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完成权利重构,马云时代正式结束(图)

从2023年1月蚂蚁集团宣布上层结构调整,直到近日,蚂蚁集团已彻底完成「解除马云先生控制权」的全部流程,这家市值一度达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金融科技巨头,从「马云时代」最终走向「无实际控制人」。

两年多前的调整,改写了这间中国互联网金融旗舰的权力版图,也将支付宝的「主权」彻底交还给市场与制度。



这场转变的伏笔,早在2020年就已埋下。2020年10月,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的公开演讲中,直指传统银行存在「当舖思想」,批评监管「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监管」。尖锐的言辞,触动了监管的神经。

数星期后,原本已进入港交所与上交所「倒计时」的蚂蚁金服,超过370亿美元募资规模的上市计划,被一纸命令暂停,创下全球IPO史上的戏剧性逆转。这场原可创纪录的集资盛事夭折后,蚂蚁迅速陷入连串调查与整改,马云亦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

这一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也让马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从资本市场的焦点,转变成被政府监管整顿的对象。2021年4月,阿里巴巴就因市场垄断行为,遭监管部门重罚约27.5亿美元。

但这场风暴并未就此平息。接下来的两年中,蚂蚁集团先后被要求重组业务,切割与阿里巴巴的股权与管理层关联,并关停「相互宝」、调整「花呗」「借呗」等备受争议的消费信贷产品。除了高层管理集体退出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与阿里彻底切割外;同时,蚂蚁还启动引入国资背景股东。

2022年底,蚂蚁旗下承接消费信贷业务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完成增资计划,注册资本从80亿元大幅增至185亿元,杭州国资背景的杭金数科出资18.5亿元,持股10%,成为第二大股东。国资背景的介入,为这家民营科技巨头的未来走向埋下伏笔。



蚂蚁集团杭州总部。(何瑞芬摄)


蚂蚁集团真正的转捩点是2023年1月7日。蚂蚁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对上层股权进行重大调整,马云及一致行动人终止在杭州云铂投资的一致行动协议。

马云此前通过「云铂」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3.46%表决权的安排被彻底拆解。调整后,包括马云、井贤栋、胡晓明、蒋芳等在内的10名自然人,各自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彼此间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一致行动关系。马云的投票权比重,从53.46%降至仅6.208%。公告亦明确表示:「在此次调整完成后,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马云作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的时代终结。

2022年7月,《华尔街日报》就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马云多年前其实一直在考虑通过降低投票权放弃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但这一计划一直没有实施,主要是不希望相关变化影响蚂蚁集团上市。」2020年上市暂缓事件反而提供了契机。对马云而言,这既是对监管现实的适应,也是战略上的选择,马云保留了第一大股东地位与经济利益,但不再掌握决策权,为蚂蚁未来重启上市扫清制度障碍。



2018年,马云及虞锋旗下的云峰金融集团(0376)收购万通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前称万通保险国际亚洲有限公司),现时仍为「万通保险」大股东。

对于市场而言,放弃控制权是蚂蚁集团重启上市的必要条件。按中国内地与港交所规则,变更实控人后企业需等待一至三年方可上市。就在公告发出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表态,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已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正加快解决;证监会释放出推进境外上市制度改革的讯号,也被市场解读为蚂蚁重启IPO的积极信号。

2024年1月8日,人民银行正式批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支付宝拥有10亿用户、8000万商业用户,常年稳居金融App活跃度首位。此次变更,意味著支付宝「不再姓马」,由多方股东共同决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平台。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指出:「支付宝在未来监管上将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由单一一家股东公司控制向多家公司共同控制转轨。蚂蚁集团将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金融监管部门就有可能批准和通过蚂蚁集团的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蚂蚁加速退出「阿里系」的媒体与文化投资,出售财新传媒、36氪等股权,退出芒果超媒等文化娱乐投资。曾被视为精英企业家学府的湖畔大学亦于2021年改名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以符合监管要求。阿里达摩院则陆续削减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前沿科研项目。蚂蚁估值也从2020年的2.1万亿元(人民币)高位回落至2023年中回购时的约5671亿元。

不过,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蚂蚁利润约132亿元,同比增长17.4%,显示经过整改后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AlipayHK图片。(AlipayHK)

