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国最大的两个省,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图)

超级大基建,继续发力。

日前,国家铁路集团成立新藏铁路公司,注册资本950亿元,推进连接新疆和田与西藏日喀则及拉萨的铁路。



这是继万亿级雅江下游水电站之后,又一个横跨青藏高原的超级工程,也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之后的第三条进藏通道。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面积最大的两个省份之间、大西南与大西北之间,将通过铁路直接打通,我国又将多一条战略大通道。

经略西部,关乎的不只是经济,更有民族团结、国防安全、战略布局的深层次用意。

01

为何要投资上千亿建新藏铁路?

19年前,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让西藏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书写了工程史的奇迹。

5年前,川藏铁路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穿越横断山脉,堪称“世纪工程”。

此前,我国共规划5条进藏通道: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甘藏,如今新藏铁路终于落地。

新藏铁路,全长2000公里左右,从新疆和田经日喀则直达拉萨。

新疆、西藏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双双超过100万平方公里。

这条铁路,途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堪称“天路”。



对内,新藏铁路一旦建成通车,环绕边境地区的“环形铁路网”将全面成形,从北向南,从东到西,铁路大动脉遍布全国。

自此,新疆与西藏两个大省区的铁路空白得以填补,阿里地区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西藏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无论新疆还是西藏,短期都能从大基建直接受益,长期更能享受铁路运输带来的利好,对于西部大开发可谓如虎添翼。

去年以来,西藏连续多个季度拿下GDP增长第一省,未来在雅江电站、川藏铁路、新藏铁路加持下,有望继续蝉联榜首。

对外,新藏铁路的存在,有望打通“一带一路”铁路网,带动“泛亚铁路”大范围成形。

当前,在新疆西藏地区,中吉乌跨国铁路已正式动工,中巴经济走廊发展迅猛,中尼铁路进入勘测阶段。

新藏铁路,可与中巴铁路、中尼铁路衔接,连接第三亚欧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环喜马拉雅经济带等。

与经济意义相比,更重要的在于国防安全和战略布局。

新藏铁路所经之地,基本处于边境地区。新疆与中亚接壤,西藏与南亚毗邻,两地既是我国“一带一路”的主阵地,也是战略安全的关键点。

川藏、新藏铁路的存在,将构建起一条强大的边境铁路“长城”,全方位强化动员能力,重塑中亚南亚的地缘格局。



02

川藏铁路、新藏铁路,到底难在哪里?


作为铁路大国,我国铁路网四通八达,覆盖了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

凡是存在空白之地,要么经济不发达,要么地处偏远,要么技术难度大,要么造价高昂。

川藏铁路、新藏铁路,既要克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挑战,也要等待有利的时机。

这里的时机,说的是技术,也是国家战略转向、大国博弈出现变局之时。

正如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历经多年论证而最终落地,川藏铁路、新藏铁路同样如此。

单看技术层面,川藏铁路之难,难在穿越横断山脉。

要跨过8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穿越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7条大河。



虽然技术难度极大,但川藏线所经之地,不乏茂密的森林和人口众多的城镇,更多考验的是施工技术。

与之对比,新藏铁路虽然地形起伏不大,但地处偏远、地质复杂,加之处于高寒地带,建设同样不易。

这条路线,要“穿越十几处冰达坂、几十条冰河、沿途横卧着逾千千米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羌塘草原及上百里的无人区”。

不仅如此,新藏铁路处于青藏高原之上,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

自驾过阿里大环线的人应该知道,阿里这个偌大的地级行政区,面积三倍于浙江省,但只有10多万人,不及内地大型乡镇。



所以,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之地,无论施工组织、物资调配还是人员保障,乃至工人的承受能力,都是巨大考验。

不过,对于“基建狂魔”来说,大基建就是“挑战无极限”的追求。

连“世纪工程”川藏铁路都不成问题,遑论新藏铁路?

03

川藏铁路、雅江电站、新藏铁路之后,我国还有哪些超级工程?

所谓超级工程,指的是投资巨大、技术复杂、战略意义显著、影响深远的大基建,投资至少千亿级起步。

其一,跨海通道。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但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东部的台湾海峡,随着“京台高铁”相关规划横空出世,“坐着高铁到台北”的说法不胫而走,引人遐想。

南方的琼州海峡,广东与海南之间为何不建跨海大桥的争议,几乎每年春节旅游高峰,都会反复发酵。



北方的渤海海峡,山东与辽宁隔海相望,中间正是“C”形的渤海湾,最短处仅有100多公里,但始终没有跨海通道直连,短期仍难落地。

在三大海峡之外,还有沪舟甬跨海通道、深珠通道等一批重量级工程等待上马。

其二,人工运河。浙赣粤大运河、湘桂运河、荆汉运河,十五五时期有望得到推进。

当前,中国正在兴起一轮运河热。

当前,安徽江淮运河已正式开通,广西平陆运河在建,而浙赣粤运河、湘桂运河、荆汉运河,尚在筹划中。



据测算,湘桂运河总投资1500亿元,浙赣粤运河则高达3000亿元,仅靠地方财力恐怕难以支撑。

其三,大型铁路工程。传统的滇藏铁路,跨境的泛亚铁路,前沿的沪广深高速磁悬浮,都属此类。

五条进藏铁路,已定其三,除了甘藏铁路遥遥无期之外,滇藏铁路也已纳入相关规划,十五五时期有望突破。

跨境铁路正在加速推进,中越铁路、中泰铁路、中吉乌铁路、中蒙铁路、中巴铁路都已开工,中尼铁路、中缅铁路仍在筹划中。



高速磁悬浮,时速可达600公里,堪称“贴地飞行”,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落地需要更长时间。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传统基建基本饱和,但数字新基建、民生基建、内循环基建、战略性超级工程仍有空间。
评论人:GORDONYANG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同样一个项目的基建投资,基本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例如,京沪高铁投资2100忆人民币,相当于3百亿美元,而长度为京沪高铁二分之一的加州高铁,投资竟然超过1000亿美元,所以川普不愿搞高铁也是有原因的。
2025年08月11日2:39
评论人:元非 [♂★反者道之动★♂]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人扎根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硬实力覆盖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里的“王”并非某人、某集团之“私王”,而是“中华之王道”,在全球化的未来,是全人类整体利益的王道。
 
2025年08月11日0:44
评论人:DDT666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房地产退烧,大量的水泥钢材产能,大量的基建企业和工人,都需要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消化过剩产能。
相比于对外战争那样纯投入消耗,修运河、修铁路、建水电站、建太阳能和风能电站,这些烧钱的项目是投资性支出,在消化过剩产能和提供就业机会之后,会在未来的多年源源不断的回笼资金,获得回报。
中国历史上投入巨资的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当年看起来就是劳民伤财,但是却为中华民族默默服务了千年,造福无数。再看看春秋战国时代,韩国为了拖垮秦国而使用的“疲秦计”,让秦国倾举国之力造的郑国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渠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国灭韩国。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作为“疲秦计”的郑国渠,最终成就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2025年08月11日0:42
评论人:tonywang531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好事,资金不要被贪污就行
2025年08月11日0:14
评论人:push [☆★亵渎★☆]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盲猜大量狗粮会拿不盈利来说事😂😂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8月10日23:47
评论人:hugenage [★甄深深★]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
2025年08月10日23:47
评论人:大春哥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2楼::
裝甲列車也跑得快
2025年08月11日13:12
评论人:大地阳光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8楼:傻逼反华狗
2025年08月11日11:32
评论人:caodibian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0楼::
汇率?
2025年08月11日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