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成为中国贸易战筹码和美国农民的危机(组图)



北达科他州的农民正匆忙寻找更多的仓储空间,并准备面对土地价值下跌的局面——那些本该销往中国的大豆正堆积成山。

在9月一个刮着大风的早晨,乔希和乔丹·加克尔兄弟碰头,讨论他们位于北达科他州的大豆农场正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危机。

在他们农场76年的历史中,这是最大客户中国首次停止采购大豆。这个面积达930公顷的大豆农场在2025年预计将亏损40万美元。原本应该收获并出口亚洲的大豆如今只能堆积在巨大的钢铁谷仓中。

自从特朗普总统在2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北京方面采取报复措施,全面停止购买美国大豆。

这个决定给北达科他州的农民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在此之前,该州超过70%的大豆都出口到中国。除非中国同意在贸易协议中恢复采购,否则依赖中国市场的农民将面临惨重损失,这可能引发全美范围内的农场破产与止赎。

本周中美高层官员在西班牙举行新一轮经济谈判时,中国拒绝采购美国大豆及其他农产品的问题预计将成为核心议题。

主持这轮谈判的是财长斯科特·贝森特,特朗普任命他负责与中国谈判并确保达成对美有利的贸易协议。一旦成功,这无疑会让他在特朗普面前大大加分。但讽刺的是,这也可能在经济上让贝森特本人受益。

这位财长在北达科他州拥有数以千计英亩的农田,价值高达2500万美元。这些土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而该州的大部分农产品都出口到中国。根据他的财务披露文件,这些投资每年为贝森特带来高达10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

不过,对于这位身家上亿的前对冲基金经理来说,他的财富远不像那些家庭农场主那样容易受制于中国的反复无常。农场主们正苦苦挣扎,不知要如何卖掉手中的大豆,并设法避免财务崩溃。

对北达科他州的农民而言,高利率、高投入成本和价格下跌的多重压力让人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农场危机——那场危机曾让美国农业在近十年里举步维艰,并掏空了美国大部分农村地区。

“现在的压力比当年要大得多,”44岁的乔丹·加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我们将看到和当年一样的止赎情况。”

站在一片数周后即将收割的大豆田前,他补充道:“这一切完全没有必要。美国不是被任何人逼到这般田地的。”



乔希(左)和乔丹·加克尔兄弟在北达科他州库尔姆市附近的家庭农场。在农场76年的历史中,这是最大客户中国首次停止采购大豆。 

美国大豆产业陷入萧条

在通常情况下,美国每年种植的大豆有超过半数销往中国。其中北达科他州约70%的大豆通过铁路运往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港口,再转运至亚洲。

但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改变了这一格局。总统以中国的经济行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对该国商品加征关税后,北京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措施。根据美国大豆协会数据,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的关税税率目前高达34%,这使得美国大豆价格比中国从巴西购买的贵。美国农民还认为,中国抵制美国大豆是为了向特朗普政府施压。

未兑现的承诺

在特朗普首个任期里,当他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北京通过大幅削减美国农产品采购来获取贸易谈判筹码。这一决定背后有政治算计:农场主多集中于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州,因此经济上损害他们的利益将冲击其核心选民群体。

最终,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尾声,美中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其中包括北京承诺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但在疫情冲击两国关系后,中国没有兑现这些承诺。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50岁的乔什·加克尔表示:“化肥、农药、土地成本、设备成本等所有投入成本都在上涨。” 

当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时,其主要的经济官员在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展开关税战之际,曾承诺保护美国的农业产业。

8月,特朗普曾经向中国最高领导人直接喊话,要求中国加大采购美国大豆的力度。

“我们伟大的农民生产出最优质的大豆,”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写道,敦促中国将订单增加四倍。

白宫的关注让北达科他州的农民们燃起了希望,觉得协议可能即将达成。但至今没有任何进展。随着大豆收获季仅剩几周就要到来,他们警告形势正日趋严峻。

“我感觉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37岁的北达科他州戴齐镇农民贾斯廷·夏洛克说。

夏洛克表示,考虑到美国花费40年时间将中国作为最大客户来打造大豆产业,当前的僵局尤其令人沮丧。“难道我们要因为这场贸易战而失去整整一代农民吗?我觉得这一幕很快就要到来了。”

白宫官员正在考虑推出联邦援助计划维持农民生计,就像他们在2019年贸易战期间所做的那样。

自特朗普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145%后,中美高层谈判代表今年一直开展定期会晤。5月达成的一项协议将关税降至30%,但双方在知识产权盗窃、芯片等敏感美国产品的出口管制以及中国市场准入等领域仍存在巨大分歧。

“你们看到的就是中国显然正试图展示实力,逼迫我们退让,”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说。“我们清楚他们的意图。与他们的谈判仍在持续进行中。”

农场出售遇困



北达科他州达齐镇的农民贾斯汀·谢尔洛克表示:“如果未来几周内无法达成协议,我认为这将把原本希望仅持续一年的问题变成持续多年的难题。” 

