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评论人:鹿特丹丹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4年03月27日 15:23:41 【回复】
舆论热点与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一说源于混沌理论。通俗地讲就是, 一件小事可能引发巨变。
比如说, 一个叫黄帅的北京小姑娘在日记写下了对老师的不满, 引发了全国性的批判师道尊严的活动。一个塞尔维亚年轻人在萨拉热窝的小桥上开了两枪, 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等; 都是蝴蝶效应的例子。
有些舆论热点, 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但更多的不会。 每年一度的蛋炒饭热议, 不会引发任何效应。该舆论早已充分发酵,能引发早引发了。朱令案作为舆论热点,多年来 也已经充分发酵。现在群情激昂,不论什么走向, 对凶手的个人命运可能有影响, 但不会产生任何巨大的社会反响。
各路大侠热血键盘侠每天不辞劳苦地在网上就各种话题发帖激辩,可能是希望他们的言论能产生社会影响,帮助催化社会变革。这个动机是积极的, 有抱负。但由于他们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正确判断。结果净整些没用的,无稽无聊的话题。虽然时不时上了热搜,但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层面上,没有任何贡献。
在嘈杂纷纭的社会舆论中, 准确地找到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导致社会进步与变革的热点, 需要知微见著的洞察力。目前 网上话题, 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的, 依鄙人管见,大概只有"哈佛博士事件"的真相。
"哈佛博士事件"案至今已持续二十多年, 包括几个主要部分:二十多年前中国青年报对当事人哈佛博士的污蔑诽谤; 近年中国网特网警配合中青报在海外媒体对披露真相帖子的打压; 近期共青团中青报的杀手在纽约、加州等地对当事人的追杀。
"哈佛博士事件"已经被德国政府认定为政治迫害。路透社也发了通稿报道。但网上网下,墙内墙外, 都鸦雀无声。为什么?因为中国网警网管大外宣和他们在海外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代理人, 暗地里强力封杀。(不信, 你把路透社的报道发到微博上去, 或者链接到海外中文维基条目"哈佛博士事件"上, 看看会发生什么。)必须承认,中国网管外宣口里有高人,他们预见到哈佛博士事件这个话题, 如果放开,会具有爆炸性的社会后果。
它是一个匪思所夷史无前例的迫害案。它的受害人不是一个本科生, 一个中学生, 甚至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留美博士。它的施暴者不是受害人的同学, 老师, 混混, 也不是一个官员,城管,警察,而是由一个公权力加持的媒体。巧的是, 这个媒体和它后台, 共青团和中共团派, 正是这届党中央正在清除而尚未清除干净的残渣余孽。
那么, 如果中国公众知道了哈佛博士事件真相, 引爆了连锁反应,会导致什么样的最终结局呢?
第一,它可能会导致"中国青年报"的灭亡, 继而是官媒的取消。 中国会变得像美国等许多民主国家一样, 成为政府不办媒体的国家。那将是巨大的进步。没有中青报那样肆意妄为造谣惑众的官媒,这个世界將安详静好多了。
第二,它可能会导致"中国共青团"这个群众组织的土崩瓦解。那是中国年青人的福音。许多人不知道,中国 共青团阻碍了中国年青人的发展。(为什么?在欧美名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 同龄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往往不如同龄的印度学生、东欧学生等等。因为中国年青人难啊。上学时,共青团组织要求你积极要求进步 。所以中国年青人要一心两用, 不像能外国年青人那样可以一心专注读书。)
不要以为这些是非常遥远的愿景, 只要哈佛博士事件的真相能在中国传播发酵,这些愿景就可能发生。
3  4 
↓↓↓ 共 1 条评论 ↓↓↓
评论人:sophrosyne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4年03月27日 18:24:07 【回复】
能不能细说说哈佛博士事件?
这么大的事我都没听说过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蝴蝶效应?15岁少年遭13岁少年捅死 嫌犯被抓 家属回应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