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让川普在全世界丢脸,再次证明俄不好惹(图)

浩浩荡荡的美俄会谈,实际却是一场“表演式外交”?

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双方未达成任何停火协议,特朗普仅含糊表示“取得进展”,美俄这场会谈,到底谁不好惹,怕是有了结果!



“无协议”的会晤博弈实际从美俄这场阿拉斯加会谈确定开始,便是一场特朗普精心设计的布局。

特朗普选择阿拉斯加作为会晤地点绝非偶然。这片1867年以720万美元从沙俄购得的土地,如今GDP高达670亿美元,石油管道纵横交错。对俄罗斯而言,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伤疤与现实的地缘政治讽刺。



甚至在会谈同一天,美军战机编队飞越会场,白令海峡巡弋的美国海军驱逐舰、空中盘旋的预警机全程监控,甚至俄方随行人员行动受限,通讯设备都由美方掌控。

不过,特朗普的威慑布局不止于此。他在会前设下最后通牒:30天内必须停火,否则俄罗斯将面临“不堪设想”的后果。



而这种典型的“特朗普式”极限施压,曾用于今年2月与泽连斯基的矿产协议谈判,如今原封不动地套用在普京身上。

然谁又能想到特朗普的威胁,在普京面前变成纸老虎!



美军战机编队飞越会场,本意展示武力,却暴露了美方的焦虑。俄媒嘲讽称:阿拉斯加曾是俄罗斯领土,战机飞越只是历史轮回罢了。

另外特朗普临时要求普京改乘“野兽”专车,试图制造主导权假象。但普京欣然接受,俄媒揭秘:克宫安保早已掌控基地动线,专车只是配合演出。



面对特朗普的招式,普京这么淡定?

普京,冷静普京的从容,源于俄乌战场的绝对优势,俄军夏季攻势已扭转库尔斯克战局,乌军防线濒临崩溃。西方情报评估:“乌军最多撑6个月。”可以说便是战场筹码让普京无需妥协。



更何况,特朗普曾放风“俄乌领土交换”时,普京在会晤前划出红线:“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已入俄宪法,不容谈判。”

手握顿巴斯等四州实际主权。尽管俄罗斯经济因制裁萎靡,2025年增长率预计仅1.4%,但战场僵局让普京拥有“以空间换时间”的底气。



所以特朗普要求俄军撤出赫尔松时,普京仅以“需消除冲突根源”搪塞,将压力反推给美方。

且俄方押宝美方不敢轻易动弹,因为适逢特朗普为中期选举急需“和平政绩”,所以不敢强压俄让步。



另外便是拉夫罗夫称“美国将解除部分制裁”,并非空话。普京将会谈定性为“美俄经济合作起点”,承诺推进北极能源开发、解除航班禁令。所以对急于开拓页岩油市场的特朗普而言,经济诱惑比乌克兰更“实惠”。

既然双方会谈,自然是各自打着算盘,特朗普安排的故意,普京也不闲着,离间美欧同盟!



普京在发布会上刻意淡化战争议题,转而大谈“北极能源开发”和“数千亿美元合作潜力”。

俄投资基金负责人德米特里耶夫更直接喊话美国企业:“解除制裁将带来巨额利润!” 此举精准击中特朗普软肋,而在其核心支持者中,页岩油巨头与军工集团正因对俄制裁损失市场。



而拉夫罗夫所谓“美国将解除制裁”的放风,实为离间美欧联盟的毒饵。

更不必说普京一句“欧洲是冲突延续的受益者”,直刺西方裂痕。况且此次美俄会谈,可是没让欧洲上桌。



此外,普京可是把特朗普耐心消耗的干净,特朗普原计划通过停火协议冲击诺贝尔和平奖,但普京的强硬使其陷入两难。

但若追加制裁,将推高油价冲击美国通胀,而若让步,则坐实“出卖乌克兰”的骂名。



这也不难怪为何会后特朗普突然改口称“这是拜登的战争”,却是侧面暴露其退缩意图。显然这场会谈气氛积极,却几乎没有实质内容。

浩浩荡荡的美俄会谈,如今是特朗普仅含糊表示“取得进展”,却无法列举具体成果,普京则从容强调“俄美应推进经济合作”,并当众邀请特朗普“下次去莫斯科谈”。



更耐人寻味的是,俄外长拉夫罗夫会后宣称“美国将解除对俄部分制裁”。尽管特朗普此前威胁“谈不拢就加码制裁”,但显然可见,两个多小时的会谈,特朗普占据上风的机会并不多。

而无论美俄后续又将会为此次会谈如何加码,乌克兰都成了局外人,甚至如今局势来看,特朗普可能转向“甩锅策略”,再度让欧洲接手斡旋烂摊子,自己抽身备战2026年中期选举。



总之,如今的美俄会谈,棋逢对手之外,普京的安排却也告诉到特朗普,俄罗斯不好惹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