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夜店的外国酒王 被国产啤酒撵下神坛(组图)

俗话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但有时恰恰相反。

今年即时零售领域神仙打架,“小鬼们”受益匪浅。消费者喝奶茶喝到吐;外卖小哥接单接到手软;茶饮品牌的股价集体飙升。



不仅是奶茶市场,啤酒市场也因此震荡,结果就是——中国啤酒,终于干掉外国巨头!

百威英博是全球饮料之王,收入比可口可乐还多。其子公司百威亚太,过去多年则在中国市场称王称霸,不仅营收领先,毛利率也超50%,稳压一众中国啤酒品牌。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的营收却被华润啤酒反超,痛失第一宝座。格局变化和神仙打架不无关系,华润啤酒表示,上半年即时零售业务的GMV同比增长接近五成。

不过百威亚太被反超,关键原因还在于自己。

早在2023年,它就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此后更是营收利润双下滑。自2019年头顶“亚洲最大啤酒公司”的光环上市以来,其市值已缩水近3000亿港元。



在日韩、印度等亚太国家,百威亚太依旧强势,偏偏在中国这个最大啤酒市场越卖越少。

它在中国的威风都丢到哪儿去了?

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1啤酒老大哥,快被赶去印度求生了

把百威亚太挤下神坛,搁几年前似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背靠百威英博这个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亚太也算家大业大,此前的地位可谓固若金汤。

家大业大的首要好处,就是兵多将广。

在亚太地区,百威亚太手握超过50个啤酒品牌,有些甚至是各个国家之前的“国民啤酒”,借此悄然潜入各个市场。

以中国市场为例,在2004年,百威英博通过击败华润雪花等对手,成功收购当时中国第四大啤酒商——哈尔滨啤酒,一举控制了东北市场。2006年,百威英博又收购了雪津啤酒,压制青岛啤酒在福建的扩张,同时也创下了当时外资在中国啤酒市场最大的并购案。而此前的纪录,正是哈尔滨啤酒并购案。



此后它又收购了大连大雪啤酒、唐山啤酒、双鹿啤酒、KK啤酒等中小品牌。对于大品牌,则以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渗透。

一边消灭区域性啤酒品牌,吸纳其产能和渠道为己用,一边用原先的地方龙头压制本土啤酒巨头,百威亚太同时实现了本土化和做大做强的目的。



很多人以为的地方啤酒、国民啤酒,就这样早早被夺舍了。

兵多将广则衍生出另一大优势:无差别覆盖。

从超高端到大众市场,百威亚太在每个领域都有数个对应的品牌。特别是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其份额一度超过50%。

百威亚太前CEO杨克说过:“在中国消费的啤酒中,仅有17%属于高端啤酒,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高端和超高端啤酒消费比例超过40%。”

为了雄踞高端市场并更进一步,百威亚太在渠道上大举进军夜场和中高端餐饮,甚至获得了“夜店之王”的称号。在营销上同样舍得砸钱维持逼格,很热衷于赞助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



从地方品牌到全国性品牌,从平价啤酒到高价啤酒,要啥有啥,论经验更是祖师爷一样的存在,巅峰期的百威亚太几乎不知道“输”字怎么写。

因此当去年有媒体爆料它将裁员数千人,许多人觉得突然。百威亚太也回应称报道不实。

但财报数据却显示:2023年百威亚太雇员总数约2.5万人,至2024年已缩减至2.1万名,人员动荡大到不正常。

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中国市场吃瘪了。

因此百威亚太不仅降本增效,还把CEO从比利时人换成了中国人,首次让中国人来掌舵。



即便如此,他们对于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也不敢太乐观,而是表示:“我们将印度视为下一个增长动力。”

2百威失威,别怪大环境

业绩下滑,总要对外给个说法。

去年第二季度,百威亚太在中国地区的销量同比减少了10.3%时,他们的一个解释是:最重要的一些省份(包括广东、福建等)受到台风、洪水等的影响。

实际上,广东、福建年年都有持续降雨和台风,这理由显然不太充分。更何况,去年广东省的啤酒销量还逆势增长1%,首次超过山东,拿下全国啤酒销量第一省份,只不过销量增长的不是百威,而是珠江、华润。



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他们的一个解释是:啤酒消费疲软。

这个解释似乎靠谱了些。近些年,国内啤酒行业不好混,例如去年啤酒产量只有十多年前高峰期的70%左右,营收也同比下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负增长的品类。

然而华润、青岛、燕京国内三巨头都实现了营收增长,再次推翻了这种归咎于外的论调。



百威亚太雄风不再的真正原因是:高端市场被中国啤酒截胡。

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与此同时,它在中国高端市场中的占有率,从最初的50%下降到了不足40%。

反观中国啤酒,在高端市场高歌猛进,华润啤酒总裁还在回应“禁酒令”时称:“对啤酒的影响没有想的那么大。”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48.9%;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1%,占总销量比例提升至42%;燕京啤酒上半年净利润大增45%至11.03亿元,半年赚了去年一年的钱。



如今看来,过去百威亚太在高端市场一骑绝尘,不代表中国啤酒不想做或不会做高端,它们只是在等待时机成熟。

等自己变得更强大,等高端化趋势更汹涌,等消费者对洋品牌祛魅。

2020年,华润啤酒前CEO侯孝海就曾放话,希望“未来三年到五年,华润雪花能在高端市场达到比较接近百威的份额”。为了做高端,华润啤酒还收购了高端啤酒品牌喜力在中国的业务。

去年8月,没有网红带货、没有流量明星的金星啤酒直播间,开播首日,6吨精酿啤酒被一抢而空,金星一夜登顶啤酒销售榜,也让茶味啤酒彻底出圈。京东超市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茶味啤酒在该平台的成交额暴增5324%。



人们喝的啤酒的确不如以前多了,但下肚的高端啤酒、精酿啤酒可是与日俱增。

给机会不中用,百威究竟还能怪谁呢?