考虑到贝森特在北达科他州拥有数以千计公顷农田,他目前所扮演的角色存在潜在利益冲突。

1月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贝森特表示,他将亲自推动中方官员购买特朗普2020年与中国签署的贸易协议中承诺采购的农产品。

这位财政部长说自己周末会收听农业电台,他向议员们承诺,若美国的贸易伙伴对美国农民采取报复措施,他将为农民提供支持。

按照政府操守规则要求,若高级官员的联邦职务可能直接影响其资产价值,需剥离相关资产。贝森特本应在今年出售其农田。

政府操守办公室上月表示,贝森特未能完全遵守要求其剥离金融资产的协议。该办公室合规副主任戴尔·克里斯托弗在致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信中补充称,贝森特“个人有责任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其所持资产面临实际或表面利益冲突的行动”。

收到警告后,贝森特承诺将在12月15日前完全符合操守规则的要求。

对于贝森特是否会回避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某些环节,美国财政部未予置评。一位发言人表示,贝森特正处于出售相关农田的最后阶段。

北达科他州的土地经纪人和拍卖商称,他们并未得知贝森特在出售农田,但不排除他正试图私下交易的可能。

短期内出售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能否实现,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贝森特的农田的租赁合约类型、土地运营方、劳动力市场,以及家庭农场主是否有购买能力。

中国拒绝采购美国大豆,很可能让贝森特的农场出售难度加大。尽管在这个十年间,北达科他州的农田价格年均涨幅超过10%,但高利率以及大豆、玉米价格下跌意味着,土地价值预计将趋于平稳甚至下跌。

“如果我是卖家,我会希望尽快将土地挂牌,而不是拖延,”法戈市约翰逊拍卖与房地产公司老板史蒂夫·约翰逊表示。“中国人现在不买大豆了。”



通常情况下,美国每年种植的大豆有超过一半销往中国。

陷入混乱的大豆供应链

中国市场业务的流失正导致大豆供应链各环节陷入混乱,包括粮库、压榨厂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运输它们的铁路系统。

除非达成相关协议,否则美国豆农将被迫储存收获的大豆,以避免被迫大幅折价出售。他们已在紧急寻找额外的储存空间——无论是白色塑料袋还是闲置储粮仓——以便将大豆储存至市场行情好转。

亚瑟公司在北达科他州运营大型粮库,该公司的凯文·卡雷尔正加急建造更多临时储存设施,以容纳多达700万蒲式耳大豆,它们将建在沥青地面上,用防水油布遮盖。

他还计划加快向其他国家出口玉米,为大豆腾出更多储存空间。若未能与中国达成协议,美国大豆出口商将不得不降价,寄望于吸引其他国家采购。

“市场上没有任何买家能替代中国,”卡雷尔表示。



北达科他州温布尔登市附近的一处谷仓。除非中美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将被迫储存收获的大豆,以免因低价销售而蒙受巨额亏损。

中国并未完全关闭采购美国大豆的大门。近几周,中国官员已到访华盛顿和北达科他州,探讨未来采购的可能性。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农业综合企业与应用经济学教授比尔·威尔逊表示,中国希望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尽可能不受限制,这样一来,若出现码头工人罢工或其他影响巴西大豆供应的突发情况,中国仍能获取美国大豆。

但中国似乎不愿放弃对美国农民的制衡手段,而美国农民要恢复往日的市场地位,可能并非易事。

“我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农业动荡,”在该校执教43年的威尔逊表示。“这真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特朗普政府再不出手救助,美国农民将面临大规模金融灾难”

【文/观察者网 王一】进入秋收季,美国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农作物价格低迷、成本高企蚕食利润,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伙伴发起的关税战,导致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一名共和党议员直言,如果再不援助,“我们将在农村地区看到大规模的金融灾难”。

英国路透社9月17日报道称,来自美国农业州的几名共和党议员敦促特朗普政府在年底前尽快向农民发放经济援助。

“农民需要援助,越快越好,但无论如何必须在年底前落实。”北达科他州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农业资金主管约翰·霍文(John Hoeven)表示,他正在与特朗普政府讨论一个类似于其第一届政府采取过的救济措施。当时,联邦政府向农民发放了230亿美元的补贴,来弥补贸易战造成的损失。

来自党内的压力让特朗普政府扛不住了,近日几次公开承诺将“很快”宣布救助计划。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15日称,她每天都在与国会合作评估今年秋天的援助规模。17日,罗林斯又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他们“很快会宣布一揽子计划”,通过“流入美国的关税收入”为农业提供救助资金“绝对是一个可能”。但路透社指出,罗林斯始终没有给出援助计划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金额。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 视频截图

在压力下,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也只是简单回应称,特朗普已经通过开拓新市场、减税和贸易协定帮助农民,有关抗击通胀的政策也会“降低投入成本”。

