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主场闹得不愉快后,印度高层马上跑去美国】
《今日印度》等印媒将其称为“重大的外交胜利”,并将其与之前在中国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联系起来。
在此之前,印度防长辛格拒绝在此次会议的联合声明上签字,理由是该文件未谴责克什米尔的恐怖袭击事件。
在会后的合影中,印度防长也故意站在最边上,并与其他六国防长保持距离,显得非常“不合群”。

【印度防长故意站在最边上,并与其他六国防长保持距离】
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克什米尔这起造成26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迅速指责巴基斯坦对此袭击负责,但后者否认了这一指控。
这起事件也是后来印巴5·7空战的导火索,印度借4·22恐袭大做文章,在边境与巴基斯坦军队进行了持续数天的交火,但没想到最终自己才是输得最惨的一方。
但印度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国家,5·7空战结束后,印度先派出所谓“宣讲团”到各个国家大肆宣传“胜利”,强调印度“赢了”。
然后在这次防长会上又要求联合声明按照自己的要求,丝毫不顾整个组织的大局。
要知道,就算不考虑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巴基斯坦也算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之一,这种将矛头明显指向某一个成员国的联合声明,放在哪个组织里都会显得不合适——印度签了,巴基斯坦就不签了,最后联合声明还是无法达成一致。
在中国主场这里碰了壁,印度看起来还是不甘心,赶紧趁着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在美国开会的机会“求安慰”,同时继续单方面宣扬自己的“胜利”。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莫迪政府赢麻了。

【《今日印度》等印媒将其称为“重大的外交胜利”】
但说实话,“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这个跟巴基斯坦八竿子打不着的组织,就算谴责了又有什么用?无非是让印媒有更多的角度来对内强化所谓的“胜利”宣传罢了。
实际上,尽管美日澳在声明中为印度的诉求背书,但四国联盟内部早已裂隙纵横。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让盟友苦不堪言,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都未能幸免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攻势。
日本突然宣布推迟筹备半年的美日“2+2”高层会谈,直接原因是美国不断施压要求日方进一步增加防务开支。与此同时,尽管距离“对等关税”暂停期就剩不到一周的时间了,但美日谈判仍然处于僵局中,特朗普已经威胁将对日本的关税加到30%以上。
澳大利亚这边则对“奥库斯”(AUKUS)的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项目忧心忡忡。美国国防部上个月宣布将会重新评估“奥库斯”协定,并可能取消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并共享技术的承诺。该核潜艇项目已经被澳大利亚视作国防战略的基石,一旦生变,必将动摇其安全架构。
印度对美国的不满同样强烈。特朗普不仅坐视印度被巴基斯坦“痛揍”,甚至自己事后还要“邀功”,宣称是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通过外交影响力施压促使双方谈判。
莫迪政府后来不得不赶紧澄清:印巴停火是两国军方谈判实现的,跟美国的调停无关。

【特朗普不仅坐视印度被巴基斯坦“痛揍”,甚至自己事后还要“邀功”】
而就在莫迪政府表态澄清的两天后,特朗普在白宫宴请到访的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没错,在印度之后,巴基斯坦也向多国派出了外交使团,介绍本轮印巴冲突情况以及后续的事态发展。
穆尼尔被认为是领导巴基斯坦取得本轮冲突胜利的关键人物,特朗普此举在印度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莫迪政府对此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直接反对。
在此次四国外长会议期间,印度外长苏杰生特意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对恐怖主义“零容忍”,其实也是希望美国不要跟巴基斯坦走得太近。
但说实话,特朗普现在根本就不在乎印巴这点破事。
他在白宫宴请巴基斯坦的陆军参谋长,不是因为他关注印巴冲突,而是因为他要向伊朗施压,阻止伊朗在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中争取支持,至少要让巴基斯坦保持中立。
当时伊以还在打,5天后双方才停火,所以特朗普必须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在中式武器的加持下,巴基斯坦现在什么实力,所有人都是看得一清二楚的。要是巴基斯坦真的向伊朗提供支援,对美国来说相当麻烦。
说白了,特朗普看重的是利益,尊重的是实力。巴基斯坦一仗打出了自己的地位,让自己的人能够成为美国总统的座上宾;相比之下,印度的代表团只能见到副总统万斯,然后从国务卿鲁比奥手里拿到一份空话连篇的联合声明,最后还要嘴“印度又赢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