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沙漠放10万头黑猪就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图)

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烈日下,一群黑猪正在用鼻子奋力的拱着沙地。而在这群黑猪的后面,是沙丘连成片的沙漠,与其他沙漠不同的是,这大片的沙漠并非全部是黄沙,而是在黄沙里,露出点点的绿意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这片沙漠的治理,已经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片沙漠除了中国科学家和牧民共同努力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治沙群体——黑猪。

2018年,800头沙漠红山猪作为先锋部队进驻这片沙漠,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这支部队的数量已经扩充到10万大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兵团”。

库布齐沙漠作为中国境内第七大沙漠,总面积达到1.86万公里,其如同一条黄龙一样盘踞在蒙古鄂尔多斯市。

沙漠如果单纯只看图片的话,会有一种莫名的荒凉美感,然而,真正深陷其中的话,就会知道沙漠是极端的存在,人类身在其中根本就无法生存。





大多数沙漠除了本身是极端环境外,其对周边地区也构成极大的威胁,就比如库布齐沙漠在30年前,每年就携带大量的黄沙,让千里之外的华北平原漫天黄沙。

因此,无论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还是改变沙漠周边的生存环境,治理沙漠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但是,由于沙漠由于其特殊性,治理沙漠一直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传统的治理方式,大多是人工铺设方草格,然后再栽种适宜沙漠生存的树木,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一旦缺少人为照顾的话,被栽种的植物就在很快的时间里死去。

因此,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并且增加植被的存活率,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期望的沙漠治理方案。然而,这就好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库布齐沙漠的研究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沙漠红猪在沙地中异常活跃,一头猪的活动范围在方圆50米,其弹跳力也非常厉害,可以轻松越过1.4米的栅栏。

这种沙漠红猪好像就是沙地中的精灵,它们好像就是为了沙漠而生,而不像其他动物一样,无法适应沙漠的炎热干燥环境,在沙漠中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看到沙漠红猪,当时的研究人员脑海中闪现出一个点子,那就是是否把养殖沙漠红猪与治理沙漠结合在一起呢?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沙漠周围区域牧民的贫困现状,而且还可以节省很大的人力进行沙漠治理。

在有了这个点子后,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以验证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在经过5年的研究后,发现这件事确实可以实现。

于是在2018年春天,第一批800头黑猪如同冲锋队一样被带进了库布齐沙漠腹地,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试验就此拉开了序幕。

根据研究发现,这些黑猪不仅耐旱,善跑,每头猪每日可以翻松5平方米硬沙层,其在活动的时候,不仅可以踩松作为的沙土,并且猪鼻子还时刻拱地,如同一个微型的松土机,使板结沙质变得松软透气。

这样就为后续的植被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除了这些外,科研人员在猪饲料中混入沙蒿、梭梭树的种子,猪在食用这些种子后,未消化完就随着粪便排出,自然的植入到沙地之中,猪粪是天然的有机肥,猪尿不仅提供了水分,而且进一步提供了养分,这些种子就如同进入到一个微型的营养库中。

这样,通过养猪就一举解决了三大问题,沙漠中的植物容易枯死,除了缺少水分外,另外一大难点,就是沙漠都是细沙,缺少有机物,也就是缺少营养物质。







而在散养这些黑猪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水分的问题,并且还为这些沙地提供了营养物质,有利于这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这一过程完美了模拟自然生态循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经过猪群处理过的地块,沙土有机物含量在三个月内提高了300%,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经过三年的实验后,黑猪治理沙漠的研究成果让全球环保界都为之震动,被猪治理过的沙漠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飙升到96%,近乎完美覆盖。

梭梭树的成活率也达到了85%,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1800亩流动沙丘转为固定绿地,并且地下水位也相应有所提升,雨水渗透率也提高了3倍左右。

在治理了沙漠的同时,这些在沙漠养殖的黑猪,每天都在沙漠中进行野外锻炼,肉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肌苷酸含量是普通猪肉的6倍以上,鲜味物质也大幅提升,相应的猪油也更加鲜美,相应的这些野外散养的黑猪价格也相应的提高,参与这项养猪实验的农户,年均收入也增加了3万,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随着这项实验成功,相应的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有十万头黑猪投入到这场沙漠治理的大军中。

2025年,当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官员,站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腹地,看着昔日滚滚黄沙化成连绵的绿地,忍不住追问道:“把10万头黑猪赶进沙漠,就能把世界性难题治沙给破解了吗?这究竟是神话,还是科学?”

