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阿省今夜清晰可见!11.11国殇日加拿大华人怎么看?

极光大爆发!阿省今夜清晰可见!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SWPC)消息,一场G3级(强烈)地磁风暴预计将于今天周二晚间至明天周三清晨影响地球。届时,极光可能在卡尔加里地区出现,形成可观赏的夜空景观。

全球需做好应对准备,强地磁风暴可能对移动通信网络和电网运行造成短暂影响。

空间天气预报中心(SWPC)最新预测显示,今晚及明晚卡尔加里地区极光活动强度较高,观测条件良好。

加拿大环境部天气预报指出,卡尔加里今晚云量较少,夜空清澈,极光观测机会理想。从明天开始天气转阴并有降雨,届时观测机会将显著降低。

SWPC专家表示,此次G3级地磁风暴为暂时现象,前后伴有G2级(中等)地磁扰动。极光最佳观测时段从周二晚间开始。通常情况下,每年约出现15次G3级地磁条件,主要集中在太阳活动高峰期。

本次风暴由日冕物质抛射(CME)引发,高速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在高层大气中激发极光现象。预计地磁K指数可能升至7(0-9范围),使得极光观测范围扩展至较低纬度地区。

据气象部门分析,卡尔加里所在的西部草原地区是本次极光最佳观测区域,预计夜间天气晴朗,观测条件优越。相较之下,加拿大东部地区因云层覆盖较厚,观测机会较为有限。

官方特别提示,此次地磁风暴预计不会对卫星、通信系统和电网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引起GPS信号的短暂波动。建议有意观赏极光的民众选择晴朗夜空,避开城市光污染区域进行观测。

值得注意的是,SWPC已发布G4级地磁风暴预警,这是NOAA风暴等级中的第二高级别。强烈太阳风暴可能对电力系统、卫星运行和高频通信产生更显著影响。

专家提醒,近期太阳活动持续活跃,建议公众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空间天气预报,并做好相应的通信和电力系统应急准备。对于计划进行夜间户外活动的民众,建议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选择安全可靠的观测地点。

国殇纪念日,加拿大华人怎么看? 

(11月11日)是加拿大国殇纪念日(Remembrance Day),CBC刊登一篇华人移民张先生(Ban Zhang,音译)以第一人称写的文章,讲述移民对加拿大本地节日理解的点点滴滴。

下面是张先生的自述文章: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特殊的纪念日。

我们一家三口于2000年11月抵达温哥华,我们的儿子当时刚上一年级。

飞机降落时,阳光透过机舱窗户洒进来。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我们的到来恰逢加拿大的国殇日前夕。

第二天早上,我还在倒时差,一位朋友带我们去当地的一个公园散步。

公园里聚集了很多人,有男人、女人、孩子,还有穿着制服的退伍军人,每个人都佩戴着一朵小红花(poppy)。

我小心翼翼地问朋友:“那是罂粟花吗?”

朋友温和地纠正我:“那是加拿大国殇佩戴的虞美人花。”

在中文里,我朋友用的词“虞美人”,指的是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希望,因为这种花是每年都会开放的。其中一个典故与虞姬有关,她为了不让丈夫项羽在战场上分心,自刎而死,据说她的鲜血洒落在哪里,哪里就长出了这种花。

还有,“虞美人也指一种中国古典诗词的词牌名,其中有一首诗是一位皇帝表达他对亡国的深切悲痛和怀念之情。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误解的并非是这种花本身,而是它所蕴含的意义。对加拿大人来说,poppy象征着牺牲、战争、和平与失去。而对我来说,它唤起了一种诗意和悲伤。两种文化,两种象征体系,都与这同一朵红花紧密相连。

后来,我在一份当地的中文报纸上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81000名中国劳工经加拿大被招募到盟军的战争队伍中。这些中国劳工军团的男人们负责挖掘战壕,并在后方从事各种工作。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只有少数人获得了军衔或勋章,而大多数人甚至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或许,poppy也为他们而绽放。

那一天,我学到了作为移民的第一堂真正的人生课:节假日,即使我个人对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这不仅仅是休息或庆祝的日子,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集体情感的载体。

随着我们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日历上出现了更多“加拿大特色”的节日。不久之后,儿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明天不用上学了!是Pro-D Day!”

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Pro-D Day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日,学校会放假,让老师们接受培训。

起初,我们觉得这有点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但渐渐地,我们开始把它看作是一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它不只是为了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支持教师,并让家庭有更多时间团聚。

然后到了7月1日。对我们华人来说,这个日期一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加拿大,它代表的是加拿大国庆日(Canada Day)。

图:2017年,张显示(中)和一位家庭朋友在温哥华庆祝加拿大成立150周年。(张先生供图)

几十年来,加拿大华人一直将7月1日称为“耻辱日”,因为正是在1923年的这一天,《排华法案》生效,禁止所有华人移民。

2023年,一个世纪后,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加拿大华人一起站在渥太华国会山,纪念这个痛苦的百年纪念日。加拿大首位原住民总督玛丽·西蒙在参议院揭幕了一块纪念牌。第二天,我们庄严地举行了纪念活动。

我与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家庭并肩而立。虽然我们来得晚得多,但我们共同分享了缅怀逝者的时刻。我们不再是局外人了。

其他节日更真切地记录着我们家庭的成长。儿子小时候,没有什么比万圣节更让他兴奋的了。年复一年,他都会精心打扮,雕刻南瓜,挨家挨户地去要糖。

现在他在一家动画工作室工作。在他工作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我们糖果,而是送上了包装好的礼物:一个按摩仪送给妈妈,一个靠垫送给我。

他当时刚刚升职。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当时的表情,腼腆、认真,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那一刻,我意识到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他也帮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每个节日背后都蕴藏着一个社会衡量时间的方式。每一次家庭庆祝活动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轨迹。从庄严的国殇日到温馨的圣诞晚餐,从令人困惑的教师专业发展日到绚烂的加拿大国庆日烟火,我们一步步地从陌生走向融入。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选择移民加拿大。

以前,我会谈到教育、环境或机会。

现在,我的答案更简单:我们是为了这些节日而来。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在这些原本不属于我们的节日里,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节日并非终点,而是路标,它们提醒着我们从何而来,也温柔地指引着我们走向何方。”

看完张先生移民加拿大的心路历程,估计很多人感触良多,因为每一个华人移民都有自己的故事。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