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查看原文:
美国大罢工进展:工会妥协,将涨薪幅度要求降至30%(图)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评论人:
猫仔
[♂品衔R2☆♂]
[
个人频道
]
[
个人动态
]
发送时间:
2023年10月03日 20:58:42
【回复】
回复
66
楼:
毛时期,中国人穷成啥样了,多少人被文革害了一辈子。还真是丰功伟业。你问问大多数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哪个喜欢文革。土改,占用私人财产的那种吗?
赞
踩
↓↓↓ 共 3 条评论 ↓↓↓
评论人:
大地阳光
[★品衔R5★]
[
个人频道
]
[
个人动态
]
发送时间:
2023年10月04日 12:14:00
【回复】
多少人被文革害一辈子?
不就是那几十万右派知识分子加上地主豪绅和资本家嘛。
除了它们外,谁不热爱新中国?
土改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最重要的改革。
彻底跳出每个朝代中晚期土地兼并,阶层固化的死循环。
尽管经过邓的单干折腾,中国依然享用着土改的红利。
土改是新中国几乎所有的发展的基础。
印度就是反面教材。
赞
踩
2
评论人:
大地阳光
[★品衔R5★]
[
个人频道
]
[
个人动态
]
发送时间:
2023年10月04日 12:09:51
【回复】
民国时期饥荒简述:
1、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饿死1000多万人,涉及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2、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
,死人数不详。
3、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饿死1300多万人,以陕西、甘肃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
、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从1928年延续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
大约1000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多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难民估计达五千万左右。
4、1931年饥荒
:长江1931-1949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人,水灾后因饥饿、瘟疫
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
5、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6、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
: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
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肃死人数目亦不详。
7、1941年广东大饥荒
,死人数不详。
8、1942年中原大饥荒: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1000万众的河南省
,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
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妇女售价累跌至平时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只及过去的三分之一。(这里面有些人祸)
9、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0、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
﹑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11、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
”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
就饿死9万余人
对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比同时期非洲人的平均寿命高5岁。到1979年,中国人均寿命是68岁,比同时期印度人
高14岁。
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剑桥中国史)
============
这是你想念的自由自在的民国?一个单干的年代?一个自由经济体?
赞
踩
1
评论人:
大地阳光
[★品衔R5★]
[
个人频道
]
[
个人动态
]
发送时间:
2023年10月04日 12:08:42
【回复】
穷?要看参照。
比起建国前,那是好得多了。
同样,现在比80年代好N倍,是不是意味着80年代就是一文不值?
赞
踩
评
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美国大罢工进展:工会妥协,将涨薪幅度要求降至30%(图)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
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更快更便捷,留园手机客户端下载
|
留园《信息市场》免费发布,推广!
新闻速递首页
|
注册留园笔名
|
即刻热度新闻
|
热评新闻排行
|
评论区公告
|
留园社区网选董事
|
【繁體閱讀】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