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TPU逆袭英伟达 创始人一夜之间跃升全球前三

来源:机器之心


编辑:杨文、+0

谷歌股价涨疯了。

11 月 25 日美股开盘前,谷歌母公司 Alphabet(NASDAQ:GOOGL)股价飙升 2.4% 至 326 美元,刷新历史新高。事实上,这一涨势已延续数日,仅在前一交易日,该股就大涨 6.2%,过去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 11.5%,近一个月涨幅更是高达 22%。

截至 24 日收盘,Alphabet 市值约为 3.84 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英伟达和苹果。按照 25 日盘前涨幅计算,该公司只需较前一日收盘价再上涨不到 5%,即可突破 4 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英伟达、微软和苹果之后第四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从年度表现看,谷歌无疑是 2025 年迄今表现最为耀眼的「Magnificent 7」(科技七巨头)成员。截至 24 日收盘价 318.47 美元计算,其年初至今涨幅已高达 87.79%,遥遥领先于英伟达的 35.94%、微软的 12.46%、苹果的 10.18%,以及 Meta、特斯拉和亚马逊均不足 5% 的涨幅。



股价的持续飙升直接推动了两位创始人的财富排名大幅跃升,全球富豪榜大洗牌。拉里・佩奇以 2684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富豪,谢尔盖・布林以 2488 亿美元位列第三。这一变化意味着他们成功超越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仅次于特斯拉 CEO 马斯克。

值得注意的是,在谷歌两位创始人财富飙升的同时,甲骨文创办人拉里・埃里森近期却遭遇财富大幅缩水,从此前的高位排名中跌落。



股价飙升背后,AI 领域双重突破

推动谷歌股价持续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两大重磅利好。

一是 Gemini 3 惊艳亮相。 上周,谷歌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Gemini 3,它凭借卓越的速度、性能和功能获得业界和消费者广泛赞誉。在多项测试中,Gemini 3 的表现优于 OpenAI 的 ChatGPT-5。谷歌将其快速集成到搜索服务的决策,激发了市场对其 AI 商业化前景的强烈信心,直接推动上周股价走高。



一是 AI 芯片业务迎来重大突破。 周一,The Information 报道称,Meta Platforms 正考虑于 2027 年在其数据中心使用谷歌的 AI 芯片,这笔交易对谷歌来说可能价值数十亿美元。谷歌刚刚发布的第七代 TPU「Ironwood」是目前性能最强大、能效最高的定制芯片。

这笔潜在交易的战略意义重大。Meta 是全球 AI 基础设施组件的最大买家之一,而英伟达是 AI 芯片的领先供应商。如果 Meta 选择谷歌 TPU 而非英伟达产品,表明业界对谷歌芯片性能充满信心,这一潜在交易可能让谷歌抢占英伟达约 10% 的年收入份额,为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增收入,并确立谷歌在 AI 硬件竞赛中与英伟达正面竞争的地位。

谷歌云 AI 基础设施负责人在全员会议上透露,为满足人工智能服务的爆炸式需求,公司必须每 6 个月将计算能力翻倍,并预计未来 4-5 年内需实现 1000 倍的算力增长。

英伟达紧急发声:我们依然领先一代

谷歌来势凶猛,英伟达坐不住了。

周二,针对华尔街关于谷歌 AI 芯片可能撼动其 AI 基础设施统治地位的担忧,英伟达(Nvidia)回应称,其技术依然「领先全行业整整一代」,并强调其平台兼容所有 AI 模型。



此前有报道称 Meta 可能采购谷歌 TPU,导致英伟达股价跌 3%。对此,英伟达强调,相比谷歌针对特定功能设计的 ASIC(专用集成电路),其 Blackwell 架构芯片在性能、通用性和互换性上更具优势。

分析师指出,英伟达凭借其图形处理器(GPU)占据了 AI 芯片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然而,谷歌的自研芯片在最近几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视为昂贵但强大的 Blackwell 芯片的有力替代方案。

与英伟达不同,谷歌并不对外出售其 TPU 芯片,而是将其用于满足内部需求,并允许其他公司通过 Google Cloud(谷歌云)租用算力。

「我们看到市场对我们的定制 TPU 和英伟达 GPU 的需求都在加速增长,」一位谷歌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同时支持这两种硬件。」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本月早些时候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谈到了日益激烈的 TPU 竞争。他指出,谷歌本身也是英伟达 GPU 的客户,而且 Gemini 模型完全可以在英伟达的技术平台上运行。

