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来讲,除了沙拉菜,都是预制的。牛奶,预制的,配料表要两页。酸奶,配料表赶上元素周期表。牛肉饼,预制的。披萨,预制的。奶酪,预制的。意大利面,保质期5年起。甚至冷冻牛排,保质期动辄好几年,谁敢吃。国外即便是米其林三星也不敢说自己不用预制菜,那些调料都是事先做好了,甚至也是很多种预制调料混合物。我觉得吧,罗永浩这人有大病,初中肄业生,天天怼天怼地。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从食物可以预制发展起来的,让我们脱离了对原始材料的从头加工,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科技研究工作。我本身不排斥合理剂量的食品添加剂和冷冻保鲜剂,这让内陆的普通人人可以吃上不输于海边口感的海产品。我们不需要喝牛奶去喝现挤的,吃牛排吃现杀的。也不需要想吃酱油从豆子开始原始发酵。如何定义预制菜,我认为所有单独材料的保鲜处理现在都不能算预制,而提前制成只需加热就可以上桌的算是预制。比如隔夜菜,冷冻披萨,输于预制,而卤味拼盘,豆腐,烤肉串等,他必须预加工。至于说要炖8小时的佛跳墙,你说不吃预制,没人能在那边等8小时等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