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精准地找到了美国名校录取的漏洞,彻底改掉华裔姓名,伪造身份闯入耶鲁,却因一张行李牌跌回原点。


“如果我没有那么小心谨慎,我早就被抓住了。”改名为凯瑟琳娜·林恩(Katherina Lynn)的华裔女生轻声说道。
但是,她的耶鲁梦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从踏入校园到被校警护送离开,她精心策划三年的骗局轰然倒塌。
从小就憎恨自己的华人姓名
这个来自加州华人家庭的女孩,从小就憎恶自己的华人姓名,尤其是她本来的姓氏 Lin (林)。
在接受《Air Mail》采访时,她坦言自己的姓氏让自己成为校园霸凌的目标。有同学会故意模仿中文发音来取笑她,甚至给她取带有歧视意味的外号。
她逐渐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深深的羞耻感。她开始回避在公共场合说出自己的名字,甚至在结交新朋友时也尽量避免自我介绍。
高二那年,她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成绩普通的亚裔女孩,永远不可能敲开耶鲁的大门。
这个认知并非空穴来风,她所在的加州高中,亚裔学生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人都在为了顶尖大学的名额拼尽全力。而她虽然有着全A的成绩单,但在这个环境中显得如此平凡。
精密策划的身份重塑
不得不说,她还蛮聪明的,但可惜没用在正道上。
她花费数月时间研究耶鲁大学的招生偏好,仔细聆听耶鲁招生办公室的官方播客,分析成功申请者的共同特质。
她总结发现,那些来自偏远地区、有着“独特背景”的非亚裔申请者往往更受青睐。

于是,她开始了一场疯狂的身份改造工程。
改掉自己的华裔姓名
这姑娘够坚决也够狠,行动力十足。
2014年春季,她向加州法院提交了改名申请,丢掉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Lin”,将名字正式改为“凯瑟琳娜·林恩(Katherina Lynn)”。
这个新名字看起来就不像华裔了。比如说,以 Lynn 为姓氏的有著名乡村歌手 Loretta Lynn、演员兼编剧 Jonathan Lynn、棒球运动员 Fred Lynn 等等,都是白人。
改名本身完全合法,但她使用新名字的目的却是为了掩盖一个巨大的谎言。


为了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她连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都没有参加。
当同学们在体育馆里接受毕业证书时,她独自一人在家完善她的伪造材料。
她甚至恳求学校行政人员在毕业典礼上不要念出她的真实姓名,虽然这一请求最终被校方拒绝。
“我需要完全成为凯瑟琳娜,”她说,“任何与过去的联系都可能毁掉一切。”
她注销了社交媒体账户,更换了手机号码,切断了与大多数高中同学的联系。
“荒凉小镇做题家女孩”人设
她选择的具体地点在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的蒂奥加镇(Tioga)。
蒂奥加是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镇,靠近加拿大,荒凉偏远,具体位置如下图红色地点标识所示:

选择这里是因为它足够小,小到不会有人特意去核实,又足够真实,不会引起怀疑。
技术上的准备同样精密。她自学了 P图软件,制作了几乎完美无瑕的成绩单和推荐信。
她创建了多个电子邮箱账户,模拟不同推荐人的写作风格,甚至细心到考虑了时区回复的细节。
为了应对可能的电话核实,她还准备了虚拟电话号码和相应的语音信箱。
当她2024年秋季以“凯瑟琳娜·林恩”这个包装出来的身份申请耶鲁时,她已经几乎完全摆脱了过去的影子。
在她的申请文书中,她描绘了一个在荒凉北达科他小镇长大的女孩,如何通过自学 Adobe 设计软件完成学业,如何在小镇有限的资源中寻找学习机会,如何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

