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美国12个州共同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关税政策违法。本周三,这起诉讼正式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特朗普无权在未获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加征关税。

【上个月,美国12个州共同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关税政策违法】
这12个州的总检察长不仅对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提出异议,还反对特朗普在2、3月份宣布对中国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换句话说,特朗普过去几个月宣布的所有对华关税必须“归零”。
期间,控辩双方围绕1977年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该法是特朗普加征关税的主要依据。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加征关税的权力属于国会,在非紧急状态下,总统无权征收关税。
不过,随着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遭遇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尼克松成为首个绕过了这一限制的美国总统。他引用1917年《对敌贸易法》中的条款,在一段时间内全面加征了10%的关税。

【控辩双方围绕1977年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此后。美国国会通过了1974年贸易法,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在150天内加征临时关税,应对国际收支危机——这种危机属于“紧急状态”的一种,因此不违宪。
1977年,美国通过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使得《对敌贸易法》只适用于战时(当然也属于“紧急状态”),而《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则适用于和平时期。
根据该法的规定,美国总统如果希望援引《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采取措施,那么他必须先宣布一项紧急状态(防止违宪),而其中的相关威胁需要全部或绝大部分来自国外。这一紧急状态每年需要经过国会的评估以确定是否延续。
因此4月2日特朗普在宣布“对等关税”前,他先宣布的是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样自己才能合法地绕开国会、在不违宪的情况下加征关税。

【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加征关税的权力属于国会】
包括在2、3月份两次对华加征“芬太尼关税”前,特朗普也先是宣布了“国家紧急状态”。
总之,“国家紧急状态”就是一把枪,哪里加税点哪里。
显然,特朗普正在滥用《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赋予他的权力:美国是否真的陷入“紧急状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要想办法加关税。
而这就是此次控方提出的主要论点:特朗普宣布的紧急状态不合理,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关税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
在诉讼书中,12个州的总检察长指出,美国宪法规定,征收关税的权力属于国会,总统只有面临来自“国外的异常和特殊威胁”时才能宣布紧急状态并征收关税,特朗普的行为不仅引发了美国的经济混乱,而且颠覆了正常的宪法秩序。

【特朗普的行为不仅引发了美国的经济混乱,而且颠覆了正常的宪法秩序】
他们强调,国会从未授予总统加征此类关税的权力,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甚至是社交媒体发文等方式宣布关税“已经构成违法”——4月2日之后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一系列关税,最开始都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的,然后才是白宫确认。
在此次法庭辩论中,面对各州的指控,特朗普政府的律师辩称,总统的紧急状态不应受司法审查,因为此事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美国国会才有权干预。
他强调,与中国等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掏空了美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特朗普才认定国家应该进入紧急状态。针对关税的禁令将“极具破坏性”,因为美国政府正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

【在“对等关税”暂停的90天内,美国政府正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
对此,控方代表回应道:“关税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但它必须符合法律……我们不能只是说‘嗯,总统这样做会对美国更好’,然后在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就允许他这么做。我认为我们不能这样做!”
包括这场诉讼在内,围绕特朗普的关税,美国政府如今面临着整整八项诉讼,其中六起由国际贸易法院审理,剩下两件则由联邦法院来审理。
实话实说,尽管地方上的反对声音声势浩大,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官司都要打很久,甚至最后可能会打到最高法院,而届时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税谈判或许早就结束了。
早在特朗普1.0时期,他就曾面临类似的诉讼,指控其宣布的关税非法,但最终裁决结果是对特朗普有利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界定“紧急状态”的含义,给美国总统留下了较大的自主裁量权,法院则难以界定特朗普宣布的“紧急状态”是否属于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