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位于中国杭州的总部,摄于今年2月。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已成为该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关键特征。 Long Wei/VCG via Getty Images
阿里巴巴总部的礼堂里挤满了出席会议的人,他们有的靠墙而立,有的挤坐在阶梯上。数百名中国小企业主全神贯注地听着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代表们讲话,代表们先后登台向与会者保证,中国在美国令人瞠目结舌的关税面前仍然具有韧性。
“大概从4月初到现在我们也在跟非常多的角色做研究,做研讨,”阿里数字营销高管王珊说。“这样的一个政策环境下,这样的一个快速变化的状态下,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这个姿态来面对。”
“那么一致的判断是,生意还是要出去的,”她继续说道。“我们认为它最后考验的是我们自身的能力。”
这种战场思维模式已成为在网上向美国销售商品的大量中国商人的常态。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关税威胁:美国是中国线上贸易的最大出口市场,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线上贸易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美国。这其中包括美国个人消费者从Shein平台购买的廉价泳衣,或从Temu购买的2美元的压蒜器,也包括美国小企业主从敦煌网或阿里巴巴等平台批量采购后转售给消费者的商品。
这场在阿里巴巴总部杭州举行的会议让人们得以一窥中国是如何成为电商领域巨头的。会议还显示了该行业可能会怎样度过目前这场危机。
中国在电商领域的成功已成为其经济腾飞传奇的一个核心篇章。很少有人比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更能代表这个国家在短时间里从赤贫到巨富的历程,马云曾是一名英语教师,后来成了一名电商企业家,最终跻身于世界巨富之列。

广州一家为Shein服务的服装厂,摄于本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得以实现这种人生转变的部分原因是,中国为支撑本国的出口机器构建了庞大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仅包括工厂、营销商和物流企业,也包括代发供应商,它们代表卖家进行采购和配送;还有在短视频应用上做直播,用狂欢方式兜售产品的主播;以及专门帮助中国的无数小企业主走向国际市场的私人指导。
中国政府近年来也将跨境电商业务作为优先事项,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杭州到处可见明亮的高楼大厦,其中不少都为电商创业者提供租金优惠的办公空间。
现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政府和企业对电商的支持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杭州的官员们已承诺帮助企业转向美国以外的市场,为它们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书支持。亚马逊以前在杭州就有一个培训中心,为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的人提供培训,上周,亚马逊的员工也为自己的商户办了一次有关关税问题的培训。
所有想了解海外销售的人都可参加阿里巴巴的会议,公司员工向参会者保证,公司将协助他们办理海关手续。此外,网络电商平台也已承诺提供千亿资金,帮助出口商开拓国内市场。
因此,前来阿里巴巴总部开会的许多商人虽然有所担忧,但并未却步。
36岁的邱蕾丝打算开设一家向欧美零售商销售大码服装的网店。她说,她会把关税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就是要让美国商户觉得他们自己的不公平是他们自己人来的,”她在阿里巴巴礼堂外的一家咖啡店里说道。(从咖啡店的繁忙程度可见阿里巴巴的这次会议吸引了多大的关注,咖啡师说,顾客下单后要等50分钟才能拿到饮料。)
邱女士并不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因成本更高而望而却步。她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五金厂,以前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美国,但他们已把部分卖不出去的库存以略低的价格卖到了印度。
“他会把让利让给对我们友好的人,”邱女士谈到自己的父母时说。“少个美国,有很多国家出来。”

去年一个购物节期间北京的一个送货点。 Jessica Lee/EPA, via Shutterstock
事实上,中国战略布局的一个关键部分正是将出口渠道延伸到其他国家。即使在美国最近的这些关税生效之前,由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中国的企业家们已将注意力转向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但这种转向的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那些主要以美国客户为主的中国企业来说。
肖恩·赵(音)的公司HyperSKU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公司帮助外国的小企业主从中国工厂采购商品,比如瑜伽垫。他业务的大约一半来自美国,随着关税不断提高,过去几周他一直在修改提供给美国客户的成本估算。
为了应对关税,他已大幅削减了在美国做广告的预算,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欧洲市场。
他还把注意力转向个性化的商品,希望消费者愿意为这类溢价商品埋单,比如刻了名字的耳环,或镶了宠物照片的项链。他说,这些商品最好地体现了中国供应链在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尽管如此,他预计今年的收入至少会减少20%。
“市场上一定有一些在你的可控范围之外的因素,比如说像这样的政治因素,”正在杭州一家高端商场吃午餐的赵先生说道,这个商场本身就是杭州作为中国高科技之都地位的展现。“你就评估说在最坏打算情况下,公司是不是能够经营得下去,对吧?把账算清楚。”
阿里巴巴大会上的乐观情绪或许还将遭遇其他现实挑战。
一些卖家提出将货物通过第三国转运美国的办法来规避关税。但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一些国家已承诺打击这种做法。

上海的洋山港,摄于今年2月。 The New York Times
一些人也说,放眼海外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必需。中国的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且由于经济放缓,人们不愿消费。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在如此热衷于推动跨境电商的原因之一。
“这个市场就是这么大,然后我们商家其实现在已经出现饱和了,所以分到的那杯羹可能就会越来越小了,”27岁的傅思聪(音)戴着时髦的方框眼镜,他和两个朋友一起经营一家销售汽车饰品网店。国内业务去年下降了约20%后,他决定尝试利润率普遍更高的欧洲和美国市场。“但是其实做得好不好,我们还是得做。”
真正支撑创业者信心的不是政府的补贴或电商平台的保证,而是这种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杭州有许多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起梦跨境写字楼位于其中一个园区,在这里,30岁的李桐梓(音)对自己销往美国的手链和算命饰品的销量大减毫不在意。尽管国内市场的利润率低,他仍将加倍押注中国市场。
“无非就是赚钱多少而已,”他说。“我们赚一毛我们都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