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竖中指 遭猴群抓伤 园方:酌情报销(图)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名7岁男孩在贵阳黔灵山公园游玩时,因对小猴竖中指遭猴群追打,脖子多处被抓伤。公园方面承诺报销狂犬疫苗接种费用。7月2日,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称,根据相关规定,游客在黔灵山公园违规挑逗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政府不承担补偿责任。但鉴于小男孩年龄较小,有些行为可能是无心的,公园管理处酌情考虑后,让小男孩到医疗机构注射了狂犬疫苗,并告知了报销程序,“承诺了肯定要报销”。工作人员还提醒游客,到黔灵山公园观猴,需与猕猴保持3米以上安全距离,不要挑逗和投喂野生猕猴。

网传视频:

男孩向小猴竖中指被猴群抓伤

家属称孩子已认识到错误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6月30日零时许,疑似男孩的亲戚在网上发布视频。随后,这一事件引发关注。

视频发布者称,被猴子抓伤的男孩是她侄儿,侄儿称是因对一只小猴子竖中指,小猴叫来“全家5只猴”骑在侄儿头上“揍”他。带着侄儿去黔灵山公园的她母亲用外衣一直打,才把猴群“打散”,“还好没抓到脸”。为此,她还带着侄儿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



▲小男孩在医院接受治疗 网传视频截图

视频中的医院治疗单显示,时间为6月29日。“小孩哥被猴哥好好上了一课,昨天已经说他错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视频发布者7月1日在评论区表示。7月2日,该视频已被删除或屏蔽,红星新闻记者私信发布者暂未获回复。

据媒体报道,受伤男孩除了脖子多处被抓伤外,所幸未伤及面部。此外,还有一名围观的小女孩被猴子踹了两脚。在向公园反馈后,园方提供了医疗单据,承诺报销狂犬疫苗接种费用,家长表示接受。家属表示,孩子已认识到错误,并解释竖中指的行为可能是模仿他人或网络内容。

公园管理处:

违规逗猴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不补偿

男孩或是无心之举,酌情予以报销

7月2日下午,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表示,事发时间系6月29日18时左右。当天,小男孩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公园管理处,自称对一只小猴竖中指,导致其被多只猕猴抓伤。工作人员证实,小男孩受伤部位在脖子处,无其他身体部位受伤。

该工作人员称,根据《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规定,违规饲喂和挑逗陆生野生动物,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失的,政府不承担补偿责任。但鉴于小男孩到公园游玩是外婆带来的,且伤者年龄太小,缺乏安全意识,可能也不是特别主观地去挑逗猕猴。为此,公园管理处酌情考虑后,让小男孩到医疗机构注射了狂犬疫苗,并将如何报销的程序告知了小男孩家人。关于后续是否报销,其表示,承诺了肯定是要报销的。“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吧,他年纪比较小,小朋友的有些行为可能也是无心的,所以我们酌情进行了处理。”



▲6月16日,黔灵山公园的野生猕猴 图据视觉中国

公开信息显示,《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自2021年2月开始施行。其中提及,城市公园等管理机构负责协助所辖城市公园范围内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调查、核实和补偿工作。陆生野生动物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等情形的,受害人有权依照该办法取得政府补偿。如造成人身伤害的,其补偿标准包括医疗救治费全额补偿等,也明确了救治期间的误工损失、伤残补偿金、死亡补偿金的计算依据和方式。但该办法同时表示,主动攻击或故意伤害陆生野生动物、违规饲喂和挑逗陆生野生动物等,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政府不承担补偿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去年2月,贵阳市林业局通报了黔灵山公园猕猴种群调控的情况。通报称,2020年,公园管理部门委托第三方开展了专项调查,编制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半野生猕猴种群调查与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当时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已达1210±35只,由于种群数量集中于极小的游览区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猕猴伤人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黔灵山公园猕猴伤人事件达1.3万余起。

“今年我们增加了一些告知游客如何正确观赏猕猴(的提示),还有一些提示的小喇叭,通过这些措施,其实今年猕猴抓咬伤的数据比往年是有下降的。”该负责人说,游客一进公园,沿途会有“文明观猴”“和猕猴保持安全距离”等提示牌,安全提示的小喇叭也会提醒游客“不要和猕猴靠得太近”。在日常巡逻过程中,保安如发现游客和猕猴靠得太近,都会予以提示,如发现有猕猴扎堆下山,还会进行驱赶。截至6月30日,黔灵山公园今年发生的猕猴伤人事件有1500起左右,较往年有所下降。

该工作人员还提醒,游客到黔灵山公园观猴,需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也不要挑逗、不要投喂野生猕猴。“我们都做了提醒,工作人员巡逻过程中看见这种情况,也会第一时间制止。”

红星新闻记者 姚永忠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