成功进入耶鲁,第一天却就埋下了隐患
她的计划成功了。2025年春季,耶鲁大学向这个“来自北达科他州小镇的林恩”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当她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录取信时,她感到一阵复杂的情绪,既有喜悦,也有不安。
2025年8月,她只身飞往东海岸,带着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踏入耶鲁校园。
然而,刚到宿舍门口,就出现了一个意外。室友们在门上贴了彩色标签,标注每个人的姓名和家乡。她的标签上写着:“凯瑟琳娜·林恩——北达科他州蒂奥加镇”。
“那只是一张贴纸,我本应该把它撕下来,”她后来回忆道,“但我刚坐红眼航班从加州飞来,精疲力尽,思维不清。我原本计划告诉人们(同学们)我来自加州,这样更容易保持一致,防止说漏嘴。”
这个看似微小的疏忽,却成为她骗局崩塌的开始。毕竟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去圆。
成长经历谎难圆,加州,中国还是加拿大?
开学后不久,问题就开始出现。她的室友萨拉·巴什克(Sara Bashker)几乎立即对她产生了反感。
起初是些小抱怨,室友说林恩的房间有霉味,她经常留下腐烂食物不处理。
但更可疑的是林恩对自己背景故事的说法不一致。有时她会提到在加州的生活经历,有时又说起在中国的童年回忆,还有一次她提到了加拿大。这些相互矛盾的描述让室友们开始怀疑。
同学们还注意到她与一位加州年长男性的不寻常关系。她每天会花三到四个小时与他通电话,这段被描述为BDSM关系的情感纠葛引起了更多关注。
有时通话会持续到深夜,她的哭声常常透过薄薄的墙壁传到隔壁房间。
【注:BDSM 是一种涉及权力交换与控制的关系模式。林恩会进入这样一段高强度且被控制的关系,可能正是反映了她内心的混乱、低自尊与挣扎。这种通过将自身支配权交予他人来寻求秩序或归属感的行为,与她不惜代价伪造身份、彻底否定过去的行为逻辑如出一辙。她可能正在以极端的方式,进行着对现实自我的全面逃离与否定。】
林恩后来承认:“三年来,我一直沉迷于维护我虚假身份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破绽。但我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被控制。”
行李牌露馅,被室友偷偷翻包取证
2025年9月16日,开学刚刚半个月而已,林恩就彻底暴露了。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那名跟她不对付的室友。


那天下午,室友巴什克在林恩书桌上发现了一个行李牌,上面印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名字。室友立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发送给新生辅导员。
当晚,当林恩在淋浴间洗澡时,室友巴什克悄悄溜进她的房间,偷偷翻了她的钱包。
在里面,室友找到了一张加州身份证,正是林恩用来从加州飞往耶鲁的那张。
身份证上的名字与行李牌上的完全一致,地址明确指向加州某地,与林恩声称的北达科他背景完全不符。
室友巴什克毫不犹豫地将证据交给了学院院长。
在校警的看守下,黯然从耶鲁离去
几天后,学院的院长和一名校警出现在宿舍门口。当时室友巴什克正在折叠洗好的衣服,她目睹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他们告诉林恩收拾她的东西,然后警察就站在一旁,看着她安静地整理物品,”巴什克回忆道,“整个过程非常安静,她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地收拾她的行李。”
林恩的入学资格被立即撤销。她在耶鲁的大学生涯,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就戛然而止。
海外华裔的身份焦虑
耶鲁大学发言人随后发表声明:“耶鲁每年收到数千份申请,招生过程依赖于申请人的诚实和信息的准确性。当大学发现一名学生在申请中虚假陈述自己时,根据招生政策,大学撤销了其录取资格。耶鲁不会分享更多细节。”

然而,这起事件更多的是折射出海外华裔群体深层的"身份焦虑"。
从真实姓氏"林(Lin)"到伪造的"林恩(Lynn)",看似简单的字母改动,实则是为获得认可而进行的身份割席。
这种焦虑在亚裔社区相当普遍。一位纽约升学顾问坦言,不少亚裔客户都担心种族会影响录取结果。
而“小镇做题家”身份的编造,则是林恩“做戏就要做全套”的加成。
林恩在采访中道出了这种焦虑下的绝望:"我知道做了错事,但我只是想要一个机会。在那一刻,这似乎是我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