐俄一體化本來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因俄國太大了!
2025年10月07日21:09
评论人:天边的鹰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波罗的海那几个跳梁小丑,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2025年10月08日3:29
评论人:ak47a [☆★骗票的民主★☆]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衰落的西方世界,总要找一些替罪羊。欧盟现在的统治集团,很快也会被骂为千古罪人的。
2025年10月07日21:44
评论人:牛皮方糖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克拉斯诺娃同志!!!
2025年10月07日21:27
评论人:sixpenny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赞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前总理卡的话
2025年10月07日20:49
评论人:雪中悍刀行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欧洲战争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的衰落让小国感到有机可乘。最明显的例子不是乌克兰是格鲁吉亚。颜色革命之后全面倒向西方,甚至在北京奥运期间动武。。这得脑残到什么程度才能这么干。意识形态不是保命符,地缘政治游戏小国玩不起。不管动机为何正义与否,先面对现实考虑清楚。
2025年10月08日11:05
评论人:aikaida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1楼:我没说默克尔这么做是合理的,她是讨好选民,但选民又变了,我的意思是民意很多时候是愚蠢的
2025年10月08日7:27
评论人:随意岁月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0楼:都柏林协议是能单独废除的吗,默克尔是违法私自打开德国边境,记得当时的奥地利女内政部长在边境怒骂德国无耻
2025年10月08日7:08
评论人:aikaida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37楼:默克尔最初是反对难民的,她在电视直播节目上直接拒绝难民女孩的非法居留请求,要她回第一入境国申请,那张小男孩死在沙滩上的照片传开后,默克尔被德国民意骂得狗血淋头。她马上转变态度,废除都柏林协议,可以接受第三国过境难民。最后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所以民意是啥?
2025年10月08日5:53
评论人:世外桃仙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欧洲人有这样的思维,足见欧洲已经无可救药地全身溃烂了。
2025年10月08日4:23
评论人:巫师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0楼:古埃及: 在希腊人之前就发展了先进的几何学、外科工具和太阳历。她指出,包括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在内的许多受人尊敬的希腊哲学家都曾前往埃及学习。
非洲帝国(马里、桑海、埃塞俄比亚): 这些是拥有复杂治理、教育和贸易系统的文明。廷巴克图在14至15世纪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中心之一,拥有数万份关于天文学、医学、法律和神学的手稿。
美洲原住民(Haudenosaunee 邦联): 早在美国宪法制定之前,该邦联就实行了一种复杂的联邦主义模式,美国的一些开国元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曾从中借鉴。
东方哲学与科学: 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哲学提供了对意识、伦理和现实本质的深刻见解。她还提到中国在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地震仪方面的发明,以及印度在公元五世纪就发展了“零”的概念
2025年10月08日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