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这种 MSFV 型轮式装甲运兵车,就是一个廉价低技术货,不是什么先进武器装备。美国军事理论,坦克装甲车在前线打仗,运输卡车和越野车在后方运作。但是,伊拉克治安战和阿富汗反游击战的经历。让美国决定开发一种有装甲,又有机动性的装甲载具车辆。这就是MSFV 装甲运兵车。
研发出来以后,却根本就卖不出去。就只能送给阿富汗634辆MSFV 四轮轮式装甲运兵车。结果在阿富汗却就连塔利班都打不过。现在送到俄乌前线,还只有区区65辆,三年才能交付,美国真是不行了!

没有盟友,美国无法与中国抗衡

坎贝尔先生曾担任乔·拜登总统的副国务卿,多西先生则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中国和台湾事务的副高级主任。
美国现代史上首次面临一个在大多数关键实力层面都比中国更强大的对手——中国,仅凭美国的国家实力或许不足以应对这一挑战。
我们正进入一个时代,衡量美国主导地位的真正标准将是华盛顿能否建立我们所谓的“盟友规模”:即在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与其他国家并肩竞争的实力。
特朗普总统似乎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他单打独斗、以关税为中心的外交政策疏远了盟友,并为北京建立自己的联盟留下了机会。特朗普先生最近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就是一个例子。美国花了三十年时间拉拢印度,将其作为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力量。但在对印度征收关税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上周对中国进行了七年来的首次访问。他和习近平主席一致同意,要克服近期两国关系紧张的历史,以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的身份开展合作。
特朗普先生正在玩火。
在整个20世纪,美国的产量和创新能力都超过了德国、日本和苏联。但中国不同。在战略竞争中最重要的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其规模仍比美国高出近30%。中国的制造业产能是美国的两倍,生产的汽车、船舶、钢铁和太阳能电池板数量远超美国,并且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电池、电动汽车和关键矿产。在科技领域,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和高引用率出版物数量都超过了美国。军事上,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军舰队,其造船能力估计是美国的230多倍,并正在迅速确立其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和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工业产能过剩、国家财政状况不佳以及高额债务。但任何严肃的美国对华战略都必须考虑到冷战时期的格言“数量本身就是一种品质”。
大国的兴衰往往取决于规模——规模、资源和能力,这些因素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一旦各国的经济生产力达到相似的水平,人口和大陆面积更大的国家最终将领先。一旦美国和俄罗斯等规模更大的国家赶上来,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就消失了。 20世纪,美国令其敌人敬畏:希特勒称其为“拥有难以想象生产能力的巨国”,而策划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也承认,他只能在太平洋上肆意驰骋一段时间,直到美国工业完全压倒日本。
如今,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规模感正体现在中国身上。美国要想赶上中国,最大的希望在于通过联盟最大限度地增强自身实力。这意味着美国不再将盟友视为受我们保护的附属国,而是将其视为通过共享市场、技术、军事能力和工业产能,共同建设强国的合作伙伴。投资于美国复兴固然必要,但仅靠自身是不够的。

单就美国而言,其规模在许多重要指标上都将远逊于中国。但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台湾等经济体加在一起,美国将无可匹敌。这个联盟的GDP(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将是中国的两倍多,军费开支将是中国的两倍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将占全球制造业的一半,而中国仅占三分之一。它将拥有更深厚的人才库,创造更多的专利和高引用率的研究成果,并拥有足以遏制中国胁迫的市场力量。联盟的规模将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