治理沙漠虽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中国有句话就是:“人定胜天”,正是靠着这股信念,中华5000年来,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延续至今。

沙漠虽然难治,但是中国几十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未来,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治理方法,将会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中国境内的沙漠全部变成绿洲,这将大大的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
评论人:没有错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有什么好质疑的?结果是治沙已经成功了,拿出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讨论。这都要杠?养猪户说他家的猪到处拱到处拉,帮助了荒漠绿化过程。有人非要杠你家猪吃猪食喝水了,这和文章有关系吗?绿化过程需要一个物种去不停翻动荒土,粪便滋养,刚好猪比其他食草动物更合适
2025年07月20日1:37
评论人:jiaqi0930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3楼:只是把养殖场换成沙漠而已。又不是放出去了让他们自生自灭。牧民不也这么养牛养羊的么
2025年07月19日22:26
评论人:VBO [★白驹过隙★]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殖畜们还不如一群猪有用
2025年07月19日21:06
评论人:daoshi5179 [★低熵体★]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7楼: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人工干预啊,给猪提供耐旱植物的种子混在食物里一起喂猪,给猪提供饮水,等植物存活了,人工浇灌。
至少猪能把最难的一步,让植物在沙漠生根发芽解决了。等植物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就算局部改变了沙漠的自然环境了,之后再在周边一步一步治理,这是从无到有的一步。
2025年07月19日20:24
评论人:铗归来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留园小编也不差,留园放了两批,让它们相互咬,流量难题就解决了。
2025年07月19日19:42
评论人:绿野飞鹤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高人再现,这是诺贝尔奖的水平。
2025年07月19日19:25
评论人:donhai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个有点难理解,猪鼻子还时刻拱地,如何(沙漠植被的作用是帮助固土和储水)?
如果被猪猪一拱,草也会死。没见过猪圈里长草的。
2025年07月19日19:24
评论人:lanjian45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个好
2025年07月19日19:22
评论人:stock2000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如果中国的沙漠都能被沙漠猪治理好,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壮举。
·
非洲的沙漠是不是也可?
·
造福全人类,全世界的壮举。
2025年07月19日19:09
评论人:oldogzhao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个比较牛逼
2025年07月19日18:50
评论人:hailaer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楼:啊,你这智商咋说好呢?
你是不是觉得哪里下雨,下多少是神定的?沙漠注定是沙漠?
简单点,沙漠的问题不是没水/缺水,是没法储存水,下完雨很快就蒸发掉了。沙漠植被的作用是帮助固土和储水,逐渐改变土质。
2025年07月19日18:44
评论人:FDM001 [☆拉黑废物☆]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楼:随着全球变暖,降雨线北移,这个地区的年降雨量从50年前的70mm增长为300mm。加上适当的治理,有生态转变是合理的。
2025年07月19日18:40
评论人:马三立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改善民生不要学习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
2025年07月19日18:39
评论人:robin1111 [★大姑妈★]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真的?伟大!
2025年07月19日18:26
评论人:kankan015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沙漠关键是没水。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养猪种草都需要水,水从哪里来?
2025年07月19日18:23
评论人:精灵 [☆预言者☆]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赶紧的举报 强迫劳动 而且肯定是政府补贴 关注动物的权益 以及这肯定会增加碳排放 同时破坏当地动物的栖息地 万恶的中国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7月19日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