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曝光!加拿大移民部准备立法 集中取消印度人签证!

最近,CBC披露了一份联邦政府的内部文件,内容相当劲爆:加拿大移民部正打算争取一种新权力——不是取消某个申请人的签证,而是“一批一起取消”。简单说,就是如果发现某类签证申请存在系统性造假风险,政府能一次性把整批申请作废。

这事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内部文件点名了两个重点国家:印度和孟加拉国。文件显示,加拿大移民部、边境服务局以及一位匿名的美国合作方,已经成立了一个跨国小组,专门研究怎么识别、拒绝或撤销可疑签证。

政府对外说法很克制,强调这项权力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比如疫情、战争等等。但内部文件又写得很清楚——除了全球性危机,还可以针对“特定国家的临时访客签证持有人”进行集体取消。换句话说,这项权力既能用在紧急情况,也能用在“风险国家”。

这项政策原本跟另一个边境法案放在一起,后来被拆分出来,独立塞进了Bill C-12,现在政府正在加速推动立法。

不过,反对声音已经铺天盖地。超过300个组织联名要求暂停,认为这相当于给政府发了一张“批量驱逐授权书”,连案件都不用单独审查。

一些移民律师也提出另一种猜测:政府这么着急,也许是因为签证积压太严重,想通过“集体取消”来快速清理队伍。

内部数据确实显示,从印度递交的庇护申请在一年里暴增了四倍多,而审查签证真伪的流程越来越慢,导致整体审批时间越拖越长。去年夏天平均30天就能出结果,现在要54天。审批数量从年初的六万多份掉到六月的不到五万份。

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从印度出境的人被航空公司拒绝登机,因为他们的资料无法通过“真实性检查”。到七月底,已有近两千人被强制补交材料,并收到官方警告信。

不过,政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持说:政策不是针对任何特定国家。至于为什么文件里只点名了印度和孟加拉,官方没有解释。文件里提到的美国合作方是谁,也保持神秘,只说“不方便公开与外国政府的协作详情”。

如果这项权力真的生效,每次启动“批量取消”,都要由联邦内阁投票决定,而且要在《加拿大公报》上公开公告,包括为什么要取消、涉及哪类人、是否可退款等等。

但争议不止是移民政策本身,还有更敏感的外交层面。加印关系过去两年一直很紧张:2023年,特鲁多公开指控印度政府涉嫌参与一起在加拿大境内发生的暗杀案,印方坚决否认,两国关系迅速跌到冰点。

直到2025年G7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应邀来加拿大,两国领导人都释放了“愿意修复关系”的信号,双方才开始慢慢恢复外交往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加拿大政府又在推动一项可能影响印度公民签证的法案,外界自然很关心会不会再度刺激印方。移民部对此回应说,“这是全球事务部的职责,但他们暂时没回应”。一句话,暂时没人愿意碰这个雷。

政府方面则强调,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加强跨国数据共享、减少虚假访客、严格筛查高风险国家申请人。

官方给出的数字挺亮眼:从美国非法入境加拿大的人数,比今年夏天高峰期下降了97%;持临时签证来加后申请庇护的人数减少70%多;拒签率因为欺诈原因提升了四分之一。

但批评者仍然担心——如果政府拿到“集体取消”这个按钮,一旦滥用,被影响的可能不是几个人,而是几千甚至几万人的身份、计划、家庭、学业、工作,全都可能瞬间被打乱。

“如果真要取消,能不能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申诉?”这是法律界最关心的点。内部备忘录也承认:最终有人是否会申请司法复核,取决于政府有没有遵守程序公正。如果程序草率,那就等着打官司吧。

这件事现在还没最终落地,但已进入立法冲刺期。接下来,如果法案过关,加拿大历史上第一次拥有“可以一次性取消大量签证”的法律授权。

到底这是反诈利器、移民系统止血方案,还是滥权风险炸弹?现在还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涉及移民、签证和敏感国家关系,加拿大未来几个月还会持续吵下去。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