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5楼::
。
无论当时随意还是故意,都是不怀好意,都是你口中的野心家。
1. 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控制了柬埔寨和老挝,泰国(暹罗)则保持独立但受到英法夹击,必须与两国谈判边界。
1904年,泰国和法国签订条约,大体以山脊线作为边界标准。
1907年,法国殖民政府绘制了详细地图,将柏威夏寺划在柬埔寨一侧。
2. 法国为何这样画?
随便还是故意?历史学界有两种解释:
✅ (1)“随意”说
测绘人员工作粗糙,并未严格按照“山脊线划界”原则。
当时地图制作技术有限,地形测绘误差较大,边界线偏移在殖民地图上并不罕见。
✅ (2)“故意”说
法国殖民者希望扩大对柬埔寨的控制范围,将重要寺庙收入版图,强化殖民正当性与文化影响力。
柏威夏寺是高棉文明象征,法国当局对吴哥遗址、柏威夏等皆投入大量考古和修复资源,体现其“文化殖民”策略。
3. 哪种说法更接近真相?
多数国际法与殖民历史研究者认为:
既有随意,也带目的。
法国测绘人员未完全遵守条约的山脊原则,但法国并未更正,反而在外交上维持此界线,使其合法化。
➡️ “技术疏忽 + 政治默许 = 既定事实”。
4. 后续
1962年,国际法院判决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主要依据就是法国绘制的地图以及泰国当时未正式抗议。
但周边地区主权依旧有争议,两国军队曾在2008–2011年爆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