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全球加密货币世界的“造富神话”与“骗局阴影”一点也不陌生。但近日,美国和英国联手揭开的一个案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柬埔寨呼风唤雨、财富与权力兼具的年轻商人——陈志。而被查获的资产规模之大,更是刷新了加密货币司法史的纪录。
1
从地产新星到“庞大诈骗网络”核心人物
陈志外形看着年轻,还有点娃娃脸,加上稀疏的山羊胡,看起来像是刚创业拿过路演资金的青年企业家。但这位“青年才俊”发家速度快得离谱,不靠技术创新、不靠投资眼光,而是靠着一套横跨多个国家的网络骗局,把全世界受害者手里的加密资产一点点吸走。
而且金额大到让人晕——光美国财政部已经实际扣下的比特币价值就接近140亿美元。这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封。

BBC
但在柬埔寨,陈志的个人形象却是另一副模样。太子集团在官网上说他是“睿智的企业家、热心慈善家”,靠远见带公司成为“国际标准商业集团”。听上去非常正面,简直是商业励志范本。可现在,越来越多事实开始撕开这层金箔。
陈志来自福建,最初还只是混在一家不太成功的网络游戏公司里。大约2010年,他转场去了柬埔寨,刚好赶上当地房地产被资本点燃,土地被疯狂收购,中国资金涌入,游客激增,赌场兴建,房价飙升,整个柬埔寨像被按下“加速键”。
2015年,他成立太子集团,从地产起家,后来越做越大,不但拿下银行牌照,还搞起航空公司、豪华酒店、购物中心,甚至规划出一个投资160亿美元的“光之湾生态城”。各种身份叠加:慈善人士、王室授勋、政要顾问……可谓如日中天。

BBC
然而,真正的拐点出现在2019年。西哈努克港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中国禁止海外网络赌博,游客与资本退潮,大量项目烂尾。按理说,这种时候企业应该“刹车”,可陈志不但没停,反而越投越大,并开始在全球大肆买房、买飞机、买超级游艇,连毕加索的画都收入囊中。
问题来了:钱从哪儿来?
答案是:诈骗。
调查指出,这些年亚洲兴起的大规模“杀猪盘”、虚假投资平台和数字货币骗局背后,存在着成套产业链。而所谓的“园区”、“科技园”、“跨境商务中心”,其中不少实际是强迫他人从事诈骗的集中地,逃不掉会挨打,逃得掉也很难回家。美国文件甚至展示了一堆摆着几百台手机的“电话农场”照片,一整个流水线。
这个体系,不仅骗钱,还涉及人口贩卖、洗钱、性勒索、非法赌博等灰黑领域,就是个“跨国犯罪综合体”。

知乎
英国也加入了行动,不仅制裁陈志,还点名另一名叫邱某的人,并冻结了两人在伦敦的高端房产,数量多达几十套,总价更是高得吓人。
陈志在伦敦持有的,都是直插城市核心脉络的高价值物业——其中包括位于伦敦樱草山(Primrose Hill)附近的一栋豪宅,带私人花园和露台,据报道,这套房产估值大约1200万英镑。

The New York Times
而更引人注目的一处资产,是位于伦敦金融城核心地段芬乔奇街 10 号(10 Fenchurch Street)的一整座办公楼,这栋大楼不仅租金回报稳定,更象征着资本影响力能够直抵伦敦金融中心核心地带——而这栋楼是陈志在 2020 年通过公司以9500万英镑购入的。

Blend Technology
与此同时,另一名与之密切合作的人物邱某,他在伦敦持有的资产规模同样惊人:其中包括牛津街尽头地标性建筑 Centre Point 大厦的七套高端公寓,以及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紧邻新美国大使馆的 Nine Elms 区的十套豪华公寓。
换句话说,两人不是简单“投资点房产”,而是系统性地把资金转化为稳固的资产门面。

Wallpaper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在这几年里,这些公司能够收购银行、地产、豪华写字楼、航空公司……一路无人质疑,顺利得过头。
律师没有问,银行没有问,投资方、开发商、审计团队也都装聋作哑。有人无视,有人默认,有人甚至参与。
直到现在美国、英国开火,柬埔寨国内机构才开始“划清界限”,甚至不得不安抚储户别挤兑太子银行。
《每日电讯》 报道称:两人均出生于中国,但拥有柬埔寨和塞浦路斯国籍。此外,陈还拥有瓦努阿图国籍,而邱某则拥有中国香港身份。 除了对这两名男子实施制裁外,英国还对与该诈骗网络有关的四家公司实施了限制措施,包括陈的太子集团、金某集团、金某世界度假村有限公司和一家线上交易所。
而陈志本人,自制裁宣布后就彻底消失不见。目前美国司法部已经没收了近13万枚比特币,价值高达近150亿美元。
2
新加坡豪宅曝光,半年豪掷4000万
就在过去几天,多国相继对他采取行动,冻结和充公其名下的资产,包括价值惊人的加密货币和多处海外豪宅。据报道,陈志不仅在柬埔寨坐拥庞大商业帝国,在新加坡也留下了豪气十足的买楼足迹。

Radio Canada
《联合早报》最新调查显示,陈志早在2017年就曾在新加坡大手笔出手——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斥资近4000万元购入三个高档住宅单位,分别位于格美华庭(Gramercy Park)、嘉峰豪庭(Le Nouvel Ardmore)以及Leedon Residence,可谓出手阔绰、精准布局。
根据公开文件与买卖协议,陈志的“新加坡置产行动”几乎是一场接力赛。
他先在2017年6月买下位于第10区丽登岭(Leedon Heights)一带的Leedon Residence豪宅单位——面积3745平方英尺(约348平方米),成交价约630万元。

Yahoo Finance
几乎没歇几个月,同年7月他又在中央区永久地契项目格美华庭(Gramercy Park)出手,买下一个超过5000平方英尺的房产(约465平方米),价格约1700万元。

Yahoo Finance
到了当年11月,他再向项目发展商永泰控股(Wing Tai Holdings)购入嘉峰豪庭(Le Nouvel Ardmore)单位,面积约4057平方英尺(约377平方米),成交价高达1623万元。
三笔交易一算,半年内共投入约4000万元。
这些住宅都不是普通公寓,而是新加坡顶级豪宅中的“金字塔尖”。例如格美华庭此前还因卷入新加坡30亿洗钱案而备受关注。

凤凰网
写在最后
无论最终判决如何,陈志的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跨境金融体系、数字货币监管以及多国灰色经济链条之间的巨大缝隙。
在资本、权力、政治关系、跨国身份、虚拟资产的交织下,一个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积累,而表面上所有事物都“合法”“体面”“公开”。
但如果财富是建立在暴力、胁迫与欺骗之上,那么它所构建的高楼,也终将倒塌。
如今的陈志已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有人猜测他潜逃,有人认为他早有退路。但无论身处何处,他所操控的链条已被撕开,这个庞大的体系再难维持原状。
这场震动也给世界提了一个醒:
在看似无形的网络世界里,谁都可能成为“猎物”或“工具”。
而“财富”这个词,本身永远不代表正义,它只展示了获取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