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伟达”,终于被这个男人熬出来了(组图)

黄仁勋不会想到,中国“英伟达”,这么快就出现了。

最近,国产显卡独角兽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这家成立仅五年的公司已通过上市前关键规范整改,进入实质性审核阶段。



很多人没听过摩尔线程,但对“中国英伟达”却相当感兴趣。毕竟,这些年号称“国产英伟达”的公司太多了。

然而,摩尔线程能得到这个称号不是自嗨,而是实打实的成绩说话。

不仅做出中国首颗真正意义上的全功能GPU,还在2022年推出首款国产游戏显卡。这个产品的含金量有多高?有业内人士评价:标志着中国在消费级GPU领域从0到1的突破。



更直白的说,这些成就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在中国复刻出一个小英伟达。

不仅如此,在AI大模型时代,摩尔线程还高调发布首个国产千卡大模型训练平台KUAE,并很快扩展至万卡规模。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从游戏显卡到AI算力加速卡,再到万卡集群只用了不到五年。这种狂飙速度,放到全球科技历史也堪称稀有。



最近它又完成一件重要大事上市,意味着国产GPU显卡第一股终于诞生。市场普遍预测摩尔线程上市后市值可能达到3000亿,毕竟另一个对标对象寒武纪,2024年营收为12亿,市值已经达到2000多亿。

估值能涨到3000亿,离不开这个男人:张建中。



更有意思的是,他竟还是黄仁勋曾经的“白月光”?



黄仁勋的“左膀右臂”,

15年后却分道扬镳


说到张建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与他羁绊很深的男人:黄仁勋。

除了两个人有个共同爱好穿皮衣之外,很多人不知道,张建中还有个称号:“黄仁勋的左膀右臂”。

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一切还是离不开实力。

像大部分芯片大佬一样,张建忠也曾有过相当光鲜的履历:毕业后到英伟达工作。其团队打造的CUDA生态,更是被业内称为AI时代的技术基石。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带领下,英伟达在中国GPU市场的占有率从不到50%,猛增至超过80%。



毕竟,当时的中国GPU市场,国内的对手放眼望去几乎没有几个,英伟达靠着绝对碾压级的技术和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很快在行业称霸。

然而,这样的“甜蜜时光”只维持了15年。2020年美国对华芯片制裁骤然升级,随着华为等中企被列入“实体清单”高端GPU断供,张建中突然意识到:“中国必须有自己的GPU。”

于是,他说干就干。直接放弃了千万年薪工作辞别硅谷,回到北京海淀区一间简陋办公室创业,这也就是摩尔线程的前身。

他想建造一支“GPU复仇者联盟”,一开始光听这个目标,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一是英伟达是一座行业大山,谁都很难跨越;二是作为小透明,GPU的成败需要的是综合实力产业生态的支持,并非短期见成效。



张建中也深谙此道。毕竟他这么多年在江湖不是白混的,很快拉上了前英伟达架构师王琛、AMD首席工程师、微软算法专家等近百名海归技术骨干,真搞出了“复仇者联盟”的芯片版本。

这群“技术疯子”每天挤在狭小办公室里工作15小时,目标只有一个:干出“全功能国产GPU”。

因为目标难度太大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没想到团队仅用几个月,就攻克了首颗芯片“苏堤”设计,2021年11月,“苏堤”流片成功,就这样中国首颗全功能GPU芯片诞生了!



谁都想不到,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创业团队又马不停蹄连续发了两款GPU芯片。



然而创业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对手而言,显然容不得如此“反骨”的企业。于是在2023年10月,美国直接将摩尔线程列入“实体清单”,台积电也断供高端制程代工。

有人回忆,“一夜之间,连低阶芯片生产都停滞了。”

当时很多美国人都等着看好戏,甚至觉得张建中熬不过2023年。



芯片界小透明,用一年全面反转

但谁也想不到,他不仅杀回来甚至还打了一场全面反击战。

这一点从资本的动作来看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摩尔线程在短短5年完成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65亿。投资方阵容堪称"全明星":红杉中国、腾讯投资、字节跳动、深创投、五源资本、中移资本等顶级机构纷纷入局。

要知道字节很少会投资芯片领域,摩尔线程却成了为数不多被它看中的企业;自动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更是将少有的投资献给了摩尔线程,它显然也是有点本事。

从差点活不下去,到成为巨头心头好,张建中怎么就逆袭了?

1.先做减法,让产品完成“以退为进”

面对制裁,过去的辛苦可能全部白费。在生死关头,张建中曾坚定在内部信写道:

“中国GPU不存在至暗时刻,只有星辰大海,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我们坚定走下去的决心。”



外界越打压,他就越坚定。

先是砍掉大量的非核心业务,新组建两大战略部门,先保证自己的现金流稳定能活下来。

紧接着又是做战略聚焦,既然台积电没法代工了,那就在国内寻找新的代工企业,把精力逐渐集中到图形渲染、AI算力芯片两大核心GPU业务上,还要将游戏显卡价格砍半。

现实证明这个决定相当英明。落到用户的体验就是,国产游戏第一卡MTT S80还能支持《黑神话:悟空》《原神》等游戏,价格也实在。妥妥的“养成系国产显卡”,抢走了英伟达不少蛋糕。



过去很多人总是因为买不到英伟达显卡苦恼,现在有了其他解决方案,自然会选择用手投票。

2.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把“土壤做厚”


