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暂停 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图)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苹果将大部分运往美国的iPhone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正当印度朝着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迈出一步时,美国与中国突然宣布达成贸易“重置”协议,可能为新德里的制造业野心泼下一盆冷水。

上周,美中双方在瑞士达成了一项协议。特朗普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一夜之间大幅下调,从原本高达145%降至30%;而对印度的关税维持在约27%。

德里智库全球贸易研究所(Global Trade Research Institute, GTRI)的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认为,从中国转向印度的制造业投资有可能“停滞”或“回流”。

“印度的低成本装配线或许能够生存下来,但附加值的增长已面临危险。”

这种情绪变化与上月德里的繁荣活力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苹果公司表示,将把大部分销往美国的iPhone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

生产转移仍有可能继续推进。即使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他曾直接告诉苹果行政总裁库克(Tim Cook)“不要到印度设厂”,因为“那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沙兰·沙阿(Shilan Shah)在美中协议宣布前的一份投资报告中指出:“短期内,印度确实有条件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商品供应者。”他指出,印度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中,有多达40%“与中国出口类型相似”。

有早期迹象显示,印度出口商早已开始填补中国生产商留下的空间。根据一项印度制造商调查,印度的新出口订单飙升至14年来的高位。

日本野村证券(Nomura)也指出,越来越多“间接证据”显示,印度正逐步成为“贸易转移与供应链重组”中的胜利者,特别是在中低技术制造领域,例如是电子产品、纺织品及玩具等。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美国和中国同意降低两国间贸易商品的关税。

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中近期宣布达成贸易“重置”,两国之间的更深层次战略脱钩将在长远上对印度有利。

首先,在实施了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后,莫迪政府现时更加愿意向外国公司敞开大门,这可能会带来顺风。

此外,印度与美国正就一项贸易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可能使印度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处于有利地位,从所谓的“中国出走”(China Exodus)中获益——因为全球企业正在转移业务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与此同时,印度刚与英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定,大幅降低包括威士忌与汽车在内的受保护行业关税,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预示新德里亦会在印美谈判中作出让步。

然而,这股乐观气氛仍需谨慎看待,原因不止一个。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索纳尔·维尔玛(Sonal Verma)与奥罗迪普·南迪(Aurodeep Nandi)在月初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重返竞争,同时巿场也“没有完全放弃其他亚洲竞争对手,越南等国家仍然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因此,印度若要把握此一机遇,必须在关税优势之外,进一步推动认真的便利营商改革。”

长期以来,印度严峻的营商环境令外国投资者却步,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约为15%,二十年来几乎未见突破。

莫迪政府推行“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PLI)等政策,实际成效仍属有限。

印度政府智库、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亦坦言,印度在吸引从中国撤出的外资方面“成功有限”。该组织指出,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国凭藉更低廉的劳工成本、简单税法、较低关税以及积极的自由贸易协定,出口规模扩大,而印度则落后。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印度尝试扩大制造业,成效甚微。

根据野村证券的分析,印度持续依赖中国提供iPhone等电子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件,限制了印度从这一波供应链转移中获利的能力。

德里智库全球贸易研究所的斯里瓦斯塔瓦向 BBC 表示:“只有当更多手机零件在本地制造,印度从生产iPhone获得的收益才会增加。”

根据他的说法,目前每部在美国销售的iPhone,苹果可赚逾450美元,但印度仅获少于25美元,尽管出口统计会将整部iPhone的售价(约 1,000 美元)列为印度出口额。

“单单在印度进行组装作用不大,除非苹果及其供应商也开始在印度生产零件并从事高价值工作。如果没有这一点,印度只有很小的份额,出口数字只会在纸面上增加——反而可能会引发美国更多审查,印度却不会获得真正的经济利益。”

德里智库全球贸易研究所同时指出,这类组装工厂创造的就业质素不高。

与2007年诺基亚在印度南部城巿钦奈(Chennai)建厂、供应商同时进驻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大多进口零件并争取降低关税,而不是在印度建立供应链。”斯里瓦斯塔瓦解释。

他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所做的投资可能低于印度“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所获得的补贴。

此外,外界也担忧中国出口商可能利用印度转口商品至美国。

印度政府似乎并不排斥这个方向。

该国首席经济顾问去年曾表示,应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在印度设立出口导向型工厂,藉此促进本地制造业发展——某程度上承认印度工业政策成效有限,并未实现目标。

但专家提醒,这样可能进一步削弱印度发展本地技术和发展自身工业基础的能力。

这一切显示,在苹果等大企业引人注目的声明以外,印度距离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物流、建立监管稳定性。”斯里瓦斯塔瓦在社交媒体呼吁决策者。

“让我们明确一点,美中这次的重置只是控制伤害,并非长远之计。印度必须打长期战,否则会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