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退单群车主:交付时间9个月等不了(组图)

6月26日小米YU7上市夜,一场技术故障将消费者的期待碾碎成维权怒火。济南杜女士与全国数百名用户遭遇抢购系统突发Bug——预填身份信息被误报错误,强制操作锁单后,交付时间从宣传的“8月首批”骤然跳变为35周以上,最长需苦等14个月。车主认为,若车辆拖至2026年交付,消费者将因新能源购置税优惠终止等原因额外承担3万元成本,这直接击碎了杜女士等“米粉”的耐心:“若知情要等这么久,绝不会付款!”

这场故障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涌现大量同类案例:系统卡顿、锁单按钮消失、重复扣款等问题,导致用户锁单延迟1分钟即失去优先排产资格。法律界人士指出,小米未明确披露交付规则的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且故障导致的损失应由企业担责。

为此,记者采访了小米YU7退单群的车主杜女士,她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困惑。

记者:您好杜女士,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购买小米YU7遇到的问题吗?

杜女士:小米YU7当晚发布会的时候,我们抢购就出现了显示身份信息有误的提示,这时候其实就直接锁单了,点任何的都点不了,只能点锁单,一锁单就显示退不了了。当时显示预计8月首批开始交付,我们都以为是首批,结果到了第二天,显示35~38周以后才提车,我觉得他有点欺诈消费者了,你交不了车,也不限购,还让直接抢,直接买,我发现也有一些朋友和我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记者:接着咱是拉了一个维权的或者说交流的一个群是吧?



杜女士:是的。我们拉了一个群,大家(群友)就是跟我的想法也都差不多,就觉得小米是在玩文字游戏,叫大家先去抢,抢完之后第二天又告诉你提车那么晚。

而且小米一直不承认他们抢购的时候是有bug的,如果说一些客户想退定金的,小米是不支持退的,关键还有前后交付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我们就是觉得有点儿欺诈,尤其是我们这种真实的米粉,因为我们家就是很多都是小米的产品,就觉得他肯定不会欺诈我们粉丝,对不对?就很相信他,一股脑儿的就是相信他去买这个车,结果就是显示明年去提这个车。

记者:您不能接受明年提车吗?



杜女士:明年去提车,有的粉丝是可以等待的,但是购置税(优惠政策)到今年年底就结束了,明年如果再去提这个车的话,需要多加3万块钱的购置税(记者注:应为约15000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及最高30000元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记者:对于您来说,是觉得如果再拖到明年就没有意义了?



杜女士:对,没有意义,完全没有意义,还多花钱还需要等那么长时间。大概要等38周,大概9个月的时间,9个月别人已经首批开了,甚至都已经开始处理二手车了,我们才开始买上新车。

记者:小米这个需要等9个月的时间不是一开始就告知咱们了吗?



杜女士:没有,一开始只是显示预计8月首批交付。因为当晚抢的肯定都觉得是首批,付款之后都是显示8月提车,然后第二天8点也是这样,到了10点左右,就开始显示具体的这个交车时间了。

我当时觉得自己从头凉到尾,太长了,太久了,根本接受不了这个提车时间,如果他一开始就告知我提车时间,再让我付款的话,我是不会买的,肯定不会付这个钱了。

记者:售后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啊?他跟咱有什么沟通吗?





杜女士:他们没有,我们去店里去问的时候,他们就是说不可能退定金的,就是没有办法销售,就完全是没有办法的。就只能说你自己买的,就不能退定金,也不能去改什么之类的乱七八糟的。

记者:线上客服呢?

杜女士:嗯,打不通,一直打不通。中间有一次打通了,就说会给反映这个事情,也说会给回复,然后再也没给回复过。

记者:那您现在的诉求是什么?



杜女士:我现在就是说如果他能给退定金更好。如果不退的话,也可以。这5000元可以去买小米别的东西也行,最好是他今年能交车。就是这两个诉求,第一就是退定金,如果不退的话,可以把这5000块钱转换成其他小米的产品。第二个就是今年能提车,就是我可以拿到购置税减免的优惠。

记者:经过这个事,您失去对小米的信心了吗?



杜女士:我觉得小米还是可以的,但是通过买车这个事情来说的话,如果他不解决,那肯定就是粉转黑了,以后就再也不用小米的东西了。就是说如果他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我们这些粉丝还是肯定支持他的。如果他不给我们解决,我们肯定以后就不会再去用他东西了。

律师说法

“从法律角度审视,小米汽车在提供线上购车服务时出现身份证信息误报、锁单功能失效等技术故障,本质上属于未完全履行合同附随义务——即保障交易系统稳定运行的职责。”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电子商务法》第48条明确规定,因自动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损失应由经营者承担。若小米以‘瞬时流量过大’为由抗辩,必须提供压力测试报告、应急预案等证据,证明自身已尽到最高标准的系统维护义务。否则,故障责任不可推诿。”

小米未在锁单页面明示“首批交付”的具体定义及产能排期规则,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关于信息披露真实、全面的要求。

对于定金规则,付建表示:“‘7天不退定金’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第496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若系统故障致使消费者丧失锁单黄金期,小米仍拒绝退定金,则构成‘以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消费者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并要求返还定金。”

车主可以选择三步维权方案:

集体举证举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系统故障截图、交付时间跳变记录,指控小米涉嫌欺诈宣传及未尽告知义务;

技术缺陷投诉:通过工信部12321平台举报APP交互缺陷,敦促行政监管介入;

司法诉讼兜底:依据《民法典》第563条,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定金。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