在芯片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搞朋友圈的重要性完全不比搞产品低。

典型就是英伟达,构建了一个庞大的CUDA软件生态,让不少公司们“不得不依附”。

张建中显然也不能只限于闷头造产品。想要真正持久留住客户,还得自己打造一个生态才行。为了打破CUDA垄断,他决定自研MUSA架构。



和无数硬件厂、软件开发者、应用企业一起死磕,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在金融、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拉到更多的“盟友”。

比如医疗领域,它与推想医疗合作冠脉CT影像AI诊断,实现国产GPU医疗适配“从0到1”。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累计获470项专利,覆盖GPU架构、AI加速等核心领域,数量居国产GPU企业之首。

黄仁勋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算力”优势,张建中也没放过。2024年7月搞出了夸娥(KUAE)万卡集群,可同时支持上万张显卡运算,成了国内少有的芯片提供商。还在北京亦庄、北京密云和南京建设了三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AI主战场,万卡是最低标配。”



种种组合拳下来,摩尔线程不仅没倒闭,反而打通了任督二脉。"美国的封锁反而加速了技术自主进程。"

2025年6月,摩尔线程以255亿元估值完成IPO上市辅导,成了“国产GPU第一股”。

摩尔线程若IPO成功,或也将带着中国GPU市场一飞冲天。



他的野心,不止叫板英伟达

有一说一,如今芯片界三大顶级巨头英特尔、英伟达、AMD的掌门人,全部默契地变成东亚面孔。



但归根结底,本质上还是外国巨头掌握行业话语权。

张建中作为根正苗红的中国人,能在外国同行垄断的背景下干出国产版芯片巨头,显然也是为中国芯片界狠狠争了一口气。

不过,即使摩尔线程发展到如此地步,张建中依然丝毫不敢松懈。

"至少先存活十年,这是摩尔线程的首要短期目标。"这位中国GPU的领军人,还有更大的长期目标,真正超越对手。

"不要做容易的事,要做困难的事,越难做的事情做好了,才有竞争力。"

毕竟,在芯片界有一个被说烂的定律:不出几年技术发展就是一个质的飞跃,变化可以说是坐火箭般飙升。



眼下站稳脚跟的摩尔线程,只有不断进化才有不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毕竟一年10亿的营收跟英伟达相比还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另外在芯片行业,挑战前辈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只要熬不死,就往死里熬”。

比如英伟达在成为全球AI霸主之前,默默干了几十年积累不少深厚的经验,谁也想不到最后能一夜成名超越很多前辈。

相比之下英特尔却陷入增长窘境。近几个月利润率降至新低,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27亿美元,净亏损8.21亿美元,毛利率仅36.9%。

所以,也别觉得中国同行挑战英伟达是“痴人说梦”。

干这行最重要的是耐心。张建中也深知此点。在他看来,GPU的技术门槛极高,一旦突破就能建立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后来者也未必干不过老巨头。



对于张建中来说,在度过了最难的“打压坎”后,眼下显然有两件更重要的事要干。

一方面是多手抓。在产业布局上,摩尔线程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完整产业链。2024年5月,摩尔与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签约建设华东算力产业基地;9月,张建中还亲赴无锡洽谈,计划在惠山区建AI芯片制造总部,用好当地半导体产业集聚优势。



另一方面,继续做大朋友圈。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内产业链协同,摩尔线程逐步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可控,也是为国产GPU“赶超英伟达”趟出了一条路。



类似的中国野心家还有很多。比如沐曦科技创始人陈维良死磕曦云芯片,华为小米等团队硬刚自有芯片等,都是为了终有一天不再被人卡脖子。

总之,在国运最关键时刻,有这些“不计代价”AI疯子,中国芯片界终有一天能干出超越英伟达的后浪。

张建中曾说:“摩尔线程仍然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挑战很多,前路漫长。”

永远年轻,永远对行业保持敬畏感。

“只要我们去做了,我们就走在了赢的路上。”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不忙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华人特别适合干这个。全世界能够挑战nvida就是国人了。
2025年07月01日21:40
评论人:文学少年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浴血奋战,涅槃重生。
2025年07月01日21:24
评论人:niqiham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希望他们更进一层楼!
但中国GPU和AI系统最强的还是华为,狗粮们不服都不行!
2025年07月01日20:43
评论人:hosain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上市就英伟达了?产品呢?产品呢?产品英伟达了吗?
2025年07月02日1:54
评论人:DonaldTramp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我记得好像去年有看过一个对摩尔线程显卡的评测,当时说的是显卡料足,但驱动优化上还是不足。 就类似华为的麒麟芯片一样。 市场上还没培养出自己的生态。
2025年07月02日0:39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看了内容报道,有实实在在的研发过程、产品和成绩,不是吹的,赞👍。
私下里我希望他们名字能改为中华文化一点,譬如东坡线程,龙凤线程,华图线程,万马线程,如此之类。
2025年07月02日0:18
评论人:alien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来来来,快多出点对于Nvidia不利的消息,把股价最好压倒$100以下,让我再买。哈哈$88的时候我买了,$134卖了,正等着下跌呢。哈哈
2025年07月01日21:20
评论人:msdtx [☆R3及以上☆]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查了一下,jd有旗舰店,销量好像并不是太高看评价主要是抢不到和性价比高,也有平台适应的问题比较新的技术老主板不适用。总体看出货量上来了应该能搞不错
2025年07月01日20:41
评论人:媚眼瞟瞟 [♀☆★试试有没拉黑★☆♀]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种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表演傻逼。
技术上的东西知道前后因果就够了,
然后就是一大堆过去和未来,
足够骗傻台下一堆人。
美国和印度有学院,
就是专门培养演讲演技的,
目标就是当经纪人CEO之类。
中国不也有吗?
党校。
2025年07月01日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