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定制婴儿”事件 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组图)

 

人为了利益,总会包装出一条看似完美的路。

这几天有条新闻,引起了全网激烈讨论。

南京一家名为南京南泰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因为违规给单身女性做试管婴儿,被调查组调查了。

它违规主要在“定制婴儿”这个事情上。

单身女性可以根据喜好去定制孩子,眼皮是单还是双,想要什么肤色,以及孩子爸爸的学历、相貌、身高等等硬性指标。

甚至连孩子的性别,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男选女。

而且更“贴心”的是,他们会告诉你,提供的精子,都是来自精子库里25岁左右的小伙子。

但如果你担心“货不对板”,那么还能“面试捐精”。

直接视频面试捐精者,满意了医院再提供取精服务。

当然,学历越高、长的越帅、质量越好的精子,价格就越高。

基本每单都在10万以上,一个月能成交三四十单,属于是暴利行业。



这事被曝光后,在网上的争议很大。

反对者担心的是:

“这样以后谈恋爱前,还得做亲子鉴定。谁能保证爱上的人,不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但也有很多女性表示支持:

她们说单身女性也有生育需求,她们不想结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人结婚,但也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如果经济水平可以,为什么她们不能通过这个方式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呢?

其实买精生子、辅助生殖这件事,早已不是什么小众话题。

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捐精,甚至各地精子库,还不断呼吁年轻男性去捐精。

但在国内,其实是禁止向单身女性提供辅助生殖技术的。

而不孕不育家庭是可以通过精子库去要一个孩子的。

但医院必须得保证双盲原则,严格保密捐精者个人信息,并且每个人的精子,只能最多提供给5名女性。

更不能去定制孩子,也不能去选择生男生女。

其实这可以理解,毕竟辅助生殖,并不只是生个孩子那么简单。

会涉及到伦理、抚养等等问题,更会牵扯到代孕、卖卵等等罪行,需要严格去把控。

这也让很多单身女性选择监管没那么严格的国外精子库。

其实这件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命题。

但做出这个选择,一定要理性,知道所有的风险。

它就像硬币的两面,我们能看到美好的一面,更要看到它背后的凶险。

很多人最初知道买精生子,或许都是从网红博主叶海洋那里。

2017年,29岁的她花费50万赴美,从精子库挑选混血精子,生下了一个五国混血的女儿。

2021年,她又去了俄罗斯,花了16万生了二胎。

而2023年,她又以同样方式怀孕,最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除了叶海洋外,现在互联网上很多单身生育网红,她们也都是去欧美、东南亚,精子库里挑选精子。

如今优秀的女性很多,也更加独立。

一个单身女性,生一个自己的孩子。没有老公,没有婆媳问题。自己赚钱养家,自己照顾孩子,是很多人心驰神往的。

但当这成为一种风潮,普通人都开始心动时,大家也要看到背后付出的代价。

叶海洋能这样做,是因为她是化妆品公司的CEO,还是一位大网红。

她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经赚到了足够的钱。

如今每年她还要花费数百万元的育儿成本。



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叶海洋自己也提到:

怀孕中期,她因为无人依靠陷入抑郁。

生完孩子之后她也要面对,24小时无休的单亲操劳,以及孩子长大之后没有爸爸,甚至读书时候被同学逼问爸爸是谁的尴尬。

很多人只看到了单身妈妈光鲜亮丽的一面。

可成为一位单身妈妈,不是只赚够一个买精钱就够了。

生一个孩子或许不难,但为这个生命的未来负责,远比选一个精子要更深远的考量。



“买精生子”,其实是一条看不到凶险的路途。

首先要面对的是“货不对板”的问题。

之前看过一条热搜:8000元买常春藤优质精子。



在精子库的宣传资料里,捐赠者清一色欧美高富帅、常春藤名校背景,个人信息、家族史、体检报告俱全,甚至每条精子都配有本人录音。

这样的完美人设让不少人动心,可最后真相触目惊心:

有网友发现,精子对应的男性照片,是自己的同学。

但照片当事人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参加捐精。

而所谓的录音,也被爆出是AI生成的。



细思极恐的是,你根本不知道,那个精子到底是谁的,到底是什么质量,但就这样被包装成优质精子高价卖出。

这不是个例,之前有媒体曝光,美国一家精子库的管理员,就用自己的精子,替换了客户购买的样本。



还有人明明买的是白人精子,结果生下来的是黑皮肤宝宝。

日本还有一名女性,通过精子库生下先天愚型患儿,追溯发现捐赠者家族有遗传病史,而精子库隐瞒了基因检测报告。

所以,这些机构看似专业正规,但所谓的照片、声音、信息库,都可能是造假的。

你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优质基因里,是不是吸毒者,是不是有家族遗传病史。

买精生子,就是一场回不了头的豪赌。

试想一下真正的高学历、真正的高收入男性,怎么会为了那一点点利益,冒着风险去捐精呢?

其实更多的真实捐赠者,就是碌碌无为的普通人,甚至不乏隐瞒吸毒史、病史的群体。

除此之外,还要面对“混血劣势”的问题。

之前看过一份报告:

混血儿的疾病基因显性概率,要比纯种人要大的多。

父母的种族差距越大,孩子重组的基因差距也越大。

这些疾病基因,可能在第一代时不会显现,但在第二代第三代时就会显现出来。

而且父母来自不同种族,孩子患上罕见遗传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比如地中海贫血、白化病等等。

资本只会包装“混血优势”,却对“混血劣势”只字不提。

而可这些劣势才是未来生活里,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事。

如果你侥幸通过上面的关卡,没病没灾把孩子生下来,那么也会面临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

之前美国有位捐精狂人,通过多家机构捐赠超96个孩子。

而他后来因为好奇,就全世界去找自己的子女来认亲。



很多人觉得,买精生子孩子就只属于自己。

但在生物学上,精子捐赠者与孩子之间,永远存在血缘关联,而最不能赌的就是人性。

试想一下,万一对方是个又穷又无能的人,但凡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本事,会不会追过来胡搅蛮缠呢?

还有更现实的伦理问题。

之前加拿大一家三个男性,通过捐精,生了600个孩子,孩子长大之后相恋怎么办?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欧洲就曾出现过,两名通过同一捐赠者精子出生的同父异母兄妹相恋了。

直到婚前体检,才发现有血缘关系。

生育从来不是一场去父留子的单机游戏。

而是牵系血缘、伦理,乃至法律的复杂网络。

你永远无法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基因里永远刻着另一半代码,而这份代码,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今天写下这些,不是要否定单身生育的选择。

而是想告诉所有人,当一个人做出一个选择,一定要全面了解利弊。

要知道自己要承担些什么,要面对些什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当我们隔着屏幕,羡慕叶海洋带孩子周游世界时,也要看到她拼命加班赚养娃费,抱着发烧孩子奔走在医院的场景;

当我们被去父留子的自由击中,也要想想孩子某天询问“爸爸是谁”的回答。

科技确实像一把钥匙,给很多人打开了新的魔盒。

但盒子里除了自由美好,还有无数看不见的暗礁。

婚姻这个制度,之所以能在人类世界一直传承下去,一定是因为有它特殊的原因。

婚姻,也许不是每个人唯一的答案。

如果真的决定踏上这条路,请务必摒弃想象中的光环,请务必对“单身生子”祛魅。

当你看过所有光亮背后的阴影,依然坚定地说“我准备好了”。

那么,请攒够抵御风险的钱,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比起定制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能托住生命的大人。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