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
|
①加强与中国的联结是澳大利亚的利益选择。美西方游牧海洋文明是一种利益掠夺型文明,利益至上。这个文明的特点就是群体部落化、利益私有化、生存斗争化。 澳大利亚作为美西方的直系海外殖民地,只能说是一半身子在西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澳大利亚出于生存的本能逻辑在美西方家底渐空的时候,既面临自己的困窘,同时也面临来自美西方的勒索与压迫。 澳大利亚政府政府与中国进行独立的事务接触既是为了谋取生存突破口,也是为了平衡来自美西方阵营的压力。 打个比喻──澳大利亚就像被美西方早年逐出家门的亲兄弟,说亲,也亲;说不亲,就真的不亲,只看利益格局。 至于台湾,台湾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军实现了割据,就失去了政权独立性,之后又在产业经济方面完全融入美西方经济圈,台湾已经完全被美西方掌控命运,台湾实质上是美西方的“家奴”。台湾偶尔可能会跳反一下子,但只要借命,就会在被美西方“瞪眼”后立即变回到他应有的奴才姿态。这是由台湾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客观境遇决定的,这与意识形态政治无关。 ②历史上的澳大利亚通过追随美西方祖源之地的那些殖民强国谋取分利,但是,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变到目前的阶段,美西方已经无力再带领澳大利亚获利,澳大利亚产生出了生存危机,而中国恰恰是大变局中的关键力量,澳大利亚出于现实逻辑,需要管理控制、消除与中国的矛盾。 由澳大利亚的自身的地理地缘、政治文化、人口经济军事等等实力与生存出发,澳大利亚必须开始走“中间路线”,在中国与美西方之间找平衡点,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美西方,因为,现在的美西方已经穷于自保。 ③澳大利亚的这种政治经济行为并不是新近出现的,而是澳大利亚一直以来的国家路线。 记得吗?澳大利亚早些年的庞大的购买欧洲潜艇的计划,后来被美国搅黄,变成了现在的美国最大海外核潜艇舰队计划。 其实,无论是澳大利亚购买欧洲潜艇计划,还是现在的美国核潜艇舰队计划,对于澳大利亚来说,都不是奔着实现舰队成形去的,都是通过这个军事计划向欧洲(法国)及美国的军工产业支付一个相对于上千亿美元整体计划的一个很小比例的费用,比如一二十亿美元,至多一百亿美元来换取美西方对澳大利亚的“认亲”,从而被美西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接纳为“自己人”。 之前五百亿欧元金额的欧洲潜艇计划,澳大利亚已经在花费了二十来亿后变成了现在的一千亿美元美国核潜艇计划,我觉得,它也会在未来变成另一个“大饼”,或者无疾而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