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方展示疑似“大地-1”残骸)
而成功拦截印度弹道导弹的,正是巴方装备的LY-80防空系统,这套系统就是中国红旗-16的外销版本,巴基斯坦此前引进的LY-80(下文均称红旗-16)导弹的射程在40-70公里,后期红旗-16FE的外销版本,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160公里。

(红旗-16FE拦截弹残骸)
然而更多的细节显示,这个疑似“大地-1”的残骸,可能并不是被巴方拦截的“大地-1”,而是属于被红旗-16拦截的S-400防空导弹的,弹体上的俄文字母以及弹体残骸的尺寸,都表明这是一枚S-400防空系统的40N6型拦截弹,据悉,这枚拦截弹的射程号称高达400公里,就算排除一定的水分,能打到巴基斯坦境内也很正常。

(巴基斯坦境内发现的S-400防空导弹残骸)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印军战机“回逃”时,印防空部队还发射了S-400防空导弹,试图拦截巴军歼-10CP发射的霹雳-15E导弹,但却被红旗-16精准识别并成功拦截。

(印军发现的霹雳-15E导弹残骸)
所以更可能的真相是:印军有可能的确是发射了“大地”弹道导弹,巴军也确实成功拦截了,但没有更多的图片证据;倒是能够确认,巴军的红旗-16防空导弹拦截了印军S-400防空导弹(就是这么神奇)。
此外,除了发射S-400导弹和“大地-1”弹道导弹,印军还派遣大批无人机对巴基斯坦多处城镇进行了打击。印军显然是参考了伊朗打击以色列以及俄乌战场上的战法,派遣了大量类似伊朗“天竺葵”的“小摩托”袭击巴境内目标,这些无人机打击的目标非常分散,有12架掉落在了巴基斯坦境内,毁坏了多座民用建筑。在拦截这些无人机的过程中,红旗-16也是大显神威,配合巴军地面防空部队的高炮,拦截效率非常高。

(印军无人机给巴方防空系统带来一定麻烦)
有人认为,这无人机加弹道导弹的组合,很可能是印度的“有意为之”,参考俄乌战场的战术,印度先用这些低成本的无人机消耗巴军防空导弹数量,并“疲敝”巴军的防空部队,等待巴军防空部队疲惫时,再用精准的弹道导弹发动致命一击。
然而印军有2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高估了自家导弹的性能,这“大地-1”的实战如此拉胯,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低估了巴军防空部队的能力,印度导弹刚越过边境就被拦截,说明导弹刚发射的时候,就已被巴方锁定。
客观上讲,印度这次对巴基斯坦发动的军事行动,充满了对巴方能力的误判。先是出动80架战机的空战,却没想到数量处于劣势的巴空军会奋起反击,结果被歼-10CP和霹雳-15E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打掉5架战机后,印军也没有阻止任何迎战或反击,显然这次进攻任务压根没有受挫背景下的相关预案。

(印军拉胯的组织是这次“阵风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就是无人机和导弹的偷袭,印军一开始很可能抱有侥幸,认为这些无人机足以对巴基斯坦形成有效打击,但在发现无人机打击毫无建树后,才准备使用弹道导弹发动“终极打击”,最终又闹出一个国际笑话。
综合看来,可以看出印军这几次战斗准备明显不足,仿佛是“一时兴起”发起的临时打击,在遇到进攻不顺后,缺乏应对预案,对巴方真实实力完全不了解,也缺乏对巴方情报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沉浸在“印度必胜”的口号中,幻想自己可以轻松碾压,从战场轻敌被“当头棒喝”后,顿时慌乱逃跑,虽然印军使用这现代的武器作战,但他们的士兵却仍然仿佛古代的“壮丁兵”,一触即溃。

(印度阵风机队)
当然,巴方能获得如此的战果,最大的功臣显然不能忘了中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在冲突初期,印军“万国造”战机面对巴方ZDK-03预警机、歼-10CP战斗机和霹雳-15E体系化作战联合体毫无还手之力,随后印军的无人机加导弹突袭,又被中国红旗-9B、红旗-16组成的密集防空网悉数拦截,外界普遍认为,正是由于中国武器体系的加持,巴基斯坦才能如此干脆利落地赢得此次印巴冲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