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我国,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学生们宁愿读技校,也不愿意读大学。
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无奈下的选择,一些中产家长甚至蠢蠢欲动,想要把孩子送出国,读技校。
全球大学退学率攀升
职业教育成新宠
根据澳洲联邦教育部的数据,2022和2023年本地学生进入大学的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23年大学本地生注册人数跌至39.6万人,是过去十年来最低水平,比口罩前减少约22%。
大学退学率也在不断提高,2017年入学的大学生中,有四分之一在五年内退学,这一比例已经创下历史第二高。

图源:9news
同样的情况在美国也在上演,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16至24岁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从2019年口罩爆发前夕的66.2%跌至去年的61.4%。
Gallup的调查更发现了入学率下跌的原因,在过去十年,对高等教育充满信心的美国人比例从57%下降到36% 。三分之二的高中生认为,即使没有大学学位,他们也能过得很好。

图源:NSC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教育的逆势走红。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院TAFE成为抢手货,仅新南威尔士州的TAFE在2024年底就吸引超过40.4万人注册。
政府提供的免费课程和实习机会,成为吸引学生报名的主要动力。
澳洲媒体报道,来自悉尼的Sydney曾在UTS读工程学士,但却没有完成学业。2022年她报读TAFE的工程制图四级证书,一年课程和实习后顺利进入工程公司就业。
她认为,TAFE的教学更贴近现实行业,老师们给的反馈也更具体、个性化。

图源:9news
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交换所研究中心数据同样显示,职业课程报名人数在口罩后明显上升。
2023年秋季社区学院招收了112,000人,比口罩前增长16%,其中机械修理、护理、工程类等职业课程最受欢迎。
有研究人员直言,新一代学生更热衷于报读学制短、费用低、就业导向明确的职校课程。
在加拿大今年8月发布的民调机构Ipsos报告显示,超过40%的加拿大人不确定读大学是一项财务正回报的投资,即使他们是本地人,学费只需留学生的八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图源:Ipsos
大学课程受到质疑,非学位课程的热度却在不断提高,其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专业竟然是automotive service technician,我可以简单理解为汽修专业。
数据显示,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平均用2.75年就能挣回全部学费。
学习周期短、教育成本低、回报率高且稳定是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的关键,而这些优势都是四年大学教育难以提供的。
白领神话破灭
蓝领正在逆袭
一直以来,全球都在过分推崇白领工作,所以很多年轻人以此为目标,更倾向于选择四年制教育,直接导致了技术人才断层。
今年特朗普再次上台之后,曾多次提到美国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资金给技工学校,他还签署了行政令,希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发展。
白宫新闻官卡罗琳·莱维特也表示,特朗普总统更倾向于把纳税人的钱用在职业学校、州立学校上。
她还说,美国更需要的是电工、水管工,而不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生。

图源:央视新闻
当下美国确实面临技术工人用工荒的形势,根据全美制造商协会NAM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约50万个岗位空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至210万。
一些美国企业甚至要到高中去争抢年轻人才,还要和当地学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
17岁的里奥斯是费城一所高中的学生,还有一年才高中毕业的他已经收到了工作邀请,一家工厂给他提供一份焊工的工作,开出的年薪为6.8万美元。
蓝领和技能型工作虽然辛苦,但并不意味着低收入。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的水管工和电工的年平均工资约为6.3万美元,远高于58,260美元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和需要硕士学位的高中教师或记者的年平均工资大致相同。

图源:Fortune
PayScale也发现,去年美国水管工师傅的工资中位数,提高到了82,700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1%。
2025年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根据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303个职业存在缺口,部分行业年薪超过20万澳元。
蓝领技工在澳大利亚的收入超过一些白领工作,数据显示,具备专业资质的起重机操作员平均收入达226,653澳元,明显高于项目经理岗位的薪酬水平。

图源:seek
国际招聘巨头Indeed的数据也表明,在英国、德国、法国、荷兰这四国,搞安装维修的技工无论在哪里都稳稳排在职位需求的前五名。
有人曾这样比喻,买空调600欧元,装空调要1500欧以上还要排队预约,这才是真正的高级技术人员,坐办公室搞代码的不过是底层牛马。
出国读职校
一条被忽视却越来越香的路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成熟,选择更多,而且各有特色,如今正成为部分留学生的新选择。
澳洲的TAFE是全球最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课程和行业联系紧密,注重实习和就业。

图源:TAFE
热门专业涵盖护理、幼教、工程制图、汽车维修、建筑等。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有的课程只要求高中学历+雅思5.5/6.0。
课程时间灵活,部分课程可衔接本科,而且就业导向明确,很多课程自带实习。
美国的社区学院有很多职业导向的2年制副学士学位,热门专业包括护理、焊接、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厨艺等。
社区学院学费低廉,可以转学分进入本科,职业课程直接对接本地就业市场。

图源:小红书
日本的专门学校提供两年制职业课程,热门专业包括动漫设计、游戏制作、护理、IT、美容等,不过需要一定日语达到JLPT N2或N1水平。
专门学校对留学生开放度高,语言学校过渡到专门学校是很常见的路径,毕业后还可以申请技术·人文·国际业务签证在日本合法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在企业实习,学习赚钱两不误,而且几乎学费全免,培养模式对标企业需求,就业率非常高。
瑞士的顶级酒店管理学院是国际认可度非常高的职业课程,法国部分技工学校提供时装设计等课程,荷兰的应用科学大学也有很多职业课程,重视实习。

图源:QS
虽然技校、职高,越来越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依然对这个选择嗤之以鼻。
大学文凭被视为体面的象征,而技校常常被看作不好好学习的退路,没有前途的代名词,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国内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常常只谈考大学,很少给学生展示多元化的职业路径。孩子也只知道考大学这一条路,却看不到其他发展的可能。
这种错误的观点让很多更适合走技能路线的人,也被迫卷入高考和留学的竞争。家长把孩子推向大学,却忽视了实际就业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大变化。
结果导致了,一边是学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无门,另一边却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在如今这个时代,继续盲目卷大学文凭,可能只会把孩子推向更加拥挤的赛道。
该脱下长衫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