权利结构重塑的同时,蚂蚁高层也于2024年迎来换班。同年12月8日,蚂蚁二十周年庆典上,董事长井贤栋宣布,现任总裁韩歆毅将于2025年3月1日接任CEO,全面负责业务及日常管理,他本人将专注董事长职务。

据介绍,韩歆毅2014年加入蚂蚁,历任投资部资深总监、战投副总裁、CFO、总裁等职务,近期推动了条码支付升级与多款AI产品落地。面对支付市场竞争加剧及商业化压力,他将肩负维持市场份额与开拓新收入来源的双重挑战。

2024年12月8日当晚,久未公开露面的马云亦现身活动现场。他说:「今天,我不是为蚂蚁过去的20年而来,而是为了蚂蚁未来的20年而来。」



马云现身蚂蚁集团20周年谈AI。

从2023到2025,近期,蚂蚁集团宣布,已全面完成解除马云控制权的程序。这家金融科技巨头,从曾经由一人掌舵的私营企业,转为多方股东制衡的公共平台。马云保留第一大股东身份,但投票权仅6.208%,无法左右集团决策。蚂蚁正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引入更多独立董事,寻求在盈利与公共利益间取得平衡。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评价:「后马云时代,蚂蚁集团及其支付宝工具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础设施。蚂蚁将更好地平衡盈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则认为:「像蚂蚁金服这种数字平台,在用户总数、运营量、资本流通量等指标达到一定比例后,都将引发它由竞争性产品转向公共平台的思考。」

回顾这场马云、蚂蚁集团、阿里巴巴的5年之变,从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当铺说」,再到IPO暂停、遭监管重罚,其后是业务整改、国资入股,最终到马云退场,这场变局似乎折射了中国民营科技巨头在国家强监管时代的生存逻辑。

早在2006年,马云就说过,「如果国家有需要,我随时可以把支付宝上交。」十七年后,这句话成为现实。没有「马老师」的蚂蚁集团杭州西溪总部大楼依旧繁忙,蚂蚁集团也将在新的时代中,寻找下一个二十年的新方向。
评论人:dingding6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没有马云的蚂蚁,就是名符其实的蚂蚁,微不足道。
2025年08月11日23:26
评论人:元非 [♂★反者道之动★♂]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其实,马云这个人,才是中国政府一系列对阿里系整顿的最大受益者。
 
马云的成功背后是围绕着阿里体系利益的资本与权力关系网络,里面利益与斗争错综复杂,马云正是这个网络的核心。各方力量,特别是那些隐形的资本与权力都需要通过马云的操作来落实自己的利益,表面风光的马云其实时时刻刻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他并不轻松,甚至是并不安全。
 
已经过了知命之年,又特别不缺钱的马云,现在退出了大部分权力与利益结构的核心网络纠缠,相比之前,真是一身轻。
 
不同的时代自有其时代的高光点,马云足够功成名就享受自己的生活。
 
2025年08月11日23:09
评论人:Sinoroc [★pornoartist★]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当年蚂蚁100倍的杠杆实在是太嚣张了
2025年08月11日22:38
评论人:随意岁月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马云在海外的离岸逃税和洗钱的公司,比宗庆后多多了
2025年08月12日6:39
评论人:fybs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淘宝越做越烂,支付宝也会如此。有本事走出国门,结果只能在国内骗骗老百姓自己很先进。
2025年08月12日2:39
评论人:西门大大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2楼:在美国,有权才是真爷
2025年08月12日2:24
评论人:角落 [♂☆★首席园丁★☆♂]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拿投资人的钱瞎搞。
2025年08月11日23:17
评论人:那就好好生活 [☆★支持真诚评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不是和楼下对着说,是巧合,也想到了这一点上。还是中国好。只要不过界,皆可平安享福。不像米国,动不动就消失了,或者抑郁症,或者吃官司赔几十亿美元(比如赵长鹏),或者干脆在监狱上吊了,不了了之。除非像喜莱利和裴萝西她们那样,要么股神,要么突然成富豪,赦免一大堆。
2025年08月11日23:12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马云,以为自己牛逼了翅膀硬了,对着央行行长叫板
结果蚂蚁公司上市计划被叫停,投票权被剥夺,支付宝变成无主要控制人
“马云所持投票表决权从53.46%大幅降低为6.208%”
同是资本家,还是在美国有权势
在中国有钱不是爷,有权才是真的爷
2025年08月11日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