3百威的致命伤,是踩了白酒的坑

今年“史上最严禁酒令”出台后,白酒企业集体萎靡,连茅台的增速都跌到了个位数。

归根结底,是年轻化拉胯。当商务宴请需求减少,年轻人又不愿买单,不萎靡才有鬼。

百威亚太的年轻化工作,做得也不太高明。

通过赞助大型赛事、音乐节等,百威的年轻形象其实根基深厚,但这还远远不够。

就像为了讨好年轻人,茅台跨界做冰淇淋、咖啡、唱rap,五粮液请邓紫棋担任全球代言人,泸州老窖做香水……只是增添了些年轻色彩,要融入年轻人还是任重道远。



白酒在年轻化路上的两个坑,百威亚太也不幸踩中。

第一是产品太慢。

现任茅台董事长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喝白酒,而是他们不喜欢参加喝白酒的局。”一方面指的是糟粕文化,一方面是说高度白酒。

年轻人对低度白酒的需求一直在增加,但直到近两年,许多企业才后知后觉。

在这方面,百威的动作比白酒要快,但如果以行业领军者的要求来看,又不够快。

比如上文提到的“茶啤”,2021年就已初现端倪,只是到去年才由金星啤酒引爆,随后百威快速跟进,但这时候,青岛、燕京等主要对手也已经布局完成,早就失了先机。



第二是“距离”太远。

白酒企业过去死守传统渠道,直到近几年才抽出精力放在线上和其他新零售业态。

百威亚太过去则是沉迷于吃“夜场和中高端餐饮”的老本,在其他线上或线下渠道兴致缺缺,以至于远离了广大普通年轻人。



百威亚太CFO表示,非即饮渠道占百威亚太中国市场约50%的生意,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60%,差距显著。反观中国啤酒,比百威接地气得多,青岛啤酒去年和美团闪购合作的成交额就高达10亿,今年上半年在美团闪购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近60%。



现在不管是在三四线城市,还是在即时零售等新渠道,百威亚太都稍逊国产巨头好几筹。

在竞争激烈的快消市场,年轻化这样至关重要的事不能有一点怠慢或疏忽。

当重要的事被拖成紧急的事,就算是百威也没法从容了。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TCVD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国内的啤酒基本全是垃圾,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喝
2025年09月14日4:19
评论人:媚眼瞟瞟 [♀☆★试试有没拉黑★☆♀]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多喝好酒有益健康
2025年09月14日4:26
评论人:把酒问明月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喝过很多品牌的啤酒,可依旧怀念大学时期喝的燕京啤酒 — 酒在其次,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2025年09月14日7:28
评论人:吃斋念佛大灰狼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6楼:美国市场上的啤酒品牌太多,所以它的销量最大,但也大不到那去。
2025年09月14日7:28
评论人:灯塔路 [♂★★等着注销★★♂]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啤酒是否对健康不利取决于饮用量和个体健康状况。短期内适量饮用啤酒(例如每天一杯)可能对骨骼健康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冠心病)有一定益处,但也可能增加低血糖、尿酸升高等风险,而过量饮用啤酒则会对肝脏、心脏、肠胃、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并显著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癌症、肥胖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可能的健康益处(仅限于“适度饮酒”且具有争议)
骨骼健康:
啤酒是膳食硅的来源,有助于骨骼和结缔组织的生长发育,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特别是停经女性和男性。
抗氧化作用:
啤酒含有多种多酚类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心血管健康:
适度饮用啤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可能降低冠心病风险,但长期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维生素B6:
啤酒含有维生素B6,有助于防止身体产生引发心脏病的同半胱胺酸,从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显著的健康风险
肝脏损伤::酒精是肝脏的毒素,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可致肝硬化、肝癌。
癌症风险::酒精摄入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等,即便是适量饮酒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痛风与高血脂::啤酒中的高普林成分(来源于啤酒花)和酒精会加速尿酸代谢,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同时过量饮酒会升高甘油三酯,诱发高血脂。
心血管疾病::过量饮酒会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律不整、心力衰竭。
肠胃问题::冰啤酒会损伤胃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炎、腹胀、腹泻等不适。
脑部退化::过量饮酒会加速脑部退化,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饮酒建议
限制饮酒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饮酒量折合酒精不应超过15g。
了解个体风险: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应禁酒。有肝脏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酒精过敏等情况的人群应严格避免饮酒。
选择健康饮食:
将适量饮酒与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的地中海饮食结合,更有利于健康。
总而言之,饮酒(包括啤酒)无论多少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如果你是饮酒者,要了解自己的饮酒习惯带来的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的健康选择。
-----
说到“适度饮酒”
有哪个喝酒的人
会“适可而止”吗
口舌之欲 他忍得住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5年09月14日5:49
评论人:slimane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主音就是國破了,整個啤酒消費大幅下降,尤其去年有奧運會歐洲杯結果還是跌。
國內中低檔啤酒就是水啤,喝六瓶感覺還不如國外一瓶
2025年09月14日5:48
评论人:donhai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所以不要嚷嚷国外企业压制了国内企业。自己做好了,自然就会战胜国外企业。
2025年09月14日5:25
评论人:毛法毛天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说明五毛消费降级,只喝青岛尿啤
2025年09月14日5:18
评论人:马三立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他不喜欢喝或者喝不起都有可能,没必要强求,你东南亚也卖不过老虎牌呀;你推出本地款,他们会说你歧视,更容易翻船;所以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吧,反正其他亚洲国家百威还是不错的销量
2025年09月14日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