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二手8年,没人收到实物!上百人起诉,竟然不算诈骗?

朋友们,当你网购的时候,有没有一瞬间怀疑过对面的身份? 你在购物平台看到了价格合适的好东西,也许是个心仪已久的相机,也许是一台打折的音响。 点开页面,卖家语气亲切、回复迅速,还发来了身份证照片,看起来一切都没问题。 你汇款了,期待着快递信息弹出,却等来了永远的沉默。

法国的Sam就是这样被骗的。被骗的钱不算少——1335欧元,一台“永远寄不来”的混音台。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在过去七年里,一个名叫Axel B.的男子,靠着假冒卖家身份,把全国各地的买家都骗了个遍。 上百名受害者的钱,成了他在线赌博的“筹码”,也成了无数人至今心里的阴影。

2021年秋天,Sam正在为自己弟弟找音乐设备。疫情之后,弟弟的工作受到影响,他想重新开始,需要一台混音台。 于是Sam上了法国最大的二手交易网站Leboncoin,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则广告——一台价格合适、描述详细的混音台。在无数售卖的贴子里,这一篇毫无特殊和异样。 卖家出售混音台和相机,态度热情、专业,语气里透出一种让人放松的自信。

“他真的很会博取信任,” Sam回想起来仍然感叹。 他们一开始在网站上聊,后来又转到WhatsApp。对方声音平和,谈起设备来头头是道。甚至还发来了语音和视频,展示机器的外观,还顺手发来了一张护照照片,以及一张他本人拿着护照的自拍。 这一切让 Sam 完全放下了防备。毕竟,骗子不会这么“真诚”吧?尤其是那张带护照的照片,几乎打消了所有疑虑。

交易开始得也很顺利。对方提供了一个银行账户,要求转账到爱尔兰。 Sam照做了。但没多久,卖家发来一条消息,说钱“出了点问题”,系统没收到,让他重新汇一次。到这一步,可能有人开始觉得不对。但,卖家把钱退回来了。主动退钱,让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个真的只是个意外。 于是,Sam完全相信了对方,并再次汇款。然而那之后,卖家却再也没有回过消息。混音台成了空中楼阁,卖家的头像永远灰掉。 他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在Sam自己调查之前,他还不知道,这个“卖家”早已被警方盯上好几年。 早在2018年,Hauts-de-Seine省Châtenay-Malabry警局就开始调查这个叫Axel B.的人。 那时,他的住址还在巴黎南郊,警方从全国各地收集了40多起类似案件,总金额约5万欧元。

这人行骗的模式出奇地简单:他在各大网站上(Leboncoin、Facebook、Audiofanzine)发布各种电子产品——相机、混音台、音响…… 看起来像是普通的二手好价。等人上钩,他就会要求“先付款”,并“贴心”地发身份证、RIB银行账户、甚至“货品视频”,来打消买家的疑虑。 结果都一样,一旦钱到手,他就消失。警方寄出的传唤信件都成了“地址不存在”的退信。就这样,这个假卖家在网络的阴影里继续游走,一边换身份,一边继续骗人。

被骗的钱要不回来,但Sam没有认输。他越想越不甘心,决定自己去找出这个人。 通过论坛Audiofanzine,他偶然认识了另一个被同样方式骗过的受害者。两人一聊,才发现对方的骗子用的身份照片,和Sam遇到的一模一样。 再顺着照片查下去,他们找到了被冒名顶替的真实“身份证主人”,也逐渐拼凑出了真凶的轮廓——Axel B.。

那之后,Sam成了“义务侦探”。他在社交平台上建了一个专门揭露Axel B.的群组,只要发现对方在网站上发新广告,他就立刻留言警告:“小心,这个人是骗子!” 他们还不断举报、发布警示帖,一次次让对方的假广告被下架。 “那段时间,他一发广告,我就跟上。他删一个,我再发一个,”Sam说。从被骗者到“追踪者”,这场“复仇”成了他心里的执念。

警方的调查也没有停下。到2021年5月,他们终于发出了对Axel B.的通缉令。 消息显示,他已不在法国,行踪辗转西班牙。直到2023年3月,警方才在西班牙找到他,并在次月将他带回法国,移交给南泰尔(Nanterre)法院。 调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这名年仅32岁的男子,自2016年以来开了38个银行账户(多数在立陶宛),还使用过15条不同的电话线。 他骗来的钱并没有投资,也没有藏匿,而是几乎全砸进了网络赌博。

面对法官,他承认了大部分事实,说自己“沉迷游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听起来像悔意,但三个月的拘留后,他就交了2.5万欧元保释金,被释放在外,接受司法监管。 这起案子在2024年3月被正式移交审判,可过程也没那么简单。检方原本希望让所有179名受害者都参与审理,但最后,法官只接受了51起案件。 为啥?理由是:Axel B.有时以自己名字行骗,有时冒用他人身份。

难道用真名就不算了?是的。按照法国法律,如果他以自己名义与买家私下交易、没有“虚构场景”,那就不算刑事诈骗,只能算民事纠纷。 简单来说,就是——“说谎不等于诈骗。” 听上去荒唐,但法律确实这么规定。只有那些被他用假身份欺骗、通过“虚假文件”和“伪造身份”骗钱的案例,才算“构成诈骗罪”。 于是,128名被骗者被排除在起诉之外,他们的钱可能永远拿不回来了。

2025年11月4日,这场长达七年的骗局,终于在南泰尔法院第十四审判庭 开庭。 检方坚持认为,Axel B.的行为“远超一般的谎言”,他系统性地用“建立信任”的手段来绕过平台保护机制,诱导他人汇款,这就是典型的“诈骗”。 而法官则引用判例指出:“单纯的不履行合同,哪怕有欺骗,也不足以构成刑事诈骗。”

这种分歧让案件显得格外复杂。毕竟,互联网交易里,信任和风险几乎是同义词。 Sam的那1335欧元,对法庭来说也许只是证据上的数字,但对他来说,却是几个月的积蓄,还有弟弟重新起步的希望。 “对我们来说,这不只是钱的问题。” 他的律师Mélody Blanc说,“那是生活里的信任,是普通人一点一点攒出来的安全感。”

面对这些指控,Axel B.没有再狡辩。他承认自己确实沉迷网络赌博,所有骗来的钱都在游戏中输光。 法官没有采信“赌博成瘾”的辩护理由,认为“动机在刑法中并不影响罪责”。 最终,洗钱指控被撤销,因为钱没有“被转移或掩盖”,而是直接在游戏网站里输掉。 至于赔偿?那些被排除的128名受害者,只能去打民事官司,而时间一久,他们还得面对诉讼时效的限制。

案件开审那天,Sam坐在旁听席。他的案子不在那51起之中,但他还是来了。 “我只是想替那些不能来的受害者看一看,听一听。” 在那七年里,他从一个被骗的普通人,变成了半个网络侦探。他知道每个细节、每个受害者的故事,也见证了骗子的崛起与坠落。 现在,案件终于进入尾声,而那些被卷入的普通人,也终于看到了一个句号——哪怕只是法律意义上的。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