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贸关系再评估,德国联合政府拟设“中德贸易特别委员会”

德国联合政府(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计划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全面审查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与安全关系。此举反映出柏林在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安全担忧加剧的背景下,正寻求重新定义对华经贸政策。

01计划成立专家委员会,评估中国依赖风险根据德国联邦议会与社民党议会党团的文件,这一委员会将专注研究“德中之间具有安全相关性的经济关系”,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委员会成员将由来自学术界与经济界的专家组成,预计包括来自: 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 德国工商总会(DIHK)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 德国工会联合会(DGB) 德国经济研究所(IW)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 委员会将每年向联邦议院提交成果报告,并每半年向议会经济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02核心议题:供应链安全与投资审查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德国在与中国经贸关系中的依赖与脆弱环节; 评估中国在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投资与持股风险; 分析其他国家对华经贸关系的应对策略; 研究外贸法等相关法律是否需要调整。 一位政策草案起草人指出,委员会的目标是进行“法律、经济与政治层面的全面评估”,确保德国在关键原材料与能源进口上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与自主性。03中德关系:继续合作但更审慎虽然德国政府强调仍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但现实对话愈加艰难。近期,德国政府因担忧稀土及芯片出口受限而多次与北京沟通。外长约翰·瓦德普夫(Johann Wadephul)原定10月访华,但行程在最后一刻取消。据消息人士透露,中方拒绝在稀土与高科技出口问题上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 计划于11月访华,继续推动经贸层面对话。04背景:钢铁与电动车产业压力加剧德国政府近期明确支持为本国钢铁行业提供保护措施,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冲击。与此同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中国竞争。这一计划中的“中德贸易特别委员会”表明——德国正试图在合作与防范之间重新取得平衡。柏林希望通过制度化机制,既保障国家安全,又维持与中国这一关键经济伙伴的建设性关系。
Advertisements