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账本”出炉: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图)

2025年7月,一则消息震动全球能源界。中国正式启动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相当于三峡工程2500亿投资的4.8倍。

这座规划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的超级水电站,将超越三峡成为世界水电新标杆。



消息一出,资本闻风而动。A股水泥建材板块应声暴涨8.69%,工程机械板块飙升7.48%。投资者的热情背后,是对中国水电盈利模式的信心,“前期砸钱建设,后期印钞回本”。

此刻,距离三峡大坝全面运行已过去20年。当人们为新工程的天文数字咋舌时,一个根本问题浮出水面:那座耗资2500亿的“国家名片”,回本了吗?



发电机器:清洁能源的“印钞机”翻开三峡大坝的经济账,发电是最直接的收入项。这座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32台巨型水轮机组构成了一座2250万千瓦的能量巨兽。

数从2003年首台机组发电至2025年上半年,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6万亿千瓦时。按0.25元/度的平均上网电价计算,电费收入已达4000亿元。



仅凭发电一项,三峡就已覆盖2500亿初始投资,还多出1500亿净盈利。2020年,三峡更以1118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刷新世界纪录。

清洁能源的价值远超账面数字。每年三峡电站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3亿吨,避免二氧化碳排放8亿吨。这些环保贡献若折算成碳交易收益,又是一笔隐藏财富。



而水电成本的大头主要是前期建设,一旦工程落地,那就是一本万利的印钞机,长江电力常年保持50%以上的毛利率,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注脚。

不过投资这么多,只是发电够回本吗?实际上有“隐形收益”。



若说发电是看得见的收入,防洪则是三峡最珍贵的“隐形收益”。1998年长江洪水的惨痛记忆犹新,1500亿元经济损失,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荆江河段防洪能力从“十年一遇”跃升为“百年一遇”。其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2020年夏天,三峡大坝拦截270亿立方米洪水,避免武汉、南京等城市1500亿元损失。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峡工程累计减少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元,守护着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农田的生命线。



而这些“没有发生”的灾难背后,是一笔笔躲过的重大经济损失和生命风险。水利专家指出,比起建坝前,洪灾频率降了,经济稳定多了,尤其是沿江省份GDP间接拉高好几倍。

另外三峡大坝建成前,长江航运如同被扼住的咽喉。从重庆到上海,小船颠簸、大船搁浅,货物需翻坝转运,每吨运费高达120元。



如今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上游,长江变身“水上高铁”。2023年货运量达1.72亿吨,运费降至每吨40元以下。仅物流成本一项,每年为沿江企业节省240亿元。

二十年间,三峡船闸放行船舶超百万艘次,运送货物21亿吨。激活的长江经济带贡献全国四成以上GDP,形成一条年产值数千亿元的产业走廊。



可以直白地说,三峡不是死水,而是带动区域从交通闭塞走向产业繁荣的流动资本。它用运费下降刺激贸易,用航道升级吸引投资,重塑了整个流域的经济地理。

不过这三峡的辉煌背后,也有沉重的代价。



三峡大坝的“付出”工程建设时,113万移民离开故土,安置费用高达700亿元。库区新建的村落、重建的产业,记录着人类水利史上最浩大的迁徙工程。

运行维护更是持续性投入。每年20亿元的设备检修、安全监测费用只是基础,生态修复才是无底洞,投放数十亿尾鱼苗恢复种群,投入几十亿治理水质,固定岸坡防止塌方。



且针对生态的争议从未停止。水位涨落导致岸边塌方,鱼类洄游通道受阻,局部气候改变。

但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库区森林覆盖率超50%,水土保持能力不降反升。



但相关部门一直在通过科技和管理在缓解。三峡每年实施“生态调度”,模拟自然洪峰刺激鱼类产卵,四大家鱼种群正在恢复。

而站在坛子岭观景台俯瞰大坝,混凝土墙体在江面上划出雄浑的弧线。二十年来,它累计创造4000亿发电产值,避免1000亿洪灾损失,降低240亿/年物流成本。



但真正的价值远超出数字。

2025年夏天,三峡大坝再次顶住洪峰考验。而在雪域高原,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正式动工。这张1.2万亿的新“国家名片”,正沿着三峡开拓的道路,继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兴邦的传奇。