农业部发言人则直言,官员们“正在探讨进一步援助的必要性,但目前尚未确定是否需要额外的项目”。

为了营造出一种美国正迎来“最美丽、最丰收的收获季”的氛围来安抚农民们,罗林斯还扯上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说他本人就是一位“种植农作物的农民”,在北达科他州拥有大豆和玉米农田,而他正负责与美国大豆的重要买家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她相信贝森特能“确保农业获得良好的协议”。

但美国《纽约时报》15日指出,因为利益冲突,贝森特正被要求转手他的农田,而随着美国大豆国内和出口市场持续低迷,贝森特的农田可能很难转卖给他人。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期间就曾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导致2018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暴跌约70%,受此拖累,那一年美国大豆出口额暴跌约40亿美元,大豆期货价格也降至9年来最低水平,给美国农民造成了沉重打击。

为了帮助抵消这些损失,特朗普从农业部为稳定农业部门而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的补贴。但南方的大型农场和农民受益最大,这加剧了人们对公平的担忧,让一些农民感觉受到了欺骗。

如今特朗普故技重施,而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已通过多元化布局持续降低对美农产品依赖。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巴西,并加大了对巴西农业腹地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将更多的巴西农产品搬到中国船上。去年,巴西提供了中国70%的大豆进口量,这一数据是15年前的两倍。

爱荷华州中北部一位种植玉米和大豆、拥有近1000英亩耕地的农民希尔(Andy Hill)抱怨说:“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我无法指望中国会买我们的大豆了。”

数据显示,今年美国豆农预计每英亩将损失约100美元。目前农业贸易组织正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后者为农民提供救助。

“我认为,这是我有生以来农民所经历的最艰难时期之一。”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格伦·汤普森(Glenn Thompson)表示,对农业援助的需求正在增长,他希望今年晚些时候能出台一项农业法案,提供一些援助。

而路透社指出,在通过农业法案上,美国国会已拖延了好几年。议员们不愿具体说明需要多少援助,但表示这笔援助金额超过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230亿美元。

农业部数据显示,预计联邦政府将在2025年向农民提供超过400亿美元的补贴,这是1933年以来第二高的补贴金额。

然而,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10日指出,目前来看,华盛顿给出的解决方案似乎只是继续加码那些最初导致美国农业陷入困境的政策。

美国密苏里大学食品与农业政策研究所估计,由于政府补贴减少和农作物价格低迷,2026年美国农场净收入可能减少300多亿美元。

卡托研究所称,贸易问题是根源,特朗普的关税及关税带来的对抗导致海外买家放弃购买美国农产品,这意味着依赖出口的农民在海外的销量减少,而由于大量待售农作物,国内价格也随之下跌。这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国就因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而对美国大豆避之不及。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这一趋势更是加速,对美国农民来说这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美国一农民在农田里 《华尔街日报》

该智库表示,而农民的贸易问题不仅仅在于大豆出口。自特朗普今年再度滥施关税以来,美国的苜蓿、牛肉和猪肉、杏仁、乳制品、棉花、高粱和其他产品的出口商都受到了打击。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在远离美国农业。美国农业部今年5月预测,由于关税和贸易紧张局势,出口将继续疲软,“农业贸易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

“补贴、强制规定、贸易战等联邦政策,压低了美国农民的农作物价格,关税、移民限制等举措则推高了生产成本,这些因素加上市场因素,其结果就是一场完全可以预见的政府自造‘危机’。”卡托研究所批评道,“政客们靠转移资金来掩盖他们破坏性的政策,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一个依赖和偏袒的体系。”

明尼苏达州众议员、农业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安吉·克雷格(Angie Craig)也将矛头对准特朗普,直言美国农业正经历的危机都源于特朗普的关税和经济政策。克雷格说:“我们失去了农民几十年来辛苦开拓的市场,而总统仍在延续贸易战。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结束农村地区的混乱”。

9月初,来自阿肯色州东北部的近500名农民和业内人士聚集在一个教堂活动中心,告诉该州共和党代表,他们连春季种子贷款都快还不起了。

“务农就像玩俄罗斯轮盘,你必须先还掉贷款,明年才能继续种地。”农民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无奈地说。

但该州共和党众议员里克·克劳福德(Rick Crawford)表示,援助方案在10月前都可能无法到位,因为国会届时才会为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补充资金。

而眼下,国会正因党派对峙陷入僵局,议员们需要在9月30日财年结束、资金耗尽前避免政府关门。

“我认为农民们和银行家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明确信号,表明资金将会到位。”克劳福德警告说,“如果没有,我们将在美国农村地区看到大规模的金融灾难。”

美国蒙大拿州前民主党参议员、第三代农民乔恩·泰斯特(Jon Tester)9月初告诉美媒,特朗普关税扰乱了供应链,提高了农业设备的成本,还让很多客户对美国说“见鬼去吧”,“那些刚开始从事农业的人,那些没有为这种时候存钱的年轻农民们,他们将会陷入困境,其中很多人将会破产”,“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也会破产”。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