他还提到,自己与谷歌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保持着联系。

黄仁勋透露,Hassabis 曾给他发短信说,科技行业关于「投入更多芯片和数据将创造更强大 AI 模型」的理论,通常被 AI 开发者称为「缩放定律(Scaling Laws)」, 依然有效(intact)。英伟达认为,缩放定律的持续有效将进一步推高市场对其芯片和系统的需求。

谷歌成功翻盘五大原因

2017 年,谷歌用一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为大模型时代奠定了基石。然而,过分担忧安全与品牌声誉,谷歌将先发优势拱手让给了全力投入 GPT 研发的 OpenAI。

2022 年底 OpenAI 推出 ChatGPT 时一炮而红,谷歌紧急推出的 AI 聊天机器人对话过程却磕磕绊绊、问题频出,当时很多关注谷歌的人都批评 CEO 皮查伊,甚至有人要求他辞职下台。

但随着新一代模型 Gemini 3 的问世,局势已彻底改变。近期,包括 Salesforce CEO 贝尼奥夫在内的行业领袖纷纷转向谷歌产品,标志着谷歌已成功重塑市场信心。

在这场事关科技巨头未来的 AI 竞赛中,谷歌究竟是如何从最初被 OpenAI 压制,到如今实现强势逆袭的?有媒体深度分析了背后的五大关键原因。

Gemini 3 大受欢迎

Gemini 3 自上周公测以来口碑爆棚。它不仅在编程、设计和分析能力上全面超越前代,更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力压竞品。根据 Business Insider 实测发现,Gemini 3 在网站设计和基础游戏开发方面也游刃有余,这使其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代码编写。

新模型的发布有力地回击了关于「谷歌已大幅掉队」的质疑,同时也缓解了人们对「缩放定律(Scaling Laws,即 AI 模型随数据和算力增加而变强)失效」的担忧。自 11 月 18 日发布 Gemini 3 以来,谷歌股价已累计上涨超 12%。

关键时刻

谷歌深耕自研芯片已逾十年。这些 TPU 芯片被用于训练 Gemini 模型,这无疑是最好的「活广告」,因为谷歌正期望更多企业采用其芯片来构建模型。

目前,谷歌通过云服务对外提供 TPU 算力,并在近几个月大力推广以吸引客户,这可能会对英伟达构成长期威胁。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与 Meta 洽谈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重磅交易,未来可能将部分谷歌芯片部署在 Meta 的数据中心内。The Information 最先报道了这一消息,受此影响,AMD 和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的股价周二应声下跌。

反垄断案中的「胜利」

今年 9 月,联邦法官就 2020 年针对谷歌搜索业务的反垄断诉讼做出了处罚裁决。原本外界担忧谷歌利润丰厚的搜索帝国可能面临拆解,但最终的处罚却显得「雷声大雨点小」。裁决允许谷歌继续向苹果等合作伙伴支付费用以保持默认搜索地位,但禁止签订排他性协议,并要求其与竞争对手共享部分搜索数据。

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一度面临被强制出售的风险,这将切断其搜索广告飞轮的关键一环。尽管法官认定谷歌存在垄断行为,但该公司最终还是相对「毫发无伤」地度过了这场危机。

沃伦・巴菲特投资入股

监管文件显示,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上季度建仓了谷歌母公司 Alphabet,持仓价值约 43 亿美元。此举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有二:除苹果外,巴菲特向来对科技股敬而远之;且历史上他一直避免投资昂贵的高增长型公司。

随着巴菲特准备卸任 CEO,这一迟来的下注(他曾表示后悔没早点买入谷歌)表明了他对这家搜索巨头的强烈信心。

搜索业务暂且抗住了 AI 冲击

搜索广告依然是谷歌的核心盈利来源。此前投资者普遍担忧,谷歌在 AI 领域的「自我革命」可能会损害这棵「摇钱树」。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似乎是多余的:第三季度搜索收入跃升 15%。这表明,即便 AI 分流了部分网站的流量,却并未动摇谷歌的根基。

事实上,谷歌表示生成式 AI 正促使用户进行更多的搜索。目前,公司正在测试「AI 模式」下的广告投放,这种类似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形态正逐渐褪去实验色彩,越来越接近谷歌对未来搜索终极形态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