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德国政府的确正在收紧难民政策,甚至还削减了乌克兰难民的福利政策,但似乎德国政府对于应对财政危机的动作还是慢了一些。据多家媒体报道,德国的许多城市都在面临巨大的财政危机!仅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396个城市和市镇中,只有10个还能保持预算平衡。这些来自德国最大州的惊人数据可以推断到整个德国的财政状况。
据估计,到2025年,德国所有城市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到300亿欧元。去年这一数字为240亿欧元,已是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值。因此,埃森市市长托马斯·库芬(基民盟)警告说:几乎所有德国城市都面临破产。
库芬表示,无论城市位于北部、南部、东部还是西部,情况都一样。库芬除了担任市长外,还是基民盟联邦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他告诉《图片报》:"现在的新情况是,所有城市都处于崩溃的边缘。"预算冻结现在"无处不在",甚至包括许多以前富裕的城市。
库芬进一步解释道:"我们需要讨论如何防止我们的福利国家变成一个需要福利救济的国家。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想负担得起什么,我们还能负担得起什么?"但是:在很多方面,城市无法自行决定这一点;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决定。
城市成本飙升
库芬解释说,他所在的埃森市(人口近60万)原本计划在2025年实现预算平衡。"但结果却是1.23亿欧元的赤字。
库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福利支出、儿童和青少年福利服务以及难民安置和融合费用急剧上升,而联邦和州政府正在将这些费用转嫁给各城市。此外,公共部门最近一次加薪也导致人员成本增加。
因此,库芬不得不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政策。实际上,只有必要的支出(社会福利、工资、紧急服务)才能得到支付。所有其他超过5000欧元的支出都需要财政部门的特别批准。"但这样一来,剩下的钱还是所剩无几,"市长说道。
联邦债务计划提供的帮助不足
联邦政府的巨额债务计划原本应该让城市受益,但库芬表示,埃森市未来十二年将从该计划中获得3.35亿欧元,平均每年仅2800万欧元。这远远不够。原因在于:根据相关规定,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建设项目。库芬说,在埃森市,这笔钱"运气好的话也只够建两所半学校"。"建筑成本已经飙升。"
库芬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强调,他不想显得忘恩负义:"我们欣然接受这笔资金。但如果柏林或杜塞尔多夫的任何人认为这笔钱就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我只能说:这笔钱确实能缓解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资金,而是更少的官僚主义、更简化的采购流程、更少的监管,这样我才能最终用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

库芬警告说:民主的捍卫在于市政厅!"因为公民在那里才能了解国家是否正常运转。比如,我能否顺利入托,路灯晚上是否亮着。如果这些都无法得到保障,纳税人就会觉得政客们没有尽职尽责。这很危险。"
联邦审计法院的警告
这些城市层面的财政危机反映了德国整体的财政困境。就在城市财政问题凸显的同时,联邦审计法院对政府2026年预算的审查结果也显示出令人震惊的事实: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极其糟糕。
具体而言:预计明年近三分之一的支出将以信贷方式进行。审计人员的结论十分不乐观,他们认为联邦政府"结构性地入不敷出,已无法依靠自身收入可持续地为核心政府职能提供资金"。政府的财务管理"远未达到健全的水平"。
结构性财政赤字问题
审计人员主要批评的是,克林贝尔和默茨计划到2029年新增约8510亿欧元债务。截至2029年的预算预测仍然显示存在17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审计人员批评德国近年来支出呈爆炸式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19年至2026年间增长了近75%。联邦政府目前背负着1.9万亿欧元的债务(2020年:1.3万亿欧元)。
这些债务的代价是"不断上涨的利息支出"。专家警告称,到2029年,近八分之一的税款可能都要用于支付利息。为了解决这场危机,执政联盟寄希望于经济复苏。然而,这种想法"与实际情况不符"。专家们呼吁:我们现在更现实的做法是大幅削减开支!
审计人员敦促政府大幅裁员,但是实际上目前德国还有3万个公务员职位空缺(超过10%)。审计人员讽刺道,如果政府希望做到每年节省2%的开支,那么无需采取任何行动(比如不招人)就可以做到了。此外,各项资助计划也必须大幅削减。而目前,德国政府连1%的削减都没减下去。
审计人员的结论非常严酷:"联邦政府必须重新具备用其经常性收入来资助国家核心职能的能力。结构性的财政问题不会仅仅靠寄希望于未来经济好转就能自行解决。"
德国从地方到联邦层面的财政危机已经到了危急关头,需要全面的改革和紧缩措施。城市作为与公民直接接触的政府层面,其财政健康对维护公民对政府的信任至关重要。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整个德国的财政体系和公共服务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