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很多人对“圣人”理解就有错误。圣人是因为他想成为圣人吗?那些圣人是天生圣人,本身就天才,又知行合一,后天进步,还得到机会施展。
比如文圣孔子,咱不说道德方面,毕竟孔夫子本人就是道德先生。就说他对教育的理解,是有教无类。用教育提升人格和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认知实现,“人”的提升。这个概念放到当今,都走在人权的最前面。西方要等两千年,马丁路德才有了懵懂的普及知识的概念,还不是普及教育。
再说武圣,关羽,岳飞。关羽只打过内战,襄樊战役带3万兵打曹操襄樊集团十几万精锐,全歼曹军,俘虏三万曹军。史书评价“威震华夏”。历史上得到这样评价的,还有冠军候霍去病。陈庆之,虞韵文都没这样的评价。武圣岳飞,就不说了,全家死那么惨。临刑,拔下衣服,露出“尽忠报国”。。
咱不说“圣人”。就说传统上,文庙十哲,武庙十哲。。这些人哪些能模仿?全是天纵奇才,身世曲折,著书立传,后人百看不厌,进了课本要背诵的。
谁看得起,小学文化,靠权势斗争,权倾天下,祸国殃民,怨声载道的?对不起我说的不是严嵩(严嵩是大学士),我说的是魏忠贤,刘瑾,王振。。这样的家伙。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