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F-16战机
根据乌克兰空军的官方描述,飞行员在放弃飞机前进行了一番操作,让其避免了撞向居民区。由于具体事故位置并不明确,根据以上内容大致可推测出F-16战斗机的活跃区域在相对安全的乌克兰中西部,因为只有这里才有大量的乌克兰平民住宅。
F-16战机到达乌克兰后由于被视为高价值资产,因此并没有直接大规模参与和俄罗斯空天军的制空权争夺,基本都“龟缩”在乌军防空安全区执行空中拦截任务,打击飞行速度比较慢的俄罗斯巡航导弹或者无人机。然而即便如此,乌克兰F-16还是事故频发,至今已经坠毁了3架。
2024年的8月乌克兰F-16战斗机首次出现战损,该机被俄罗斯的防空导弹击中,绰号“月亮鱼”的飞行员奥列克西·梅斯阵亡。2025年4月份,乌克兰26岁的飞行员伊万诺夫驾驶F-16战斗机在苏梅州被俄防空导弹击中。乌克兰称这次损失并非俄罗斯所为,但承认损失确有其事,如今的则是第3架了。
如果再算上俄罗斯之前宣布过但没有被乌克兰承认的两次F-16战损,乌克兰F-16战机的损失情况可能要高于外界认知。

▲F-16战机
乌克兰官方向来对于F-16战斗机的损失情况向来讳莫如深,除非出了人命实在隐瞒不住,一般情况下只会将其归结为所谓的“技术故障”,不愿意承认被俄罗斯击落。那么这次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根据当时的情况大部分外国媒体推测,F-16是在执行拦截任务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不当”,由于飞行员靠目标距离太近,最后撞上了巡航导弹或者无人机爆炸后产生的碎片。
和上一次事故中26岁的乌克兰空军上尉帕夫洛·伊万诺夫根本没来得及跳伞的情况不一样,这次乌克兰飞行员似乎有非常充分的反应时间。所以上一次被俄罗斯地空导弹击中的概率更高,而这一次则大概率是飞行员自己的“操作失误”或者“意外”。
对于F-16这样的第4代战斗机来说,即使是乌军得到的二手早期型号F-16A/B,拦截空中慢速飞行的目标也并不困难。但乌克兰媒体特别提到,飞行员使用“机炮”击落了这些目标,这就显示出乌克兰的F-16非常缺乏空空导弹,数量严重不足,只能让飞行员冒险靠近对方使用机炮。

▲乌克兰的F-16战机
F-16战机装备M61系列机炮,为6管20毫米口径加特林机炮,最大射速每分钟6000发。在美国空军中,该机炮一般只是象征性的备弹500多发,但到了乌克兰这里它则不得不当做“主武器”使用。F-16战斗机能够挂载的导弹类型非常丰富,包括射程10余公里的AIM-9“响尾蛇”,射程50公里的AIM-7“麻雀”,以及射程超过100千米的AIM-120。这些导弹的价格非常昂贵,动辄百万美元,美军自己都不可能随便用。
乌克兰的F-16战斗机都是别国凑出来捐赠的,导弹的数量自然不可能想用多少就有多少,更是没有资金花钱买。这样的情况下,F-16的出动频率已经降低。F-16也可以挂载一些空面武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比如AGM-65“小牛”或者GBU系列,但打击战斗前线的风险非常高:这里的俄军防空导弹非常密集。且在有预警机协同的情况下,俄军随时可能进行超视距打击,F-16大概率有去无回。

▲F-16战机投射“风暴阴影”
F-16到达乌克兰之前没少被描述为“抗俄神器”,但事实明显不是这样。除了缺乏武器弹药外,F-16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飞行员训练不足。早在去年外国媒体曝光乌克兰精选了数十名飞行员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学习F-16战斗机驾驶时,就被质疑“英语太差”。
英语这件事看似非常简单,却严重影响到了乌克兰F-16战斗机的实际作战效能。一方面F-16的大量操作界面全部使用英文进行标注,看不懂严重影响战斗力,很多高难度操作就无法完成。另一方面乌克兰对F-16没有多少使用经验,需要北约军官进行指挥。如果听不懂英文指令,F-16在西方情报体系的协同下执行控优任务。
这还不是全部,由于着急着装备F-16,来自10余个国家的F-16战斗机教官团,大幅度削减了乌克兰飞行员的课程安排。
原本需要两年的课程被压缩到了短短的11个月之内完成,大量课程被摒弃。尽管乌克兰飞行员基本都有米格或者苏系列战斗机的丰富驾驶经验,但毕竟北约武器系统与之差别很大,很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学习。西方教官团砍掉了一个重要课程就是对地打击,这被认为是“无用课程”直接省略。
另外大量对F-16底层理解的课程也直接被忽略。简言之,乌克兰飞行员对这款战斗机的理解并不足够,快餐式培训产生了后遗症。如果他们就像是“速成班”一样只是学到了皮毛,出事故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