长江依旧东流当人们争论“回本”时,三峡早已跳出财务框架。

它既是国家安全基座,因防洪能力让长江中下游敢建城市、敢投万亿产业。同样是技术霸权象征,112项世界之最孵化出中国水电全球市占率67%的产业帝国。



此外还是生态转型样本,清洁电力替代5.5亿吨煤,为碳中和目标扛鼎。所以三峡的终极价值,一如它221亿立方米的库容,托举了整个大坝发展的上限。
评论人:新侨张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非要按回报率来上项目,这个工程是不可能做的, 可惜文章作者别有用心,装模作样写写大字报批判一下党国,骗点稿费过活。
2025年07月26日10:03
评论人:雅痞士 [♂☆★尿洗狗粮头★☆♂]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2楼:你这么讲是不知道以前没有船闸时,长江航行的艰险。
在三峡船闸建成前,长江上游自然航段滩险遍布,船舶航行十分艰险,有时需要借助绞滩船通过急流险滩,既费时费力又十分危险,航运效率低下。而且当时航道水深有限,船舶实载能力低,运输成本高。
三峡船闸建成后,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蓄水至175米后,消除了库区139处滩险、46处单行控制河段,撤销25处绞滩站和助拖站,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大幅提高,每千吨公里平均油耗降低,运输成本显著下降。2023年,三峡船闸全年过闸货运量超1.68亿吨,同比增加8.02%,三峡枢纽全年通过货运量超1.72亿吨,同比增加7.95%,均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不过,你有一点说的对,现在“船舶经常要等一周以上”,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长江水运需求的持续增长,三峡船闸已连续多年超负荷运行,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超过200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行效率,但这并不是因为船闸本身建设导致的效率降低,而是运量超出了设计预期所致,建设新水道也是势在必行。不是当时设计没有前瞻性,而是谁也没想到,中国大陆的经济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2025年07月26日0:27
评论人:雅痞士 [♂☆★尿洗狗粮头★☆♂]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6楼:三峡工程基金,原来是加在居民用电的电费里,那些年平均每人每年缴了12块人民币的三峡工程基金,这些年国内的电价其实也不算高,比如去年,2024年中国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7.7美分,约合人民币0.55元(按1美元≈6.9元人民币计算);而美国的电费达到每千瓦时13.44美分,约合人民币0.93元(按1美元≈6.9元人民币计算),电费少涨点儿价,慢慢的就等于把这部分的钱还了。
2025年07月26日0:13
评论人:雅痞士 [♂☆★尿洗狗粮头★☆♂]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9楼:你这就有点儿瞎扯了。
三峡大坝在湖北宜昌,怎么和四川地震还扯上了?
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库区,一般离库岸5公里左右,最远不超过15公里。四川地震,最近主要发生在汶川和九寨沟,三峡大坝离汶川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离九寨沟地震震中也约700公里,远远超出了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的影响范围。
按你的逻辑再扯扯,台湾的地震也能扯到三峡大坝上。
2025年07月26日0:08
评论人:把酒问明月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虽然三峡工程so far so good, 但是2003年投资2500亿,2025年止收回4000亿亿,说投资收回了的,也太离谱了 — 我2003年借你2500元,现在还你4000元,你乐意?
2025年07月25日23:41
评论人:白萝卜 [☆一个较真的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8楼:对,百年一遇年年遇也是自然现象
2025年07月26日22:19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39楼::
这是40年前
看看习近平修宪的投票结果
2025年07月26日14:52
评论人:Omeagego2003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38楼:说明人大就不是橡皮图章。
2025年07月26日13:53
评论人:kokole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3楼::
90年代末设计时,长江经济带远未形成今天的格局。谁能料到2020年代,重庆、宜昌、武汉会形成全球内河货运核心?这不是设计问题,而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2025年07月26日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